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賜婚
“事已至此,你待要如何?”
皇帝的態度軟了下來,說到底,這種風月錯事倒也沒什麽好追究。
翎王拜道:“兒臣請旨,迎娶秦二小姐過門。”
“哼。”皇帝冷笑了聲,“她這般品行,如何配得上正妃之位?隻不過念在她已是你的人了,擇日抬進門便算了。”
迎為娶妻,抬為納妾。
皇帝的意思是,隻給秦明月一個側妃之位了。
既是聖旨,便再容不得反駁,無論如何都隻能接受了。
隻不過他翎王府還未定正妃,卻先納了側妃進門,想必要被都城權貴們在暗地裏記一筆了,他這正妃之位便變得不值錢了起來。
不得不說,杜瓊兒這一手算計,真是打亂了他好多的計劃。
翎王頷首領了旨,誠心認錯:“兒臣往後定會謹言慎行,不再犯此類錯誤。”
“喝酒誤事,你早該明白。”
“是,兒臣此次是為榮國公世子高興,才多喝了兩杯。”翎王輕歎,“路上遇到杜小姐,還說了話,還是杜小姐指了路,兒臣才尋到了休息之所。”
皇帝皺眉:“哪家小姐這樣熱心?”
“自然是杜丞相家的嫡女。”
“倒是個好姑娘。”皇帝讚歎了聲,忽而又道:“朕知曉了,你且先回去吧!”
杜瓊兒跟榮國公府又沒有交情,卻偏偏在別人家替人指起路來,言外之意不就是她安排了這一些麽?
這皇帝還是聽出來了,心裏也不怎麽舒坦。
算計誰不好,竟敢算計到皇子頭上來了,又將皇家威嚴至於何處?
不管此事是杜瓊兒自己的主意,還是太子在背後授意,總之皇帝都把賬給他們算上了。
翎王先納側妃那是迫不得已,但這一遭也很是傷元氣,說不得朝堂局勢就要有變化。
所以當夜皇帝又把太子叫了去,給太子也先納了良娣,選的竟然就是嚴家女兒。
至於為何會做這般決定,皇帝語重心長的歎道:“這些年是朕忽略你了,若非今晚翎王出了這般荒唐事,提到了納妾之事,朕還記不起來。你母後往常忙活得熱鬧,卻也不曾與朕提半句,哎!”
這事兒是翎王惹出來了,不是皇帝非要找麻煩。
平時皇後偷偷物色各家千金,皇帝都看在眼裏,隻是沒說而已。至於皇後中意誰做太子妃,他更是清楚得很。
太子惶恐:“兒臣自是感念父皇恩典,不曾有半句怨言。”
“今兒翎王來與朕求了納側妃的旨意,朕想著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該成個家了。”皇帝慈父般的歎了歎。
太子確實要成家不假,但卻不該是先納良娣。
眾人都知道太子妃人選是杜瓊兒,然而太子卻先納了良娣,娶太子妃之日更是遙遙無期,這豈不是讓杜瓊兒被人笑話?
就算杜丞相跟太子乃是同盟關係,這會兒也會心生不悅,兩方心生嫌隙。
太子深知其中利害,隻推脫道:“兒臣如今無心成家,隻想輔助父皇穩定朝堂,共創我朝盛世。”
這都不過是場麵話,皇帝笑了笑:“古人說成家立業,自是成家在前,朕意已定,你就不要再推脫了。”
“若是如此,兒臣想請旨,先迎杜小姐過門。”
納良娣是肯定要了,但太子不想得罪杜丞相,所以在納良娣之前,一定是要先將杜瓊兒娶回來。
皇帝在心裏冷笑了下:“杜家那個確是個心善的,今兒翎王才與朕說了,幸而得她指路,才會如此。”
話也不用說得太明白,太子也能聽懂了。
是杜瓊兒先去算計了翎王,結果人家暗搓搓的就告到了皇帝麵前,最後才連累了太子。
不管算計翎王的事情太子有沒有份,此番他受益了,就得接受皇帝的懲罰。
太子聽懂了,心裏頓時升起一股戾氣,暗罵了杜瓊兒一聲蠢貨。
既然事情是杜瓊兒惹出來的,那他先納了良娣入府,杜瓊兒也就別抱怨什麽了,這就是她活該!
就是這良娣的人選……太子不是很滿意。
皇帝卻道:“嚴將軍好歹是一方將領,雖是一時糊塗辦了錯事,錚錚鐵骨卻是還在,他的女兒也是個好的。”
誰在意嚴家女兒好不好,如今隻看嚴家好不好罷了。
而嚴正現下還被關著,看起來是不會太好了。
這麽一門於他豪無助益的親事,太子實在是應承得很不情願。
但不管如何,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早朝時皇帝打起精神來上朝,就叫人宣布了給太子和翎王賜側妃的事。
就連日子,都選得近得很。
這兩位側妃的身份各不同,說好又沒有絕對的好,比較一番還真比不出個誰更壞來。
一時間朝臣之間眼神交流著,氣氛很是奇怪。
翎王冷冷的掃了太子一眼,露出一個陰陽怪氣的笑容來。
本是兩樁喜事,但除了秦侍郎,其他當事人都不覺得歡喜。
杜丞相在聽到聖旨時就沉下了臉,看了太子好幾眼,最終還是忍下來了。隻等下朝之後,尋了一個借口與太子遇上。
“殿下這是何意?”杜丞相直接開問。
太子心情也不好:“都是父皇的意思,孤還能忤逆不成?”
杜丞相皺眉:“臣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娶妻之前先納妾,未免太過分了。殿下縱然是太子,也當明白才是。”
太子冷哼了一聲:“孤還輪得到你來說教?丞相有說教孤的功夫,還不如回去好生教教你的寶貝女兒!若非她惹出這些事情來,孤如今何必被人看笑話!”
便是要納良娣,要麽就納色,要麽就納權,然而嚴家女一樣都不占,還滿身的葷腥。如今都城不知多少人在私底下嘲笑他,竟去接手了嚴家女這麽一個大麻煩呢!
所以,太子這會兒是把火氣都發到杜丞相身上了。
聽聞此事與杜瓊兒有關,杜丞相的怒氣才稍稍收斂,皺眉道:“此事臣會回去問個清楚,也請殿下不要聽信小人挑撥。”
偏偏在這中間挑撥的不是旁人,而是皇帝。
事已至此,也隻能先冷靜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