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地祈(求月票)
柳如意看了周禮一眼,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問他接下來想怎麽辦。
周禮無奈聳肩:“先問問冥王吧,如今我們偏居一隅,也不好調查。”
柳如意也沒有什麽好建議,隻是叮囑了一句:“往後若有異常,你還是到屋後處理吧, 別弄壞了我家的祖宅。”
“……”
柳如意走後,周禮拿出笏板向冥王傳信,可是這次冥王罕見的沒有立刻回複。
等了一會,見沒有回複,周禮走出房門,猶豫了一下, 還是敲了敲柳如意的房門。
“如意姑娘, 在下還有一事相問。”
柳如意隔著門問曰:“何事?”
周禮說道:“你可知妖物經過是否會留下氣息,之前我幫令行簡查案,在現場看到了散發著明黃色氣息的腳印。”
柳如意打開了房門,奇怪的看向周禮:“你確定是明黃色的氣息?”
周禮點頭稱是。
柳如意解釋道:“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所以鬼妖的氣息是赤色的。你謂之明黃之氣,當是香火之氣,此應為地祈的特征。”
柳如意的解答,讓周禮想起了《論衡·言毒篇》。
其言曰:“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鬼者,太陽之妖也。……妖氣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惡。”
世間萬物都受太陽恩澤,鬼雖被歸為陰物,卻是人死後之精華,人食五穀攝陽氣,鬼可不就是太陽之妖嗎?
妖氣生美好,那些自然中孕育出的妖媚, 哪個不是豐態絕妍?
所以妖鬼的氣息,應當是太陽之色:赤色!
而周禮在現場看到的卻是明黃的香火煙氣,所以劫走證物的不是妖物,而是地祈一類的東西!
所謂地祈,就是自然的神化物,受人香火供奉。
包括山川土地,河湖江海,以及先祖、名臣等都能變成地祈。
“多謝如意姑娘為在下解惑。”
周禮道謝過後,再次通過靠旗連接到令行簡身邊的泥偶之上。
……
話分兩頭。
令行簡看著泥偶突然摔落,再也沒有應答,便著手自己去調查。
分散的衙役從客棧開始向外擴散打聽,找尋主簿的下落。
有一人正在井中打水,忽然覺得水桶比平日重些。
用力將水桶提起,卻看到水桶勾了一塊肉皮一般的東西垂在上麵。
“這是什麽?”
那人一摸,有些滑膩。
用力一扯,竟是一人多長,再細看之,眼耳手足俱在!
這,分明是一張人皮!
尖叫聲引來了路人的駐足, 接著又是一片尖叫。
這麽大的動靜, 自然逃不過正在街上搜尋的衙役。
見到有官差過來,驚嚇的百姓也都稍稍定了心神。
令行簡接到通報,很快也趕了過來。
見此地正是錢家與客棧之間,令行簡有了些猜想,立刻派人請錢家的人來辨認。
此刻錢家還在張羅著與郭家重新辦完婚禮,倆家都還忙忙碌碌的。
錢夫人一聽城裏水井撈出一張人皮,可能是他們錢家的,立刻派管家前去辨認,還在家中查問是否少人了。
這一問才知道,錢玲的一個丫鬟小翠一直尋不見人,以為是偷懶去了。
等管家到了井旁,辨認之下,果然是小翠。
這時,令行簡才恍然,自己刺破的鼓隻不過是個化身,妖物的真身是披著人皮的!
這時,他袖中的泥偶動了,這是周禮又附身過來了。
令行簡吩咐衙役幫忙斂屍,將人皮先行收起來後,自己找到僻靜無人處,對周禮匯報了一下進程。
周禮點頭道:“妖物畫皮,自古有之。跟你回來的那個富貴,恐怕也是披了人皮的妖怪罷了。你與他在一起這麽多天,沒有害你也是萬幸。”
然後周禮從袖中躍下,一腳跺地道:“介休土地何在?!”
地上不多會就冒出一陣白煙,這介休土地從地下鑽出,看到是那個泥偶,心底一顫,但還是恭敬道:“多謝上仙提醒,挽救介休城百姓於火患。不知此次召喚小神何事?”
周禮問曰:“你可知此地有個地祈,以皮鼓為化身,好吃人。”
沒等土地回答,令行簡卻問道:“上仙是問小人嗎?”
土地現身,令行簡肉眼凡胎自是看不見的。
周禮對介休土地道:“這是介休縣令,自己人,你現身吧。”
介休土地聞言,便現身給令行簡看。
令行簡這才知道,剛才泥偶真的把介休土地召喚了出來,忙拜見道:“小人不知是土地神降臨,還望恕罪。”
周禮卻擺擺手道:“不用客套。”
然後看向介休土地:“那地祈吃了錢家的丫鬟,還盜走了縣衙的證物。既然是受了香火的地祈,你作為介休土地,應當知曉吧。”
介休土地聞言,思索了一番,才回答道:“本地應當沒有這位地祈,不過以鼓為化身,倒是讓我想到了崇仁的大華山。”
“崇仁?在哪裏?”周禮是個穿越者,對新朝的版圖並不熟悉。
令行簡插話道:“是南江府所在午州的一個縣,據此不遠。”
周禮點頭,追問介休土地:“細細說來。”
介休土地答曰:“崇仁大華山,名山也。其神相傳甚靈異,百年以前,壽疾病祈福者,周圍數郡之人口,趾相接也。但凡有不誠者,皆被神譴。
邪視者痛目,妄言者卷舌焦唇,手足不戒者傷指及趾。罪狀輕的,或突然瘋傻,自道生平隱私事。
所以,那些邪徒宵小,聞其風不敢往。
曾經有人在山下,見一女子足甚纖,心羨之,因而用二指遙度其長短,指乃僵硬不能動。
又有人言牛肉之沒,遂喑啞。
又有男女二人,中途相悅,夜苟合。兩體連牽不能脫,遂羞痛俱死。死猶相黏,同棺而葬之。
更有甚者,被雷擊立死。其靈異如此!”
周禮聽罷卻是微微皺眉,但是泥偶本被捏的大眼肥唇,樣子頗有些滑稽:“依你所言,此山神僅是嚴責於人,並不食人。”
介休土地點頭道:“一開始卻是如此,直到前朝南江按察使鄒餘君三過此山而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