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安排

  “你明日去大理寺跟隨狄仁傑學習學習,也好積累些經驗。”李承乾道。


  “諾!”李厥應道。


  “先帝曾經對大臣們這麽評價過朕,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


  “狄仁傑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濟世安邦之能人,你跟著他學習,總能學到有用的東西。”李承乾道。


  “兒臣明白了!”李厥應道,心裏卻在揣摩李承乾這麽做的用意,是打算將來立他為太子,並給他找個能臣輔佐他?


  “行了!你先回去,你已經十四了,不適合再待在宮裏,朕會讓人在宮外給你建一處宅子,做你的寧王府。”李承乾道。


  “謝父皇!兒臣告退!”李厥罷,便退了出去。


  “讓工部給寧王選個好地方建王府,順便再讓人去大理寺跟狄仁傑打個招呼。”李厥走後,李承乾對王泉道。


  “奴婢這就差人去辦!”王泉道。


  “順便去衡山王府,將衡山王李象叫來見朕。”李承乾道。


  “諾!”王泉領命,立刻派人去通知工部和狄仁傑,將李象叫來宮中見李承乾。


  在這段時間裏,李承乾收到朝中大臣遞上來的折子,大臣們知道李承乾不想提立太子的事。


  除了一些死腦筋依舊上表請求立李厥為太子外,其他人都在轉移話題,紛紛上表請求李承乾下詔,讓李象去自己的封地待著。


  這是變相的逼迫李承乾立李厥為太子,李承乾自然不會同意。


  李承乾於是回複,不論是李象和李厥都是藩王,按照慣例都應該去自己的封地。


  沒有理由隻讓李象一人回封地就藩的道理,要去封地就兩個人一同去封地就藩,要留就兩個人一起留在長安。


  大臣們自然不敢示弱,各種各樣的招式層出不窮,不過都被李承乾給見招拆招給擋了回去。


  “大家!衡山王殿下到!”宦官來到李承乾麵前行禮道。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折子道:“來了!人呢?”


  “在殿外侯著。”宦官道。


  “還不快讓衡山王進來。”李承乾道。


  “諾!”宦官領命急忙退了出去,請衡山王李象進來見駕。


  “兒臣李象參見父皇!”李象走了進來向李承乾行禮道。


  李象比李厥打了四歲,今年剛好十八歲,要不是李二駕崩,他都已經結婚生子了!現在他都當爺爺的人了!


  三年喪葬之期就要過去,看著眼前的十八歲夥子,李承乾打算到時候挑選個良辰吉日,把這個婚事給他辦了!

  “免禮平身,賜座!”李承乾道。


  “謝父皇!”李象謝恩起身,自有宦官給他搬來凳子讓他坐。


  “朕今日召你前來,是想要問問你,關於立太子一事,你又何看法?”李承乾問道。


  “兒臣沒有看法,一切全憑父皇定奪。”李象道。


  對於太子之位,他能有什麽想法,即便有條件也不允許他有任何的想法。


  他的生母不過是個奴婢出身,他是一個奴婢所生,出身並不高貴,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當這個太子。


  “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當太子?就真的沒有一點想法?”李承乾問道。

  “不瞞父皇!兒臣確實對太子之位有點想法,兒臣知道這不是兒臣應該妄想的事情。”


  “這當太子不是兒臣應該考慮的事情,父皇心中早有決斷,兒臣不敢妄加猜測。”


  “難道你心裏就一點都不怨恨?”李承乾問道。


  “父皇要是讓兒臣當太子,兒臣便欣然接受,父皇要是不讓我當太子,兒臣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兒臣不想讓父皇為難。”李象道。


  他心裏清楚,自己出身不夠高貴,在朝中又沒有勢力,要是不知死活的去爭太子的話,他隻會死的很慘。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從明日開始你便到戶部去任職,也好積攢些從政經驗,朕會派人通知戶部尚書,你先退下吧!”李承乾道。


  “兒臣告退!”李象起身告辭離去。


  “王泉,你朕應該立誰為太子?”


  “按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朕理應選李厥為朕的太子。”


  “你,李厥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太子?”李承乾問道。


  “大家!奴婢不敢妄言!”王泉嚇的跪倒在地,瑟瑟發抖,他不過是一個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他沒有資格非議立儲的話題。


  這不是他一個宦官應該做的事情,什麽事情應該做,什麽事情不應該做,他心裏掂量的清楚。


  立儲一事,就不是他應該參與的事情。


  要是他膽敢非議立儲,他相信明他將橫屍街頭。


  “行了!朕不過是隨便,你不必害怕成這樣,退下吧!朕要一個人靜靜。”李承乾道。


  “諾!”王泉聽後如蒙大赦,急忙起身離去。


  關於李承乾讓李厥和李象分別去大理寺和戶部,大臣們對此事議論紛紛。


  都覺得李承乾這是打算在兩位皇子挑選一位成為未來的太子,紛紛猜測到底誰會成為太子。


  於是,大臣們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紛紛選擇自己心目中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選,在暗中觀察,現在是他們開始選擇站隊的時候。


  站隊了隊伍,將來他們的家族就能夠繼續榮華富貴,要是站錯了隊伍,他們將失去一切,所以,他們必須慎重考慮。


  隨著一句先帝曾經對大臣們這麽評價過朕,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流傳出來後。


  大臣們改變了以往的態度,都覺得李承乾其實就是想立李厥為太子,李象不過李承乾給李厥的一種壓力。


  李承乾一直在觀察李厥和李象的表現,在這期間他還傳喚他們過來,考驗一下最近到底學到了什麽。


  七月二十二日,李承乾在兩儀殿內分別召見了李厥和李象,詢問他們最近的情況。


  李承乾還召見了已故申國公高士廉之子,戶部尚書高履行詢問人口的問題。


  “去年大唐增加了多少戶數人口?”李承乾問道。


  “啟稟陛下!去年戶數增加到了十五萬戶。”高履行答道。


  “噢!那隋朝有多少戶數,今年我大唐又有多少戶數?”李承乾問道。


  “隋朝開皇年間,有八百七十萬戶,到了隋大業年間,增加到九百零七萬戶數,而本朝現有三百八十萬戶數。”高履行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