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討伐龜茲國
“傳朕詔令!命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使持節,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以及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行軍副總管出兵討伐龜茲。”
“並詔令鐵勒族十三州,以及突厥、吐蕃和吐穀渾共同出兵攻打龜茲國。”李二直接下詔。
三省立刻將詔書擬好,並在詔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再交由李二簽字,一套流程下來,詔書正式生效。
貞觀二十一年,昆丘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和昆丘道行軍副大總管契苾何力和郭孝恪率領唐軍和突厥、吐蕃、鐵勒、吐穀渾聯軍十餘萬騎兵討伐龜茲。
龜茲國都城外旌旗遍布,黑壓壓一片,望不到邊際。
阿史那社爾立於軍中,望著遠處的龜茲都城,大手一揮道:“開始吧!”
“進攻!”傳令兵在大軍中來回穿梭,將進攻的命令傳達給十餘萬大軍。
前軍率先發動進攻,箭矢如同狂風暴雨一般,朝著龜茲都城傾瀉而去。
隨著急促的戰鼓聲響起,聯軍對龜茲都城發動猛烈的進攻,由於雙方力量懸殊,又加上龜茲內部親唐勢力的幫助下,大唐聯軍很快便攻破了龜茲都城。
龜茲都城,王宮中,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和龜茲國相那利正準備向西突厥求援。
他們估計,憑借都城的防守,雖然兵力不如唐軍,但是唐軍向攻破都城,沒有給五六,根本不可能攻破都城。
在這五六的時間裏,足夠他們將西突厥的援軍請來,到時候,有了西突厥援軍,便可以擊退唐軍,龜茲也就避免了亡國。
夢想總是美好,現實確實很殘酷!還沒等他們夢想成真,都城便被大唐、鐵勒、突厥、吐蕃和吐穀渾聯軍攻破。
“國王,國王,不好了!都城被唐軍攻破,唐軍已經殺進來了!”一名侍衛跌跌撞撞跑進來,驚慌失措道。
龜茲王訶黎布失畢當即大驚失色,他正在和龜茲國相那利商議向突厥可汗車鼻可汗求援。
還沒等他們請來西突厥援軍,唐軍就攻破了都城的防守,唐軍未免也太厲害了!
畢竟,他能夠坐上國王的位置,還是車鼻可汗在暗中相助,沒有車鼻可汗的話,訶黎布失畢根本沒有機會坐上國王的位子。
車鼻可汗雖然表麵上答應割讓五國領地作為迎娶大唐公主的聘禮,實際上卻在暗中向這五國滲透自己的勢力。
表麵上龜茲等五國是大唐的領地,實際上卻暗地裏掌握在車鼻可汗的手裏。
車鼻可汗的如意算盤打的可是真好!真當大唐王朝人都是傻子不成!
“你什麽?怎麽可能!這才多長時間,唐軍就攻進來了!”訶黎布失畢一個箭步竄了上前,一把捉住侍衛驚恐道。
“千真萬確!唐軍已經朝王宮殺來了!”侍衛驚恐道。
外麵唐軍已經鋪蓋地殺了過來,很快便會殺到王宮。
“唐軍是怎麽攻破都城?”那利急忙問道。
雖然唐軍強大,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向都城,但他不認為唐軍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攻破都城的防守。
這裏麵肯定有他們沒有想到的原因,這才是唐軍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攻破都城的原因。
“是摩訶帶人打開了城門,並突襲守城軍士,唐軍這才攻破都城。”侍衛道。
訶黎布失畢大怒,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暗通唐朝,壞他大事,致使龜茲亡國。
訶黎布失畢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現在就殺了這幫背叛他的叛徒,隻是現在並不是時候。
在他們話的功夫,王宮外已經響起一片喊殺聲,聲音越來越近,很快便會殺到這裏來。
“國王,還是快跑吧!趁現在唐軍還沒有殺入王宮,現在突圍出去,還來得及,再晚就來不及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能夠順利逃脫,便能向西突厥請來援軍,我們便還有複國的機會。”國相那利道。
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再不走恐怕他們都要交代在這裏,到時候,連命都沒了,還怎麽手刃叛徒。
“走!”訶黎布失畢大吼一聲,帶著侍衛和國相那利一起殺出重圍,向西突厥的方向逃去。
隻要能夠跑到西突厥的勢力範圍,他們就還有希望。
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和兩位副行軍大總管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人走進龜茲王宮。
一名軍士急匆匆的跑來稟報道:“啟稟大總管,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和龜茲國相那利,率領輕騎殺出重圍,已經向西逃竄。”
“看來龜茲王訶黎布失畢是打算逃到西突厥人那裏去,甚至還有可能引西突厥的兵馬卷土重來。”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道。
“大總管,前萬不能讓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和龜茲國相那利跑了,那樣的話,我們無法向陛下交差。”安西都護郭孝恪道。
這次大唐出兵是為滅了龜茲國,這龜茲王要是沒有捉住,又怎麽能夠算得上是滅亡龜茲。
隻要龜茲王訶黎布失畢還在,他便能夠借助西突厥的實力,卷土重來。
一旦唐軍撤退,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便能夠在西突厥的扶持下,重新建國。
那麽,這次出兵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一旦龜茲複國,大唐便需要再次出兵。
周而複始也隻是疲於奔命罷了,龜茲就會像一根刺一樣,一直紮在這裏。
“自然是不能讓他們給跑了!昆丘道行軍副大總管、安西都護郭孝銘聽令!”阿史那社爾道。
“末將在!”郭孝恪出列,抱拳一禮道。
“命你率領所部數千人留守龜茲都城,安撫龜茲百姓和看押戰俘!”阿史那社爾道。
“末將領命!”郭孝恪抱拳道。
在阿史那社爾看來,現在龜茲都城已破,城中反抗勢力已經被鎮壓消滅,已經沒有任何威脅。
郭孝恪又是一員久經沙場的猛將,讓他率領所部數千兵馬守住龜茲都城,簡直綽綽有餘。
便讓郭孝恪留下來安撫民眾,畢竟,他和契苾何力都對內政不熟悉,而郭孝恪好歹做了這麽多年的安西都護。
對於治理民生,他們當中沒有人會比郭孝恪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