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閑人> 第二百七十八章 蝗群來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蝗群來了

  倒是李二聽罷之後,雖然臉色不太好,但是好歹卻沉得住氣,聽罷了慶州蝗災的消息之後,當即下詔,命關內道各州嚴防蝗災蔓延,調動人力物力,全力撲殺蝗災。


  同時李二又下旨將提前早已刊印好的治蝗之策頒發下去,送往各州各縣,交給州縣的官吏照章辦理,按照朝廷刊印的治蝗之策應對蝗災。


  但是李二和他手下的大臣們還是把事情想得有點太簡單了一些,當慶州蝗災一起,蔓延速度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大量蝗蟲成蟲紛紛起飛之後,迅速的便開始朝著四麵八方蔓延而去,而且周圍各州境內的蝗蟲此時也紛紛開始長成,開始成批的起飛。


  無數蝗蟲密密麻麻的匯聚在一起,遮天蔽日,發出了雷鳴一般的聲音,朝著四麵八方滾滾而去。


  正在田間地頭幹活的農人,一個個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疑惑的抬起了頭,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遠處的天空先是出現了一大片“烏雲”,並且迅速的朝著他們飄來,這片烏雲看起來很奇怪,和往常所見的烏雲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飄過來的時候,還會發出一種震人心魄的嗡嗡聲。


  直到“烏雲”距離他們越來越近,那種令人煩躁甚至恐懼的聲音越來越大,有經驗的老農這才突然間臉色大變,露出了一臉的驚恐之色,臉色頓時變得煞白,手指著飄來的那片“烏雲”用顫聲歇斯底裏的驚呼道:“蝗蟲……”


  當蝗蟲飛到他們頭頂的時候,紛紛開始落入到了田間和野地裏,不管是落在田間的糧食上還是草上,甚至是樹上,這些貪婪的生物便立即開始張開它們的口器,大嚼了起來。


  當無數蝗蟲同時開始采食的時候,個體發出的聲音便匯聚在了一起,於是天地間立即就響起了一種像後世油鋸一般的聲響,再夾雜上天空不斷飛過的大量蝗蟲振翅的聲音,使得原本平靜的天地間頓時如同墜入到了地獄一般。


  鄉民們哭嚎著跪在地上,對著漫天飛舞和滿地的蝗蟲磕頭求饒,哭嚎著哀求這些蝗蟲放過他們,不要把他們辛苦種的糧食給吃光,這些糧食蝗蟲吃光了,他們就會被餓死。


  莊子的士紳聽聞蝗蟲到來的消息,於是連忙準備了香案,又準備了豬頭等貢品,擺在田間,招呼莊子的鄉民們跪下,向蝗神祈禱,乞求蝗神開恩放過他們。


  但是唯獨沒有人憤怒的去撲殺那些蝗蟲,眼睜睜的看著無數蝗蟲落在田間那些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上,如同收割機一般的將田裏的那些綠油油的糧食,用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的用它們的口器粉碎吃到它們的肚子裏。


  就連一些縣裏的官吏,當看到這一幕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也不是帶領縣民們衝入田間撲殺驅趕那些蝗蟲。


  而是愚昧的登上城頭,擺下香案,在香案上擺上祭品,開始燒香跪下禱告,向蝗神乞求寬恕。


  這個時代的人,因為對大自然的不了解,將許多無法抵抗的天災都歸咎於各種神明,於是蝗災的時候,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蝗神。


  當蝗災起的時候,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乞求蝗神能開恩,放過他們一馬,並且固執的認為,這是老天給人降下來的懲罰,企圖通過給不存在的蝗神上供燒香,來減輕災難。


  但是這種做法很顯然沒有任何作用,蝗蟲依舊肆虐,當啃光了一片地之後,便再次起飛,飛向下一塊土地,繼續啃食一切能夠啃食的東西。


  而且隨著大批蝗蟲飛起之後,蝗災的蔓延速度非常之快,不等李二把提前印製好的徐淼所獻的治蝗之策送達到各州縣,蝗災就如同星火燎原一般,從關中的土地上橫掃而過,迅速的就波及到了十幾個州。


