第二百九十章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老書記隻來得及走馬觀花的轉了一圈,根本就沒時間聽取詳細匯報和展開調研。
大浦村的經驗對於今後全市乃至全省的農業發展,俱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他們的產業化農業發展方向,為首長們決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不知不覺,很快就到中午吃飯時間,當然,這一切沈斌都已經安排妥當,不用李明義操心。
不過,李明義還是偷偷的給鎮委書記打了個電話。
李明德多精明的一個人啊,接到電話,便以請老書記吃飯為名,火速趕到了大浦村。
果然,不出意料,老書記一口就拒絕了鎮裏的邀請,說是要留在大浦村吃原生態的菜肴。
而李明德原本目的就不再於此,他主要就是來陪同老書記吃飯的。
因此,當李明義適時發出邀請之後,李大書記便趁勢愉快的答應了下來。
午飯不用說也知道,肯定是安排在大姐家的農家樂。
吃飯的時候,老書記就開始找沈斌了,這家夥躲了自己一上午了,這會兒怎麽地也該露個麵了吧?!
老書記正要說讓李明義派人去把沈斌找出來呢,這家夥就笑嘻嘻的從廚房裏走了出來。
上次吃的那條魚就是沈斌親自做的,今天他又下廚做了兩條,專門等著老書記過來品嚐呢!
老書記上次吃了沈斌家的菜後,讚不絕口,一直惦記著那道魚來著。
“我說你這個小家夥,是不是躲著老頭子我呐?!”
見到沈斌出來,老書記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領導您這可是冤枉死我了,聽說您要來,本來我是想去迎接的?可又一想,您這麽大一領導,我一小老百姓怕是不夠資格,這不,隻好到廚房個你整了幾個菜。”
上次在魚塘,二人就混得比較熟了,聊的也比較投機。因此,沈斌說起話來也毫無壓力。
“領導,這是我從山上抓來的野兔,您給嚐嚐。”
出來的時候,沈斌手上就端了一盤冷吃兔,隨手就放到了老書記的麵前。
“荷葉蒸鮰魚馬上就出來,那也是我親手為領導做的。”
“一會還有燉的熟爛的野豬肉,這可是我跑到鄰鎮才買到的。”
“我說領導您要過來怎麽不提前通知一聲,我好上山打些野味預備著。”
說話間,涼菜已經上完,服務人員已經端著熱氣騰騰的荷葉蒸魚上來了。
今天這一上午,可把沈斌給忙壞了,為了找野豬肉,他都跑到了正在趕集的鄰鎮,這才買到了半扇野豬肉和兩隻野雞。
野兔倒是現成的,早上鍛煉的時候順手從套子上抓的,本打算晚上做了給李明義送去下酒的。
“好了,好了。”
“我知道你幸苦了,趕緊把你的好酒拿幾瓶出來。”
老書記打心眼裏就十分喜歡這個小夥子,頭腦靈活,會搞經濟不說,為人處事也是十分的到位。
就拿今天這種場合來說,本來以沈斌的身份,以及和自己的交情,今天他完全可以出現在迎接自己的隊伍當中。
並且老書記視察園區的時候,他完全可以全程陪同,畢竟,這一切幾乎全部都是他的心血。
在如今的大浦村,李明義就好比那定海神針,隻要有他在,村裏就亂不了。
而沈斌就是那個能夠揮舞神針的人,隻有他,才能讓李明義言聽計從,帶領大浦村有條不紊的發展經濟。
可貴的是,這小子為人謙和,不貪功,知進退。
老書記今天好像特別高興,喝了好幾杯沈斌自己泡製的梅子酒。
本來沈斌以為老書記是要喝他珍藏的特供茅台哩,哪知道他對沈斌拿出來的那瓶茅台看都不看一眼,徑直讓人倒上了沈斌泡製的那種梅子酒。
別人敬酒,老書記隻不過是意思一下,但是李明義和沈斌給他敬酒時,老書記卻各自喝了一杯。
由於是中午,下午還要工作,大家誰都沒有多喝,隻是吃著各自可口的農家菜。
對於這樣的農家菜,老書記顯然很滿意,破天荒的多吃了半碗飯。
正當沈斌暗自慶幸自己的那瓶珍藏茅台終於可以幸存下來的時候,吃完飯,老書記竟然讓秘書把那瓶酒給收了起來,說是要拿回家慢慢品嚐。
沈斌心裏那個鬱悶啊,好好的一瓶珍藏竟然被收走了,收走了.……
看著滿臉鬱悶的沈斌,眾人也是哈哈的笑了起來,特別是李明義,笑的最開心了,仿佛能讓沈斌吃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大家都知道,老首長這是在拿沈斌開涮呢,以他的級別,什麽樣的酒沒有喝過?即使沒喝過,也不至於見不得一瓶茅台了!
老首長善意的玩笑,一下子就把氣氛給搞活了,在眾人的笑聲中,一頓午飯結束了。
老首長畢竟上了年紀,吃完午飯,照例是要休息一會的,大姐早就收拾好了客房,換上了全新的被褥。
吃過飯,沈斌就把老書記請到客房休息,至於其他人,他就不管了,自有李明義招呼著。
……
下午老書記要去未來的城市副中心,大黃山鎮新興的市場群視察。
送走了老書記等人,就沒大浦村什麽事了,副市長熱娜,鎮黨委書記李明德等人陪同老書記一同前往。
李明德書記心知肚明,這個機會是大浦村李明義幫他爭取過來的,要不是吃飯的時候,李明義有意的誇讚了幾句,引起了老書記的興趣,老書記是不會去視察的。
原本老書記今天的日程中是沒有這麽一項安排的,中午吃飯的時候聽了李明義的介紹,老書記就饒有興致的表示下午要去看看。
今天老書記心情似乎一直不錯,自從來到大浦村以後,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有消失過。
別人不知道,可老書記的秘書心裏清楚,老書記已經很久沒有這麽開心過了,但是,自打跨進大浦村的那一刻起,老書記的心情就完全和以往下鄉不一樣了。
以往每次下鄉,老書記看到那些稀稀拉拉的農田,隻剩下老人,婦女和小孩的村莊,老書記總是眉頭緊皺,繃著一張臉,沒有一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