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龍瀛劍訣> 第93章 證明之法

第93章 證明之法

  李世民和身旁的黃伊榕交換了一個眼色,黃伊榕微微點頭。“啪啪啪”,她發出三聲清脆響亮的掌擊之聲。


  “轟隆隆”!高壇應黃伊榕的掌聲發出一陣巨響,石木搭建的高壇緩緩地裂開四條縫隙。原先鋪陳於高壇之上的、如無縫天衣般的絨毯,此時卻正合時宜地依縫而斷,其撕裂的痕跡並未多一寸,亦未少一分。裂縫繞李黃二人所站高台的東南西北四方而開,且越開越大,直裂至三尺方正大小後,倏然而止。壇下機關不住推動,四樽方形紅玉器皿原先隱於高壇之下,此時被頂上壇麵,而後又逐漸上升,最後在與賞劍台的琉璃圍欄同高時停止。壇下眾人在器皿浮上壇麵時便清楚地看到,裏麵所盛裝的乃是淡綠色的液體。


  人群中議論紛紛,各自猜測著這唐王府究竟在故弄什麽玄虛?卻見李世民手中之劍忽而透出幾縷青光,光亮似是自內而外發出的,血紅色的劍身籠罩在若隱若現的淡青色光暈之中,蘊含著詭魅玄迷的氣息。


  李世民放脫手中寶劍,長劍竟豎直地懸浮於半空之中,紅玉樽中的液體如漩渦般流動,自下而上倒流而起,交匯於空中的“龍瀛劍”,繞劍九轉之後,又回落樽中,如此循環往複。淡綠色的瀠液凝結為小臂粗細的水柱,猶如四條水龍,自四方暮然躍起,逆向交融於劍身,上下交替、周而複始。仿若蛟龍出海,遨遊天際,厭倦凡塵後又一頭紮進水中,片刻後又現身海麵,再遊蒼穹。


  此情此景讓壇下眾人均看直了眼。他們皆是見多識廣的一方英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祖輩們傳下來的至理名言。如今水柱攀高倒流不算,龍瀛劍竟能懸於半空,久不下墜,亦是一件怪事。


  “你們必是動用了內力!”人叢中一人高聲叫嚷。其餘之人聽罷連連點頭稱“是”。


  李世民及黃伊榕相視一笑,他二人齊齊飛下琉璃台,攤開雙手行至壇邊。此時李黃二人距賞劍台已有二十餘丈,即便是內力高絕難測之人,亦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裝假未用內力卻實際控製著身後二三十丈遠的長劍久懸、水柱倒流,且持續著“劍水相融、虛幻往複”之神奇景象。


  李世民與黃伊榕之所以敢棄劍下台,是因為高台下有六十名強者守護著台上的“龍瀛劍”。這六十名唐王府中千裏挑一的高手,以某種大陣護在劍台之下,高壇下的人倘若想動“歪心思”,一時半會是絕不可能得手的。


  “諸位英雄好漢,本王與黃小姐已立於此處,諸位皆是心如明鏡之人,定然明白此種異象並非人為,乃是天命!”他手指高處的龍瀛假劍,慷慨激昂地提氣高呼:“此劍確是‘龍瀛’無疑!而我大唐,便是‘龍瀛’之主!”他刻意將內力提至十成,呼聲震得山間飛鳥躥起、枝葉搖動。


  壇下之人麵麵相覷,各懷心思,不少人心中已有答案:李世民手中之劍,或許當真是那傳言“得劍便可得天下”的“龍瀛寶劍”!

  郭旭揚坐在蒼夜的右麵,他的餘光掃了掃周遭之人,在場除了唐王府中個別位高權重之人外,也隻有他明了其中的因由。


  幾天前,唐王府獲得了黃伊榕的師父所繪的龍瀛圖樣,便要求鑄劍大師段衍暔按圖製劍。然天下神兵,豈可能幾日煉成?雖說段衍暔極具純熟精深的鍛造技能,然要造出能瞞過天下人的天下第一劍,卻是萬萬做不到的。段衍暔多番努力,仍覺得與“神器”二字相去甚遠,隻得無奈地向李世民告罪。


  李世民亦是使劍的行家,他自然明了此事多有為難,故而並未責備這位段大師,隻得召集同僚臣屬商議對策。黃伊榕當即想到那日在大夫王守魂家發生的奇跡:藥舍中的池水與自己的“涅冰刀”相共鳴,水龍倒流繞刀不息,寶刀淩空而立且精光四射。此種以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奇觀,若是加以利用,應能令觀劍者信服。


  於是唐王府派兵八百裏加急自王守魂家借來池水,而段衍暔則造出一柄“空心之劍”,將“涅冰刀”包裹在劍中。雖說劍的尺寸因此而變大了些,然參與此事的所有人皆一致認為此法可行。是以今日在這賞劍大會上的奇象,全部都是涅冰刀與池中水的功勞。


  而盛裝池水的器皿之所以選擇如血色般的紅玉,除了為炫耀唐王府財力強盛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龍瀛劍身是紅色的,而藏於劍內的涅冰刀遇上這神水之後,卻爆射出青綠色的光芒。用紅玉樽裝綠池水,正好與嵌套著涅冰刀的龍瀛劍的兩種色澤相映襯,再配合賞劍台的七彩琉璃色,在晝日的光輝下,壇下之人視野迷離,唐王府便能將“劍內乾坤”很好的掩藏起來。


