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吐蕃使臣
();
“啟稟陛下!吐蕃遣使求見!”大臣在開會的時候,向李承乾提起吐蕃使臣的事情。
“宣!”李承乾道。
“宣,吐蕃使臣覲見!”王泉上前喊道。
“宣,吐蕃使臣覲見!”殿外宦官將話傳遞出去,吐蕃使臣聽到召喚他的時候,便跟著宦官來到宣政殿,覲見大唐皇帝李承乾。
“外臣拜見大唐皇帝陛下!”吐蕃使臣行禮道。
“免禮平身!吐蕃使臣千裏迢迢來我長安,所為何事?”李承乾道。
“啟稟大唐皇帝陛下!我奉讚普之命,前來長安拜見,請求大唐能夠允許我吐蕃和吐穀渾和好,並且為了表示吐蕃和吐穀渾的友好。”
“希望大唐皇帝能夠準許我吐蕃在河源赤水一帶進行放牧,我吐蕃為了表示誠意,願意和吐穀渾和親。”吐蕃使臣道。
他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和吐穀渾和好,也不是來和什麽親的,主要還是希望唐朝能夠承認吐蕃兼並吐穀渾。
“赤水本就是吐穀渾之地,與你吐蕃何幹?豈容你吐蕃在赤水放牧,你這樣鳩占鵲巢未免太過不合適,你吐蕃所請,朕不允!”李承乾道,他自然不會同意吐蕃的請求。
“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隻是希望能夠與吐穀渾和平相處,難道大唐皇帝想要看到狼煙四起,吐蕃和吐穀渾爭鬥下去嗎?”吐蕃使臣道。
這種鬼話也能的出來,誰會相信你們吐蕃人的鬼話,你要是愛護和平,又怎麽可能吞並吐穀渾。
吐蕃人真當所有人都是傻子不成?
“你們既然想要和平相處,就請從吐穀渾撤兵回你們吐蕃去,將侵占吐穀渾的領地歸還給吐穀渾,而不是跑到人家的地盤上放牧。”李承乾道。
吐蕃使臣啞口無言,要他們吐蕃撤離吐穀渾,將侵占的部分吐穀渾歸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吐蕃這次出使大唐為的就是希望大唐能夠默認他們占領吐穀渾。
即便不答應也沒有關係,吐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撤回吐蕃去,而是會繼續和吐穀渾死磕到底。
這次出使大唐,無非就是來試探大唐皇帝的態度。
“我吐蕃是帶著誠意來,希望大唐皇帝能夠幫忙調和吐蕃和吐穀渾的關係,我吐蕃願意下嫁一位公主給吐穀渾的王子,永結百年之好。”
“我吐蕃也不需要吐穀渾給什麽聘禮,隻需要吐穀渾能夠讓我吐蕃人在赤水一帶放牧即可,而且,我吐蕃願意給豐厚的嫁妝。”吐蕃使臣道。
“如此鬼話連篇,你覺的下人會信嗎?換成你你會信嗎?”李承乾質問道。
“我信,我吐蕃是言而有信之邦!斷然做不出背信棄義之事。”吐蕃使者道。
隻要能夠完成任務,怎麽都行,反正上嘴唇碰下嘴唇,話還不是任由自己。
李承乾差點氣樂了!吐蕃已經厚顏無恥到鬼話連篇張嘴就連,而且還是臉不紅心不跳。
“無論你什麽朕都不會答應,奉勸你們一句,吐穀渾是我大唐的附屬國,念在吐蕃是我大唐的姻親,這次侵擾吐穀渾,大唐就不追究了。”
“但你們要立刻撤離吐穀渾,返回邏娑去,否則,我大唐將出兵幫助吐穀渾維護安定,你可以退下了!”李承乾道,多一句廢話都不想和吐蕃使臣。
“我一定會將大唐皇帝的話,原封不動的帶回給我的大論,告辭!”吐蕃使臣罷,行禮退了下去,他知道多無疑。
“諸位愛卿,對於吐蕃和吐穀渾之事,你們有什麽看法?”等吐蕃使臣離開之後,李承乾問道。
“啟稟陛下!以大唐如今的情況來看,臣以為不宜和吐蕃發生衝突,一切以和為貴。”一名大臣出列行禮道。
現在的唐朝一邊要努力的平定叛亂,一邊又在加快討伐高句麗的步伐,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吐蕃和吐穀渾的事情。
“那依愛卿之間,我們應該怎麽辦?”李承乾問道。
“臣覺得我們可以派出使臣,代表吐穀渾與吐蕃和談,希望吐蕃能夠停止兵戈,不再侵擾吐穀渾。”大臣道。
“那你打算怎麽和談?”李承乾再次問道。
“臣以為,可以將被吐蕃侵占的土地讓給吐蕃,以此換來和平。”大臣道。
大臣覺得這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和吐蕃和談,將吐穀渾被侵占的土地割讓給吐蕃算了,反正不是自己的。
“簡直荒謬!朕從未聽過被強盜打劫了,搶了你的東西,你還要雙手奉上,陪笑臉的。”
“吐蕃狼子野心早已經是昭然若揭,你真以為和談就能解決吐蕃和吐穀渾之間紛爭,簡直異想開。”
“吐蕃要吞並吐穀渾之決心從未動搖,一旦做出任何妥協,他便會得寸進尺,慢慢的蠶食,直到徹底吞並吐穀渾為止。”李承乾道。
大臣無話可!隻好退了回去。
“朕接到漠北的急報!你可知這急報中了什麽?”李承乾問道。
“陛下!漠北難道又出什麽事了?而且此事還跟吐蕃有關?”中書令李恪問道。
“前年十二月弓月部和疏勒部反叛,弓月部進攻於闐,朕命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出兵救援。”
“本以為高賢能夠很快就平定弓月部和疏勒部的叛亂,可誰曾想,高賢卻派人送來急報,弓月部和疏勒部勾結吐蕃一同入侵於闐。”李承乾道。
眾人聞言皆是大驚!他們沒有想到這裏麵居然還有吐蕃參與。
“陛下!臣以為此時應該立刻派兵增援於闐,於闐乃安西四鎮之一,其作用重大,不容有失。”兵部侍郎出列行禮道。
“朕也有此意,上官儀擬詔,命西州都督崔之辯,左武衛將軍曹繼叔二人領兵,即可前去救援於闐,不得有誤,萬不可讓於闐落入吐蕃之手。”李承乾道。
“臣領旨!”上官儀出列行禮道。
“退朝!”李承乾起身離開宣政殿,大臣們恭送他離開。
開完上班會議之後,大臣們離開宣政殿,各自返回自己的辦公場所,處理公務。
上官儀草擬完詔書之後,經三省官員確認無誤之後,送到李承乾麵前,由他畫敕蓋印,然後執行下去。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唐帝李承乾》,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