  當好不容易朝廷派的信使,把治蝗之策送到各州縣的時候,蝗災已經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更令人惱怒的是當朝廷把治蝗之策送到關內道各州縣的時候,有些官吏看罷了這份治蝗之策,居然當即就提出了反對,理由非常充分,那就是這麽做必將激怒神明,讓蝗災更加難以控製。


  怎麽能撲殺蝗蟲呢?這些蝗蟲都是蝗神的子孫後代,撲殺了蝗神的子孫,那麽蝗神豈能不發怒?所以撲殺蝗蟲是萬萬使不得的。


  所以有的州縣即便是在接到了朝廷下發的治蝗之策之後,卻依舊沒有多少反映,一副聽天由命的架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所謂的向蝗神祈禱上了。


  也有一些州縣接到治蝗之策之後,官吏倒是行動了起來,但是鄉裏的鄉紳卻很是抵觸,認為官府令他們撲殺蝗蟲,乃是對神明的大不敬,隻會招致神明的更嚴厲的報複,所以不支持官府下達的治蝗之策。


  當然也有開明強勢的縣令,在得到朝廷發給他的治蝗之策以後,立即就行動了起來,帶著縣裏的屬吏下到鄉間強行推行治蝗之策,但是有的效果也不太明顯。


  就在四月底的時候,徐淼正在潏水岸邊的碼頭工地上監工,督促施工的人們加快速度,盡快把碼頭修好。


  隻要碼頭修好之後,各種原料就能通過水路運抵這邊的窯場了,同時他在窯場也建起了一座實驗性質的小型水泥窯,開始了燒製水泥的試驗。


  水泥這東西在後世早已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東西了,原料也十分簡單,窯場附近山上就有充足的石灰石和砂岩,隻需要將其采下來運到窯場進行破碎,並且將其碾成粉,便可以入窯煆燒,最終燒製出水泥熟料。


  這方麵對徐淼來說沒有多少難度可言,即便是他前世沒有在水泥廠幹過,但是卻也參觀過水泥廠,大致知道水泥燒製的過程。


  沒吃過豬肉不代表就不知道豬是怎麽跑的,更何況徐淼前生的時候,也算是見多識廣之輩,想要在這個時代燒出水泥真的沒多大難度。


  隻是在原料粉碎方麵,因為沒有現成的破碎機對原料進行破碎,也沒有研磨的機械,這都需要徐淼一步步的解決。


  所以他決定先從小做起,一點點的摸索,先解決如何建造水泥窯開始,對於水泥質量,他也沒有過高要求,隻要湊合著能用就行,然後再逐步的摸索經驗,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


  但是他不是那種能吃苦的人,要是讓他親自趴在窯廠做技術的話,他寧可守著家好好過日子也不會趴在窯廠吃苦。


  故此他從家裏選了一個名叫張正的下人,把燒製水泥的事情就交給了這張正來負責,而他自己隻負責帶著張正,先燒出普通的水泥,剩下的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事情,就交給張正來摸索了。


  張正的父親曾經是個製陶的工匠,祖上一直都以製陶為生,手藝一直傳到了張正這一代,但是張家祖傳的製陶手藝說實在的不怎麽樣,怎麽說呢?就是抱殘守缺,死腦筋一條,一直守著老手藝堅決不肯進行改進。


  結果隨著瓷器的發展,逐漸陶器就漸漸沒落了,而張正他爹卻死活不肯改善手藝,摸索著燒製陶瓷,結果生意越來越差,後來家裏的陶窯也就垮了。


  而張正倒是比較喜歡鑽研,想要把家裏的陶窯給接過來,創新一下工藝,改燒瓷器為生。


  可是他爹死腦筋一條,死活不肯把陶窯交給張正,後來愣是把生意給做砸了,家裏還賠了好多錢,他爹的陶窯也垮了,遭此打擊之下,他爹一蹶不振就此一命嗚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