  郭旭揚那雙如墨玉般的眸子盯著上空環繞著假龍瀛劍的淡綠色水流,心道:“此前雖聽榕兒提及,卻未能親見。此番得觀全貌,卻是驚歎不已。此等有悖天地大道之景象,我與榕兒亦是百思不得其解。觀此情形,在座之人想必對唐王府的這柄劍已信七八成了。”


  郭旭揚暗道:“史之浩渺,如灼灼奇景倒現江海。東流靜心覓良機,造勢掀浪振民意。和合之道,源於一個‘仁’字;天下之局,不過一個‘惑’字。”他心中感慨,輕輕地搖了搖頭。


  惑民心、奮民意是無數居高位者慣用的手段之一。郭旭揚此前一直未深入各路番王諸侯,隻因不願加重各方勢力“惑”字的分量。他這數年來背負木劍獨自麵對這腥風血雨的江湖,如今一些端倪終於漸漸地浮出水麵,他定是要逆流而上去逐一破解。當初他從一開始便毅然決然地踏入這盤“生死局”,棋盤似無窮盡,唯有“心”才是指引他一路前行的明燈。


  郭旭揚正自思緒萬千,人叢中的躁亂之音卻越來越大。


  “看來唐王果真是‘龍瀛劍’之主!所謂‘得龍瀛劍者可得天下’!大唐兵強馬壯,且以仁德治國,我杜伏威第一個服氣!”在眾多驚異、猜忌、讚歎與豔羨之聲中,一個聲音搶先呼出。


  眾人忙向那說話之人望去。隻見那人約摸三四十歲的光景,四四方方的國字臉上,留著濃密的絡腮胡。


  李世民暗自竊喜,心道:“原來是‘江淮楚王’杜伏威。全仗劉叔連日來對其誘以權政、曉以利害,才使得他願對我大唐結交示好。如今他當著眾人的麵表明態度,則‘知世王府’、‘西涼王府’和‘淨秦王府’三方或可能會效仿。這杜伏威倒是幫了本王一個大忙!”


  果然,壇下人海之中,氛圍因杜伏威那短短的幾句話,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少人先前還在大呼小叫,此時卻暗暗觀察著他人的動向,籌謀著自己的計劃。


  李世民也真是料事如神。繼杜伏威之後,“知世王府”派出的將領也跟著喊了出來:“唐王府擁良將雄兵,現龍瀛在手,如有神助!”


  “西涼王府”此次前來觀劍的正是領地之主——西涼王李軌。此人暗地裏正與梁師都、朱燦及劉武周,勾結突厥,欲謀取唐王府的疆域,此時卻又當眾大呼出聲:“兄長乃天命所歸,弟甚喜之!”雖說李軌暗裏地正在謀劃著背後捅唐王府的刀子,然明麵上他卻是李淵的“義弟”。


  反正說兩句好話又不會掉兩塊肉,多方討好結盟才能立與不敗之地——李軌心中如此盤算著。


  “宋義王”孟海公見有不少番王幫派或明或暗地倒向唐王府,他擔心若不及時製止,自己日後的統一大業將會阻隔重重。他趕忙說道:“江淮楚王、西涼王,你二位方才所言,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那二人異口同聲,冷冷地道。


  孟海公冷笑一聲,提氣說道:“各位好漢,想必眾位均知曉,此前隋朝之帝位,原是由隋恭帝所即!”他冷眼環視眾人,複道:“然唐王李淵卻‘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先,使毒計篡逆幼主之位在後!諸位且說說,這李淵是否不忠不仁不義之徒?”


  李世民怒不可遏,大喝道:“宋義王,你休要胡言亂語、顛倒是非!隋恭帝深知天意在唐,故而順應天命,禪位於我皇。我大唐乃泱泱大國,豈容你隨意汙蔑?”


  各路人馬尚在做口舌之戰,猛地,一人至高壇後方破壇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向那賞劍台衝去!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然一切卻又在意料之中!


  黃伊榕及李世民隨即轉身飛掠,搶先一步抵達高台。黃伊榕將“假龍瀛”握於手中,李世民擊掌三聲將四方盛水的玉樽徐徐降至壇底。


  因黃伊榕的武功高於李世民許多,故而她作為護劍之人更為適宜。且不管這柄劍是否隻是臨時打造的假劍,然假作真時真亦假,如今戲已做足,那麽,唐王府說它是“真龍瀛”,它便是“真龍瀛”!黃伊榕自會將它當作真劍一般牢牢看護,且劍內暗藏她的絕世神兵“涅冰刀”,她當然不可能讓別人將它奪去。


  那六十名舞者原本跪在劍台之下,念誦那首有關“龍瀛劍”的“無名詩”,然就在那躥上高壇的身影出現的一刹那,那六十人立刻彈起身來。位列第一排的六人同時搶上,男子持劍、女子執簫,劍簫齊出,幻化不同的出招方位,向那人快如閃電地攻出三十六招!

  **隋唐時期的聲控係統和俄羅斯套娃可還行~

  PS:今天是520,吃了一天的狗糧嚶嚶嚶~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