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這錢我出
長公主的事情塵埃落定後柏輕音就沒再去管。
她手上有太多事情要做了。
她要帶嘟嘟,要把法典裏那些不合理的律法改正。
這段時間柏輕音都在刑部和皇宮兩頭跑。
當初柏輕音承諾皇帝,不會冷落皇帝,結果這話早被拋之腦後。
半月後,新的法典在全國上下推廣。
商戶的地位明確提升,最大的福利就是,商戶可以像正常的讀書人一樣考取功名。
怕商戶們地位提升後胡來,柏輕音又加強了一係列針對商戶的律法,確定不會讓他們變成可怕的存在。
從刑部出來,柏輕音看著眼前明亮的陽光。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秋天。
科舉似乎近在眼前。
柏輕音抬手遮住了刺眼的光芒。
恰在此時,柏輕音看到幾個鮮衣怒馬的公子嬉笑著從刑部門前的街道走過。
“今年咱們可得給家族爭口氣啊。”
“是啊,我爹說,讓我一定要考過童生,到時候再考個狀元,文淵兄,你做今年的狀元,等我兩年,我也要做狀元,威風一下。”
那個被稱為文淵兄的男人笑了笑:“來京城科考的人那麽多,你怎麽就篤定我一定會是狀元?”
“這還用說嗎?文淵兄才高八鬥,比他們可強得多,而且文淵兄你從心裏想著替天下的百姓做事兒,陛下那麽英明神武,一定會一眼看重你的。”
文淵笑了起來,他手裏的折扇在那俏公子的頭上敲了一下:“這是科舉,不是選妃,什麽一眼看中不看中的。”
少年的聲音逐漸遠去,柏輕音鬆了一口氣。
今年或許參加科考的人數不會有顯著提升,但是明年、將來,她相信她一定每個人都有參加考試的資格。
捏著手裏的計劃書,柏輕音上了馬車,讓人回宮。
剛一進宮,柏輕音就聽到魏治洵說南方水利的事情。
前些年魏治庭執政,南方雨季的時候衝毀了不少的堤壩,派去賑災的官員隻是將民眾遷走,並沒有將堤壩堵上。
現如今,曾經豐饒的對土地已經成為河床,但是少了上遊的堤壩,過了雨季,下遊的一些地方免不了受到影響。
而且隨著被河床吞噬的土地愈來愈廣,今後每年雨季都將會麵臨可怕的災難。
柏輕音剛進禦書房就聽到魏治洵與幾位大臣在討論修建堤壩的事情。
這件事情迫在眉睫,今年的雨季,那條如同猛獸一般的長河又吞噬了不少的村莊。
賑災的花費的銀子和糧食是小,那被洪水吞噬的可都是一條條的人命啊。
魏治洵將目光放到戶部尚書身上。
戶部尚書不敢馬虎:“陛下,今年因為開荒的願意,糧食倒是充足,但是銀子依舊是問題,若是修建堤壩,征收徭役勢必會減少糧食的產出,這些都不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咱們國庫裏的銀子……”
他那意思很明顯,之前魏治庭欠下的那個大窟窿實在是太大了。
以至於他們現在才能喘息一口氣。
商戶們地位提升,繳納的稅款提高,這個辦法的確是不錯,可這個律法才剛頒布,從京城到各地怎麽也得半個月的時間。
等到國庫真正充盈起來,怕不是還得小半年的時間。
而且人才這方麵,他們也有所欠缺。
柏輕音聽著戶部尚書說的那些,嘴角緊抿著,她的私庫和國庫是分開的,柏輕音從戶部尚書手裏接過賬本。
上麵寫著一筆不小的數字。
若是真的要動工怕是整個國庫都會被掏空,就算是她,一次性拿出這麽多的錢也要恢複一段時間。
但柏輕音還是將賬本遞給了戶部尚書:“這筆錢本宮出了。”
柏輕音這話一出,禦書房到處都是抽氣聲。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皇後娘娘這小私庫到底有多大。
魏治洵看著柏輕音,想要阻止,但他又的確想不出什麽更好的辦法。
“另外動工修剪堤壩這件事情,不征收徭役,你們去雇傭當地百姓,工錢給的高一些,還有牢裏的死刑犯,也可以安排他們做工減輕罪行。”
柏輕音可是很清楚大肆征收徭役會造成什麽樣子的影響。
修堤壩,擴水渠這件事情必須要做。
她就算傾家蕩產也得支持魏治洵,這是利國利民的事情。
隻是做了這件事情,建造書房的事情就要延後了。
柏輕音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能著急,不能著急。
“那這件事情就等秋闈過去便安排人去做吧。”
議事結束,魏治洵一把抱住柏輕音。
“朕這哪裏是娶了個皇後娘娘,朕是娶了個財神娘娘。”
柏輕音聽著魏治洵的話,沒忍住笑出了聲:“你我夫婦二人同為一體,我的便是你的,我是財神娘娘,你豈不是要做財神爺。”
魏治洵想了想,他對做財神爺不感興趣。
把玩著柏輕音的手,魏治洵帶著淡淡的淺笑:“將來你我就算沒了皇位也不怕餓死了,有皇後娘娘養著朕,朕就負責貌美如花就好。”
柏輕音看了一眼魏治洵現在那愈發威嚴的麵容,嘴角抿直,貌美如花這個詞,跟他真不搭邊。
“皇後嫌棄朕,朕要有小情緒了。”
柏輕音聽著魏治洵這一句接著一句的俏皮話,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
見著柏輕音終於笑了,魏治洵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柏輕音臉上的笑容都很少。
他知道柏輕是因為憂國憂民,才會這個樣子。
但是他不希望柏輕音一直不開心,他做這個皇帝就是為了保護柏輕音,讓柏輕音無憂無慮,可現在這一切反而變成了枷鎖。
所以最近他一直在想辦法逗柏輕音開心,今日看著柏輕音的心情好了許多,魏治洵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過幾日就要科考了,娘子要不要與我一起去看看?”
柏輕音點點頭:“去狀元樓看看吧。”
其實還有很多秀才都還沒到京城,聽說魏治庭當初設立科考,為了鼓勵各地學生,建立了這座狀元樓。
不過那一年來參加科考的學子並不算多,大多數學子都對那位暴力的皇帝異常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