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議立太子
想了許久,李承乾也沒有想出好的解決方案來,便不再去想這件事情。
“傳詔,晉升左領軍將軍趙孝祖為左領軍大將軍、上柱國,賜爵汶川男。”
“罷郎州都督府,在戎州置戎州都督府,由趙孝祖擔任戎州都督一職,讓他時刻監視雲彩之南的情況。”李承乾道。
“諾!”王泉領命退下,前往中書省傳詔。
……
“聖人,臣有本啟奏!”早朝剛剛開始,李承乾剛坐在禦座上,重新回到長安的褚遂良便站了出來道。
“褚卿所奏何事?”李承乾問道。
“為了我大唐江山社稷,千秋永固,為長遠之計,臣請聖人早立太子,以安民心,延續江山萬載。”褚遂良行禮道。
李承乾眉頭一皺,他沒有想到褚遂良回到長安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要他立太子。
太子是帝國的儲君,是皇帝指定和重點栽培的繼承人,是未來的皇帝。
同樣,也會成為現任皇帝的頭號潛在威脅。
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機製的東宮。
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製度,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太子諸率”。
而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嬪一樣,擁有正式的封號。
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而且相當的敏感。
一方麵,皇帝需要有繼承人,但繼承人的存在又會對皇權構成一定威脅。由於皇太子有極大權力,所以往往會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
太子的確立從某種程度來講,又能夠起到穩定朝臣和百姓的心,又能夠防止同室操戈。
一旦皇帝出現了意外而導致暴斃,太子便能夠順利的繼承皇位,帝國也不會出現什麽混亂。
要是沒有太子的話,皇帝出了意外,各皇子之間就會為了皇位爭的頭破血流,江山就不會穩固,人心就會思變,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江山毀滅。
立太子還可以讓他監國,這樣一來,皇帝就有了出去浪的機會。
所以,立太子有他的好處和壞處。
“諸位愛卿對於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李承乾道。
“臣以為太子當立,自我大唐開國以來,高祖立隱太子建成,先帝立聖人為太子。”
“先帝登基便在同年冊立太子,聖人以八歲之齡被立為太子,如今皇子已經年長,聖人繼位也有三年,是時候確立儲君之位。”長孫衝接收到長孫無忌的暗示,出列行禮道。
“聖人,太子乃大唐國本,是大唐的根基、基礎,正人心以立國本,活民命以壽國脈,太子不得不立,為長遠計,聖人當早做決斷。”禮部尚書出列。
“臣等叩請聖人立太子以正人心。”又有大臣出列行禮請求冊立太子。
“臣等附議!”又有一幫大臣出列請立太子。
李承乾看著跪在大殿上的大臣,沒有立即做出答複,而是陷入沉思。
對於立太子來,李承乾也曾經想過,隻是他想要再觀察一下諸子當中誰更合適當太子。
太子一旦冊立,為了防止兄弟相殘,其他皇子就會在被封王之後,被打發去封地。
皇帝就會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培養太子的身上。
可這樣一來,一旦太子勢力過大,就會威脅到他的皇位和皇權,免不了父子刀兵相向。
以先帝在玄武門之變中,開了個不好頭來看,太子勢力一旦強大,就容易向太宗皇帝學習,也搞個政變上台。
如果留幾個皇子在身邊,培養他們的勢力,與太子勢力抗衡,以達到一種平衡,以期能夠更好的掌控江山,防止大權旁落,維持自己的皇權。
這樣做的後果便是,一旦失控,結果更加嚴重,這也是李承乾不願接受的。
如果,過分限製太子的勢力發展,又擔心他將來鎮不住局麵,容易出現權臣把持朝政的局麵。
對於李承乾來,這是兩難的局麵。
“太子是我大唐的國本,朕也有心冊立太子,隻是不知立哪位皇子為好,這才猶豫不決,既然今日眾卿提出,那就看,應該冊立誰為太子。”李承乾道。
既然避不開這個話題,那就幹脆大方的出來。
“聖人!”這些終於輪到長孫無忌出麵話了,“自古以來,宗法製度便明確,向來都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自然當立皇後所處的嫡長子李厥為太子。”
按照宗法製度來,李厥是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他的生母是皇後,他又是皇後生的第一個兒子。
李象雖然是李承乾的長子,但他不過是皇帝和一個婢女所生,是庶長子。
從出身來講,李象不是皇後所出的嫡子,生母更是身份卑微的女婢,完全不符合宗法製度的條件。
可以,李象的先決條件已經注定了他這輩子和皇位沒有緣分,就連李素節都比他李象更有資格繼承皇位。
誰讓人家李素節的生母是出身名門的蕭貴妃。
要是真的立了他們為太子,不就等於讓世家門閥有了再次興旺的機會,這當然是不行的。
“司空對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李承乾問李績。
“冊立太子一事雖是朝廷大事,但同樣也是陛下的家世,臣不敢非議,還請陛下決斷。”李績出列行禮道。
“太尉的有理!”李承乾開口道。大臣聞言皆是大喜!不料李承乾話音一轉。
“但是,冊立太子茲事體大,李厥是否能夠擔負起儲君之位,朕還需要考驗一番才能決斷。”
既然陷入兩難之地,那幹脆就再拖個三年五載再,正好以考察為名反駁所有人。
大臣們是聽出來了,皇帝這是不想冊立太子,這怎麽能行。
“聖人……”褚遂良急忙開口。
“行了!此事朕意已決,眾卿無需多言!”李承乾打斷褚遂良道。
立太子的事情不是他們能夠插手的大事,做為臣子就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應該知道什麽應該做,什麽不該做。
什麽時候開始大臣有權利非議立太子的事情,嶽飛就是因為非議太子之事,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的。
見皇帝不高興的離去,眾人也識趣的不再這個問題上多什麽。
明麵上不什麽,暗地裏可就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