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主將人選
李二思量再三,覺得李承乾的話,並沒有什麽不妥,這才同意李承乾的話有道理。
“太子所言!甚合真意,就依太子所言派偏師進入高句麗,以侵擾高句麗為主。”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此十六字真言,字字珠璣,以此來擾亂高句麗,我大唐滅高句麗指日可待。”
“眾位愛卿!不知對此事意下如何?或者對太子的諫言有什麽意見!”李二問道。
“太子之言!臣無異議!”長孫無忌第一個表態。
“臣附議!”晉王李治、房玄齡、馬周、楊師道、尉遲敬德、程咬金緊跟其後,站了出來表態道。
“臣等附議!”剩餘大臣見幾位大佬都不反對,於是也都站了出來同意,紛紛附和。
哪怕此時有人心裏有其他想法,這個時候也不敢出來,大家都識趣的附和同意。
李二很是高興,李承乾越是表現的出色,李二便覺得臉上有光,心裏更加對太子滿意。
“這計策是有了!可誰去合適?還需要再議議!”長孫無忌道,選將十分重要。
“輔機可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諸位要是心中有什麽合適的人選,也不妨出來,讓朕看看。”李二道。
“臣以為虢國公、左領軍大將軍張士貴合適,特推薦虢國公張士貴。”長孫無忌舉薦張士貴。
張士貴是唐朝的一代名將,更是李二信任的人,並非後世話本裏的那樣,是個妒賢嫉能,迫害忠良,甚至謀反的卑鄙無恥的人。
張士貴是大唐的名將,為了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玄武門之變後,張士貴更加的李二信任。
自李二登基為帝後,詔令張士貴為“玄武門長上”,這是為了防止再次上演玄武門之變。
不久後李二又讓張士貴擔任左屯衛將軍,還委北軍任之,這可是相當於禁衛軍司令的職位。
這足以看出李二對張士貴的信賴和器重。
“父皇!兒臣以為不妥!”李承乾出列行禮道。
“太子!虢國公張士貴乃大唐忠臣,為大唐屢次建功,更是隨陛下遠征過高句麗,此次由他率領偏師襲擾高句麗最為合適。”長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這麽也不是沒有道理,張士貴畢竟跟李二打過高句麗,對那裏的地形十分了解。
讓張士貴領偏師遠征高句麗,李二心裏是不願意,畢竟,守衛玄武門的重要性李二比誰都清楚,由張士貴來守衛玄武門,李二才能睡得安穩。
“虢國公張士貴如今年事已高,兒臣擔心他難以來回奔波,更何況,守衛玄武門之事十分重要,非陛下信任之人,不足以擔此重任。”
“守衛玄武門,統率北衙禁軍除虢國公張士貴外,還有誰能當此重任。”
“再,隨陛下遠征高句麗的將領並非虢國公一人,又何必讓虢國公來回奔波。”李承乾道。
除了擔心張士貴年紀大了,一個不好甚至還有可能死在半路上外,李承乾其實是打算派自己東宮的武將去幹這件事情。
一來可以曆練他們,二來可以讓他們在軍中樹立威望,有利於將來李承乾掌控大唐的軍隊。
太子爺這次可是藏著私心,一心想著給自己人曆練的機會和撈好處。
長孫無忌被李承乾這麽一,一時啞口無言,不管怎麽,人家的很對。
還真沒有比張士貴這個禁軍首領,更合適守衛玄武門的人了。
“太子所言甚是,遠征過高句麗的將領不少,又不是非要張士貴不可!”
“即便沒有跟隨朕遠征遼東,憑我大唐泱泱大國,人才濟濟,還怕沒有將領能夠勝任。”李二道。
此李二心裏已經有了人選,他覺得這幾個人相當合適,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以及現任太子詹事、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績。
李二打算讓他們二人為主帥,各領一支偏師深入高句麗進行襲擾,讓高句麗不得安寧。
他們兩個跟隨自己遠征高句麗,對高句麗的地理山川河流等,都十分熟悉。
讓他們兩個去最合適不過了!沒有誰會比這兩個家夥更加合適。
“牛進達、李績!”李二直接點了二人的將。
牛進達和李績明白,皇帝這是打算讓他們去襲擾高句麗,於是立刻站了出來。
“臣在!”二人異口同聲道。
“詔令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左武侯將軍李海岸副之,發兵萬餘人,乘樓船從萊州渡海到高句麗境內。”李二道。
“臣牛進達領旨!”牛進達道。
“詔令太子詹事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為副之,領兵三千,與營州都督府兵會合從新城道進入高麗。”李二又下了一道詔令。
“臣遵旨!”李績急忙行禮道。
兩路的正副主將已經挑選完畢,李二也就放心了,有他們兩人在,李二便可以高枕無憂。
這兩路兵馬都是選配的習水性善於水戰的士兵。
李承乾也趁機向李二舉薦薛仁貴,這次李承乾讓薛仁貴前去朝鮮半島,其實還有另外的目的。
李二另外讓人起草一份詔書,命令新羅和百濟配合牛進達和李績等人對高句麗進行襲擾。
新羅和百濟跟高句麗是世仇,自然希望能夠借助大唐的力量來消滅高句麗。
這樣新羅和百濟便有機會吞並高句麗的領土。
從三足鼎立的局麵轉變成平分下的局麵。
“眾愛卿可還有事要奏?”李二禮貌性的問了一句。
見大家不回答,王元這才上前喊了一句經典台詞:“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唐朝!”等了片刻,還是不見有人站出來,便可以宣布會議結束!
“恭送陛下!”大臣們急忙跪拜在地,大聲喊道。
在大臣們的恭送聲中,李二起身離開太極殿,早朝正式結束。
等皇帝走後,這些人才可以起來,走出太極殿,各自回各自的辦公地點辦公。
一個月以後,準備妥當的牛進達和李績等人,按照製定好的路線,向高句麗腹地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