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OO章尋跡追蹤
皚皚白雪覆蓋了整個山林,一支隊伍在山林艱難的穿行。與王德林並排走在隊伍前麵的陳靖亞,對王德林說道:
“你的弟兄都是老山林吧!在這大雪封山的情況下,咱行進都如此困難,那幫劫匪帶著兩三百白俄一定走不快。依我看派出幾個弟兄在附近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們。”
王德林停下身子看了看周圍凍得哢哢作響的林木,說道:
“這一帶的山林太過遼闊,別說兩三百人,就是兩三千人往裏一貓,都很難發現。如果要逐片搜索,非要出動一個旅的弟兄,興許能發現點什麽。”
陳靖亞說道:
“從這裏往西是鬆花湖,東麵是敦化,南麵是龍崗山,北麵是張廣才嶺與長白山交接的丘陵地帶。你想這些人會往哪裏走?”
王德林思忖了一下說道:
“如果劫這些白俄的人是奔著贖金來的,那就會奔較近的龍崗山,哪裏群峰林立,盡是老林子,易躲易藏,不利於征剿。隻要準備充足,往裏麵一貓,誰也拿他們沒辦法。如果劫車的是白俄殘餘,目的就是為了救這些人,那麽他們就會往東走。哪裏是長白山腹地,翻過長白山便是圖們江,過了江就是朝鮮。朝鮮是日本人的地盤,白俄與日本人關係緊密,到哪裏一定能得到保護。”
陳靖亞想了一下,說道:
“這些白俄是要被拉回蘇聯接受審判的,我們與其沒有任何瓜葛。劫匪劫持了他們問誰要贖金?因此我覺著他們一定會往東走,去朝鮮,投奔日本人。”
王德林覺著陳靖亞說的有理,扭頭喊道:
“李延祿你過來。”
一個英俊健壯的年輕人聞聲而出,來到王德林和陳靖亞身前。王德林對陳靖亞介紹道:
“這是我的作訓參謀,讀過書有文化,還在吉林常備軍隨營軍校學過軍事。不管是帶兵,還是處理日常事務都有一套。”
接著命令李延祿道:
“你帶騎兵班,往敦化方向搜索五十裏,沿路注意觀察有沒有白俄和土匪留下的蛛絲馬跡。一旦查實,立即快馬回來報告。”
李延祿答應一聲,向兩人施以軍禮後,叫上騎兵班班長史忠恒及十餘名騎兵,向舒蘭方向搜索而去。
當王德林、陳靖亞、孔憲榮一行趕到事發地點時,這裏已經被兩百多警察封鎖了起來。裏麵有中蘇軍事人員組成的事件調查組,正在針對事發區域展開仔細搜查。
王德林所部趕到後,搜索兵力有所增加,蘇軍事件調查組組長崔可夫建議,將搜索範圍擴大至密林區。
小日向白朗打劫的經驗很老道,光留下了被擊斃的蘇軍屍體和殘破的列車殘骸。其它的東西都帶走了,甚至連一粒彈殼都沒有留下。吉林警務大隊,及蘇軍十餘名軍事人員整整搜索了三天,沒有發現一點線索。
第四天,負責搜索外圍的陳靖亞和王德林部,從沿著新折斷的樹枝,找到了被殘殺的十餘名白俄婦女老人和孩子的屍體。
由於天氣極度嚴寒,屍體並未腐爛,但都已被饑餓難耐的動物啃得殘缺不全。
崔可夫及吉林省警務處長王之佑,一聽發現了線索,立即帶著隨行人員趕了過來。
崔可夫手拿刺刀在翻看一隻斷臂時,發現在這支斷臂的手掌裏緊緊捏著一塊布片。將布片摳出來後,崔可夫仔細看了一下,並在孔憲榮的臂膀上比量了一下,生氣的吼道:
“還說不是你們幹的,這明明就是從你們的軍服上撕下來的。”
王之佑、王德林一臉愕然,陳靖亞從崔可夫手裏要過布片仔細看了一會說道:
“這是從東北軍軍服上扯下來的沒錯,隻不過這是件新軍服。咱們東北軍十月底發的新棉衣,穿到現在早就磨舊了,怎麽會有士兵還穿著新棉衣,這完全是個圈套。”
李少鐸在將陳靖亞發現的疑點,翻譯給崔可夫後,與陳靖亞一起又查看了殘屍的傷口,然後兩人得出一致結論:
“依據死者身上的刀傷來看,這夥匪徒使用的是當地狩獵者慣用的板刀。這種刀不會出現在東北軍士兵手裏,他們隻有刺刀和匕首。因此可以斷定,這起劫車事件,是有一群化妝成東北軍的匪徒蓄意而為。”
崔可夫發現的證據被陳靖亞的解釋否定了,但陳靖亞所提出的依據隻是猜測,似乎有點立不住腳。
崔可夫又找不出新的疑點,便悻悻的走了。
次日淩晨,王德林才將起身還未洗漱,猛聽見營帳外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他心裏一喜,急忙抓起皮襖披在身上,連帽子都沒來得及戴,光著頭就跑了出去。
出的賬外抬眼一瞧,果真是騎兵班長史忠恒。王德林往營地外的大路上張望了一眼,問道:
“怎麽是你一個人,李參謀和其他弟兄呢?”
