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四八章東北軍入關
二四八章東北軍入關
張學良是一定會支持中央的。盡管他對蔣介石重內鬥,遇列強則一切忍受的政策極度不滿,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畢竟是當今中國的正統。馮、閻、李為自保,結成的所謂反蔣聯盟並不牢固。以如此不牢固的同盟關係,與正統的南京中央政府相對抗,必不能成功。即便是僥幸成功,迫使蔣介石下野,擁立以胡漢民、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改組派上台,那中國就好了?還不是跟以前一樣,各派軍閥為爭地盤,你打我我打你爭來打去將國家搞得一團糟。
支持歸支持,可張學良並未忘記蔣介石在中東路之戰中以外交手段,玩弄東北軍那檔子事。正所謂是你擺我一刀,我還你一報,公平合理誰也不欠誰的。
要下華北地盤,張學良也是有所考慮到的。因為他算是看明白了,在蔣不放棄聯日反共拒俄的政策下,是不會為東三省與日本人翻臉的,因此他決定借此機會拿下華北的控製權,也算為日後東北的抗戰保留有個後方基地。
經過討價還價,張學良得到了所想要的一切後,決定出兵幫助蔣介石削藩。張學良返回沈陽,準備出兵入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事宜。宋子文回去向蔣介石複命,並按照與張學良的約定,安排中國航運業之父,民生航運公司總經理盧作孚,上海新中機械工程公司總經理支秉淵等,一幫在中國工商業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家,赴東北考察工農業。
出兵入關乃是決定東北命運的大事,張學良到沈陽後,立即致電黑龍江省主席萬福麟、吉林省主席張作相,赴沈陽北陵召開重要會議。
張作相、萬福麟均不願意出兵入關幫蔣介石,他們認為在中東路一戰中日本人急於侵吞東三省的野心已經表露無疑。三十六萬東北邊防軍,能穩定東北局麵,不至於出現巨變,已經實屬不易,決不能輕易抽兵入關,削弱東北邊防的實力。而以胡毓坤、鄒作華、沈鴻烈等,一班在中東路之戰中並未出多少力,卻獲得了國民政府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的年輕將領,卻認為此時正是靠近中央的絕佳機會,力勸張學良出兵助蔣平叛。
北陵的會議開了五天,以輔帥張作相為首的東北軍老將們,堅決奉行老帥遺訓,“擁兵關外,發展東北,走自強之路”爭論到激烈處甚至還拍了桌子。以胡毓坤、沈鴻烈、鄒作華為首的青年軍官,認為東三省處於蘇日兩大強國之間,不集合全國之力難求完全,隨據理力爭,毫不示弱。
在這五天的會議裏張學良始終一言不發,在一次目睹了一場激烈的爭吵過後,將目光看向始終一言不發的第一軍軍長於學忠,問道:
“你為什麽不說話?”
於學忠見張學良問到自己頭上,便說道:
“解決東北危機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中國迅速消除軍閥割據的局麵,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政權,完成工業化自此變得強大起來。目前東北軍出關可以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麵,這是我們此次入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的最重要的理由。而東北軍精銳出關後,東三省必將出現兵力空虛,如果日本有異動東三省將陷入非常危險局麵,這是東北軍不幹涉中原內戰,竭盡全力固守建設東北邊陲以遏製日俄侵吞之心。”
大家夥一聽,都笑了。於學忠這擺明了實在說兩頭話,誰也不得罪。
張學良又將目光看向一直呆坐在哪裏,不說話的王樹常問道:
“王軍長有啥意見?”
王樹常對張學良的心思心知肚明,不說話的原因是他一向小心謹慎、辦事勤奮穩重,不願意在東北軍入關這件事上多說話,見張學良問到自己,沉吟片刻說道:
“通過中東路之戰餘深切感受到,我軍與蘇軍在戰鬥力方麵相差懸殊。究其原因,蘇聯的工業大發展為蘇軍提供了強大的武器裝備,如性能優異的飛機坦克艦船等,這都是我們東北軍所不具備的。日本的工業水平優於蘇聯,且又有朝鮮以為進兵的基地,因此以東北一隅之力,實難抵禦強日的侵伐,隻有集合全國之力才足以與強日相抗衡。”
王樹常沒有明確表明是否支持出兵的態度,但眼下之意很清楚,東北的危機不是東北自己能處理得了的,必須集合全國之力才是完全之策。
張學良點點頭說道:
“於學中和王樹常兩軍長說的很對,解決東北危機局麵的根本辦法就是中國結束軍閥割據,並逐漸強大起來。因此我決定調第一軍和第二軍出兵中原,武裝出關調停中原混戰!”
