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嚴於律人寬待己
濯清有點遺憾的是,皇太妃剛薨了,太上皇又病入膏肓,自己與黛玉成親又要推遲兩年多。
不僅如此,一切宴請娛樂都是不允許的,而且除了不能娶妻納妾,家中妻妾在此期間懷孕,也是會被彈劾的。
雖然當今已經沒有過去那麽嚴格,但是一年半載之內還是安分點好。
次日,花自芳便送來了師弟蔣玉菡的密信,由於濯清迅速平定了安南之亂,馬不停蹄地趕在太上皇駕崩之前回來了。忠順親王本來篡位計劃,似乎發生了變化,最近都偃旗息鼓了。
蔣玉菡怕濯清擔心自己,聽到他凱旋歸來,便讓花自芳送來了最新的消息。
濯清帶著王太醫,去皇宮看望了太上皇,他的情況並沒有惡化。
王太醫出得寢宮,悄聲告訴濯清:“七月估計可以熬過去,八月…”王濟仁搖搖頭。
濯清正打算回隨園,迎麵正好碰到錦衣衛指揮使陸豐順。
要是按職位,陸豐順在錦衣衛裏是濯清的頂頭上司。
但是濯清是郡王,四王八公之首。陸豐順哪敢擺上司的架子,主動對濯清施禮。
陸豐順也在為未來頭疼,所謂一朝子一朝臣,作為太上皇的爪牙,朝廷的心腹。太上皇駕崩,自己這個指揮使也就當到頭了。
皇上要是心腸硬,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皇上要是心軟,自己被一擼到底,命是保住了,可是以前那些得罪的對頭仇家們,會放過自己嗎?
陸豐順自己死倒沒什麽可怕的,反正這輩子榮華富貴都享受盡了,但是自己家裏還有妻妾成群,滿堂兒孫們怎麽辦。
陸豐順對濯清是比較了解的,從濯清揚州查處鹽商開始,到後來查抄隋府。
濯清給陸豐順的感覺就是,這位王爺有能力有手段,卻不失仁厚,對隋家都沒有落井下石,還留了隋家女眷們的體麵。
陸豐順決定抱緊這條粗腿,何況現在朝野上下,都視濯清為頭號太子黨。
陸豐順邊與濯清交談,邊跟著濯清一起出了宮。
濯清還覺得奇怪呢,自己早想告辭回去,這陸豐順一直纏著跟自己嘮嗑,他也不好意思趕人家走。
兩人又在轎子前聊了一會南征之事,
陸豐順道:“王爺果然是有勇有謀,下官萬分佩服。犬子陸文暉年已而立,仍不成器,我想讓他跟著王爺多學些本事。”
濯清這才明白,原來是投靠我來了。
濯清對陸豐順印象並不壞,自己在錦衣衛做事,他還是比較支持自己的,從沒有拆過台,連故意刁難都沒有。
濯清當然明白,現在自己進入鴻臚寺,將來入軍機處,總是多個朋友多條路,也不願意樹敵太多。
何況陸豐順總體來和自己是一路人,都是太上皇的嫡係。
現在人家有難,自己幫扶一把,將來自己有難,不定他也會救自己一回呢,人生都是很難的事情。
濯清想到這,笑道:“陸大人若不嫌棄鴻臚寺廟,就讓文暉跟著我好了。”
陸豐順大喜,連連道:“哪敢哪敢!聽王爺對西洋諸國情況了如指掌,犬子跟著王爺定能大有長進!”
濯清問道:“不知道文暉現在錦衣衛官居何職?”
“犬子現為從三品錦衣衛指揮僉事,他是我的嫡長子。家中老二陸文傑是庶出,現任正四品錦衣衛鎮撫使。”
濯清斟酌了下道:“文忠的武官從三品轉為文官,品銜肯定沒那麽高。而且皇上已經下旨,任命傅試為鴻臚寺少卿,聽他投靠了忠順親王。文忠就做個正五品鴻臚寺丞,陸大人覺得如何?”
陸豐順聞言喜出望外,他本來還怕濯清不太好安排,現在濯清直接就讓陸文忠做了鴻臚寺第三把交椅。
鴻臚寺丞雖然有兩人,但是必然是心腹更受重用。
濯清自然有自己的考慮,鴻臚寺自己還沒上任呢,就已經被摻了沙子,那兩個鴻臚寺丞最好都是自己人,能力倒是其次,關鍵是聽自己的話。
陸豐順又心翼翼地問道:“王爺,那文傑…?”
濯清笑道:“文傑還留在錦衣衛,我還有許多屬下仍在錦衣衛,他也好幫著照應。我會請太子把他從南鎮撫司,調到北鎮撫司。”
陸豐順一點也不懷疑濯清能辦成此事,因為目前有部分錦衣衛的人事權,已經交到太子手中,這也是太上皇的意思。
陸豐順心情愉悅,自己兩個兒子都尋求到了保護,即使現在皇上要殺了自己,他也能安心去死了。
濯清得到了兩個有力的幫手,自然也是很高興的。結黨營私固然不好,結黨為公還是好的。
濯清就是這樣的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濯清剛回到隨園重華院,宮裏來了三撥太監。
濯清為了不讓他們彼此看到,讓李漢時、蚊子、三桂子分別接待,自己錯開時間來接見他們。
張承恩派了自己的幹兒子,順子送來一封密信。
張承恩看來是擔心自己大太監位置不保,皇上明顯有意,要讓夏守忠做司禮監大太監的位置。
他請濯清幫忙想個辦法,自己可不想再去金陵種菜。
濯清沒有寫回信給張承恩,這個落到別有用心的人手中,可不是鬧著玩的。
濯清對順子:“你用心記住我的話,回去告訴你幹爹。既然大太監的位置不保,就不要再想別的招了。
蔡誌忠年歲已大,太上皇若駕崩,他自然會要求去守陵。讓你幹爹爭取做禦馬監的大太監,有實權又不顯眼,才是長久之計!”
順子眼睛一亮,果然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順子趕緊辭別濯清,興衝衝地回去稟告幹爹了。
第二撥就是夏守忠派來的太監,也是那遞紙條給自己的太監。
他原來是元春鳳藻宮的太監,現在跟在夏守忠後麵,看來夏守忠也是覺得跟著濯清有前途。
夏守忠在信中問濯清太上皇若駕崩,自己該如何做?
濯清對太監道:“我知道夏公公的意思,你回去告訴他,我已經讓張承恩同意,夏公公做司禮監大太監,張承恩去做禦馬監的大太監。
他們兩人就不要爭了,免得漁翁得利。至於蔡誌忠那,請夏公公同意蔡公公的幹兒子,做都知監的掌印太監即可!你就這也是太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