史忠恒騎馬趕了一夜的路,身上臉上不知被樹枝拉破了多少處,從頭上撤下狗皮帽子,擦擦臉上的汗水,說道:
“我們發現了這群白俄的蹤跡,李參謀帶著其他弟兄尾隨監視,我趕回來給營座報個信。”
王德林將史忠恒扯進屋,拽到地圖前問道:
“在哪裏?”
史忠恒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圖,指著敦化境內的紅石說道:
“據我們觀察這幫匪徒和白俄加起來有五六百人之多,腳程還挺快。現在已經到了紅石一帶,過了二道江便就進入六頂山深山區了。”
“傳令各班緊急集合,給我追。要是讓他們過了二道江,就再也逮不到他們了。”
王德林有些著急,馬上下達了全連開動的命令。
由於太過著急,王德林並未將追擊的事向事件調查組通報。
老三營這一連人馬一開動,搞得王之佑和蘇方調查組猜不透這個連到底幹啥去了。
隨軍出發的陳靖亞得知,在紅石附近發現了白俄及眾匪徒的消息後,當即對王德林說道:
“咱這一百多號人一起追過去,動靜太大不說,行軍速度也快不了。不如這樣,我與史班長各帶一個班,攜帶輕武器,從兩側追過去,將他們拖在二道江西岸,等你們到了在一舉消滅。”
王德林聽聽有道理,便命令跟在自己身邊的警衛班班長孟季玉道:
“帶上你的人,跟著陳長官從左邊抄過去。”
接著又命令史忠恒道:
“你也帶上一個班,從右邊抄過去。”
當孟季玉將警衛班集合完畢後,陳靖亞發現這個班除了一挺手提機關槍外,全部是步槍,竟然沒有一挺輕機槍。隨即問道:
“你們警衛班為啥沒有輕機槍?”
孟季玉一笑答道:
“我們是省防旅,隻有排裏才輕機槍這類的支援火力,普通的步兵班隻有七九式步槍。”
陳靖亞這才猛然想起,東北軍分國防旅和省防旅兩種編製。國防旅是精銳編製也大,編製兵員一萬上下,多數部署在遼寧省境內。省防旅編製較小,從四千到六千人不等。差的一半兵員,就差在技術兵種上。以拱衛沈陽的步兵第一旅為例,所部編員一萬零八百人,轄特務連、騎兵連、重迫擊炮連、通訊連、工兵連、輜重連和戰車隊。三個兵團,每團除了三個步兵營外,還有重機槍連、迫擊炮連、平射炮連,通信排。每營有四個步兵連,每連十二個步兵班,每班一挺輕機槍,全連官兵227名,共裝備七九步槍120支,捷克式輕機槍12挺,奉造擲彈筒12具、自來的手槍7支。而省防旅就沒有這麽闊氣了,每個步兵班九到十二人,清一色的步槍,隻有排裏才有一個機槍班,編製兩挺輕機槍,全連百餘人共有輕機槍六挺,擲彈筒四具。
陳靖亞見孟季玉身材單薄,臉上戴一副眼鏡,活脫一個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生怕他會因體力不行而誤事。可一進入山林這個看似書生氣十足的青年,在這次急行軍中表現出了超凡的毅力,非但沒有拖後腿,反而還帶領這支小部隊超近道,用最短的時間趕到了二道江岸邊。
陳靖亞、李少鐸、孟季玉等十四名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前行,試圖趕在匪兵和白俄隊伍之前到達二道江。但甩掉了一切累贅的匪兵和兩三百白俄的行進速度也不慢。當陳靖亞和孟季玉等人距離江邊還有三十裏地的時候,二道江方向突然傳來了激烈的槍聲。
“不好,李參謀他們和匪軍交上火了。”
陳靖亞等人大驚,腳下不由的加快了行進速度。
當他們出現在二道江東岸的嶺上時,但隻見數百白俄業已在七八十名匪徒的指揮下,踏著皚皚白雪向對岸行進。試圖拖住匪軍的李延祿等七八名騎兵,在三四挺挺輕機槍的壓製下,跟本靠不上去。
眼瞅著帶頭的幾個匪徒即將踏上江岸,陳靖亞問李少鐸道:
“這裏距離對岸足有七八百米,能不能將對岸封鎖住。”
李少鐸從肩頭上摘下帶光學瞄準鏡的毛瑟重槍管獵槍,通過光學瞄準鏡看了一會,應道:
“基本沒問題,你們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