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最強帝王養成係統> 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

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

  時間到了永初九年秋,南亞軍區西進的隊伍傳來特大的喜訊——隨軍的石化公司技術人員已經在新占領的土地上發現了特大的油田,儲量特別的驚人,而且石油的質量特別的好,開采很容易,比關外油田開采要容易得多。


  他們發現油田的地方,離大海並不遠,走海路運輸也方便。


  那裏石油的儲量極為驚人,石化公司收到消息之後已經調動了大量的設備趕往那裏開始建設,準備著開采石油。


  而大漢帝國幾個大型船塢對於專門用來運輸石油的油輪建造,也已經到了快要完成的階段。


  油輪建造技術,方浩在裏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極大的提升了研究製造的速度。


  石油就是工業發展的生命線,在內地石油產量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情況下,從那些超大油田運輸石油過來進行煉化生產,也成了緊迫的任務。


  國內幾個臨海城市,都加大了對化工廠的投入建設。


  在發現超大油田的這個消息刊登在大漢日報之上後,朝廷的內閣也很快就通過了一個法案,是關於交通的法案,提出駕駛私家車,必須要獲得朝廷頒發的駕駛證還可以上路,否則就會進行拘留和罰款,造成交通事故的,還會判刑。


  朝廷並沒有立法禁止過私家車的銷售,但是,所有的車輛都由國營工廠掌握著,該分配給誰就分配給誰,從來就沒有在市場上銷售過,別人想要買也沒有途徑去買。


  現在提出這樣的法案,當然是為了以後私家車輛的上市銷售鋪平道路。


  交通問題會成為以後社會危害最大的問題,現在就必須要進行立法。


  同時,朝廷在每一個省城都開設了駕駛學校,現在可以進行報名。


  同時大漢日報上麵也刊登了一家私家車工廠產品即將下線,上市銷售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一些有錢階層的人沸騰了。


  開車,那可是比做馬做叫要牛得多的事情。


  那些年紀大的人也都還算了年輕人,誰不想有一台屬於自己的汽車呢?

  開著車在公路上風馳電掣,刮風下雨也不怕,一就可以跑上一兩千裏路,想去哪裏玩就去哪裏玩,那是多麽愉快的體驗?

  可是以前根本就沒有私家車可以購買,他們就算是有再多的錢也沒有辦法。


  現在朝廷放開私家車購買,讓他們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很多有錢人都湧向了駕駛學校,學著開車。


  當然有的人體驗過一下,然後看了厚厚的一本交通法則之後,就放棄了親自學車的打算,而讓家族裏麵聰明伶俐的年輕人去學,以後成為他們的司機。


  不是什麽人都適合學車的。


  私家車正式的上市銷售,是在永初十年的三月。


  不過在這之前,已經開始接受預定。


  因為現在的產能有限,又屬於壟斷行業,不是那麽的擔心賣不出去,一輛私家車的價格被抬得很高,達到了聳人聽聞的一萬五千塊一輛。


  一萬五千塊,就等於是一萬五千貫,可以購買幾百萬斤米,可以是非常奢侈的消費。

  但是,購買的人還是很多。


  想一想,這個世界的富裕階層花起錢來也是很大方的,以前方浩在關外的時候,生產出一塊玻璃鏡就可以賣出幾千貫的價格。


  花一萬多塊錢買一輛車,並沒有那麽的不可理喻。


  最主要的還是,土地收歸國有之後,很多的大地主都變成了有錢人。


  而那一波民間工業投資,又催生了很大一批有錢階層。


  有的人就靠著紡織業、製糖業這些相對落後的產業,已經賺取了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的家產。


  這裏麵衍生出來的新生資本家也不少。


  社會富裕了,一大群先富起來的人有著更奢侈的消費需求,一萬多塊錢對他們而言算不得什麽。


  這一萬多塊錢能夠買來方便,還買來尊貴,他們當然不會吝嗇。


  至少在目前而言,他們覺得花一萬多塊錢買一台車比花幾千甚至幾萬塊錢買一塊漂亮的石頭,要合算得多。


  車輛還沒有上市,就已經預定出去了幾千輛。


  等到上市之後,有一部分人先開了起來,使得更多的人眼紅,銷量更是大增。


  現在不隻是有私家車了,還開發出了私人遊艇,價格也非常的貴。


  不過,也有的是人來買單。


  以前的大地主家庭,錢太多了,又沒有好的土地可以購買時,要不就埋在地窖裏麵,要不就購買一些古董以及珠寶。


  現在社會發展,有了更多更好的東西,他們當然也會願意在這方麵掏錢出來。


  在南亞軍區的軍隊西進占領那大油田之後,沒有了石油能源上麵的危機,方浩也終於放開了私家車的限製。


  農用機械上麵,也加大了生產製造。


  隻不過那些農用機械都是提供給國營農場,農民並沒有能力購買那樣的機械。


  不是不允許他們購買,但是那個價格就將所有的農民都拒之門外。


  還是那句話,方浩更希望那些農民投入到工業之中,至少在目前相當一段時間裏麵,不會讓那些農民看到種地致富的前景,而是讓他們看到成為工人才能夠讓他們日子過得更好。


  塊地的耕種,本來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


  在這樣的引導之下,確實很多的農民都選擇了做工,不少找到了穩定工作的農民都搬離農村,成為了城鎮居民。


  還有一些沒有辦法離開農村的,也將離開農村的希望放到了他們的下一代身上,鼓勵他們好好的讀書,然後學習技術,成為工人,成為城鎮戶口,帶著全家脫離農村。


  現在城鎮化的建設速度很快,有著幹淨的街道,高聳的樓房,大型的商店,還有更好的醫院以及更好的學校。


  在城市裏麵生活,確實比在農村生活要幹淨很多。


  成為一個城裏人,已經是很多農民的願望。


  而在永初十年年底對下一個五年計劃做出規劃的時候,城鎮化建設,已經成為了地方官員升遷的重要指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