張學良以一句“出兵華北,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結束了這場曆時五天的爭吵。
張作相見已經無法挽回,起身離座吼道:
“你小子既然早就拿定了主意,還要我們這些老家夥來商量個啥?老子回吉林,你小子愛咋折騰就咋折騰,老子不管了。”
言畢,轉身就向外走去。
張學良見張作相發怒,急忙讓張廷樞跟出去相勸。
張廷樞在張作相登上自己的坐車之前追了上來,說道:
“爹,你總司令率部出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利於國家利於東北,是好事,你怎麽能拍桌子走人呢?你這一走,讓總司令的麵子往哪裏擱?”
張作相收回踏到汽車踏板上的腳,轉回身對張廷樞說道:
“孫大炮是個文人,他鬧革命是真心為中國。那個老蔣與孫大炮不一樣,他是個極具權利欲望的陰謀家,小六子緊跟這家夥,遲早會吃虧。十萬兵出關,東北兵力空虛,日本人若是抽冷子給咱一下子,那是要出大事的。你回去告訴小六子,他要帶兵出關咱不攔著,我在吉林做好準備,給他小子擦屁股。”
張作相的車隊離開後,張廷樞返回會議室,俯在張學良的耳邊輕聲說道:
“我爹說老蔣是個慣於耍手腕的陰謀家,讓你出關後小心點。為預防你們出關後日本人在遼寧鬧事,他回吉林籌建後備軍。”
張學良輕輕的點頭,命令張廷樞道:
“錦州是我們唯一的退路,自打今個起就交給你了,一定給我守好了。”
張廷樞答應,退到張學良身後。
一切安排停妥後,張學良命於學忠率領東北邊防軍第一軍出關。
在臨行時,張學良問於學忠:
“此次出關,你準備怎麽打這一仗?”
於學忠說道:
“能不放槍盡量不開槍,能和平解決最好和平解決。”
張學良點頭,命令於學忠王樹常率東北邊防第一軍、第二軍共計十萬大軍,入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
這兩軍是不但是東北邊防軍的精銳,還是張學良手裏的所有機動兵力。有步兵七旅,騎兵三旅,炮兵兩團,工兵兩營,可謂是規模宏大,裝備精良。
十萬東北軍入關,直擊馮閻聯軍側背,整個中原戰局頓時發生巨大變化。一向進兵不積極的晉軍閻錫山部,迅速回撤之黃河以北。
蔣介石趁機命何成駿將三千佳麗、美酒佳肴、雲煙雲土,裝了滿滿一列火車,開往前線招撫西北軍。在艱苦的環境裏摸爬滾打一路壯大起來的西北軍,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就是見不得女人和金錢。首先部署在西線的雜牌軍龐炳勳、孫殿英、劉春榮等部紛紛自由行動,隨同晉軍撤退;石友三通電擁護張學良,率部由魯西開往豫北。吉鴻昌、馮冠英及第八方麵軍將領焦文典降蔣。親率主力在東線血戰的馮玉祥,見西線已經到了全線瓦解的邊緣,情知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便通電下野,藏於宋哲元軍中退入山西。
晉綏軍主動撤出隴海路,於學忠、王樹常指揮十萬東北軍入關後,進展神速,僅十幾天,便兵不血刃的完成對華北的占領。
反蔣聯盟土崩瓦解後,閻錫山發表通電,即日釋權歸田。隨後,取消太原的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司令部,中原大戰徹底止息。
張學良助蔣有功,蔣介石委以陸海空軍副司令之職,負責節製奉、吉、黑、晉、察、熱、綏、冀八省軍隊之權,北平、天津、青島三市及河北、察哈爾兩省劃歸奉軍管轄。
就在張學良忙於整編晉綏軍、西北軍餘部,封賞有功之臣,處理中原大戰善後事宜之際,以盧作孚、支秉淵為代表的中國工商業界考察團,也開啟了考察東北工業的行程。
盧作孚、支秉淵一行十七人,從青島乘船至大連上岸的。在大連期間這以代表團得到了日本滿鐵的熱烈歡迎,並在滿鐵日本職員的陪同下,遍察了大連旅順的碼頭、高等學校、工廠,至倉庫、火車站、街市等設施。
這一行人到了沈陽後,在寧承恩、李宜春、王宜之、邢契莘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民生汽車總廠和正在改建中的飛機製造廠。麵對尚在繈褓中的民族工業,盧作孚不由得感歎道:
“我在大連時參觀了滿蒙資源館,那場麵真是驚心動魄。凡東北所產的動植物,通通被日人搜集、陳列,各種物產的出產數量悉數被調查得清清楚楚,列表統計,畫圖說明,予以陳列。交通、礦產的分布,也被勘測得非常清楚,做成模型展覽出來。東三省的寶藏,竟然已被日本人搜羅清楚,視為己有。日本人在東北所辦工業井井有條,煤礦、鐵礦、製油廠、煉鋼廠設備精良,竟做了三百年的規劃。各類學校均開辦軍事課,整日劈刺喊殺聲不絕於耳,其侵略之銳已表露無遺,我們豈能熟視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