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最強帝王養成係統>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攬功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攬功

  兩百一十多萬斤鐵,朔州那邊倒也不是弄不過來,一州節度使,土皇帝一樣的人物,在各處都有著自己深厚的關係,從內地弄這麽一些鐵器過來並不是多大的問題。


  不過這是朔州交付給方浩的鐵器,並不是方浩交付給沙魯的鐵器,沙魯得不到這麽多鐵器。


  沙魯和方浩的約定,是將那個馬場得手之後,所有的馬二人平分,方浩照那些馬匹的價格支付給沙魯一半的鐵器就可以了。


  然後是俘獲的戎突人,幾個月後也轉移給沙魯。


  他們約定的馬匹平分,指的隻是馬場裏麵的馬,方浩從戰場上繳獲過來的馬肯定不能算在裏麵,那是他們用命拚過來的。


  所以,得扣除那一萬多匹戰馬。


  馬場裏獲得的馬,按照他們的清點,一共有成年馬二萬二千多匹,馬駒二萬三千多匹,可以換得的鐵器是一百六十萬斤左右。


  而雙方平方,則方浩需要給沙魯十萬斤鐵器。


  另外,沙魯在之前借給方浩兩千匹戰馬,需要支付十萬斤鐵器。


  加起來一共就是九十萬斤鐵器。


  方浩得到的是二百一十萬斤鐵器,扣掉這些,自己還可以得到一百二十萬斤鐵器。


  不得不,在這個世界,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會讓他的實力大幅度的增加。


  “現在在狼牙關那邊的商行,已經有了差不多一百萬斤的鐵器,你什麽時候要就去那邊跟商行的人一聲。”


  要離開的時候,陳朗對方浩道:


  “至於剩下的那些鐵器,我會親自去朔州一趟,等我重回狼牙關的時候,會給你弄過來,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


  這麽多馬匹,他當然要親自去一趟。


  而且還要和節帥一下方浩的表現。


  在方浩回來的第二下午,陳朗就帶著那幾萬匹馬走了,方浩親自率領一個營的人將那些馬給他送到狼牙關。


  一起送過去的,還有幾千顆戎突人的人頭。


  斬敵數千,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功勞,這些都是要上報給朝廷的。


  盧倫英知道方浩取得了這樣的戰果之後,震驚了很久,才對方浩道:“伯賢兄的眼光,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一眼就看出了你這個將才,這才多長的時間,就立下了如此戰功!”


  方浩很謙虛的道:“全靠節帥的栽培和總兵的支持,要不然我現在還隻是一個隊正。”


  這話的倒也不假,沒有朔州的栽培,給他虛報那樣的功勞,他都沒有資格成為先鋒營的指揮,現在還隻能以隊正的身份在邊關苦苦的熬資曆。


  不將那些在戰爭中得到了很多功勞的老兵們都熬走,他就別想有往上提拔的機會。


  盧倫英對他的這番表態比較滿意。


  同時,心下也暗歎立下了這樣的功勞,隻要不犯下站隊方麵的大錯誤,方浩以後的前途不會在他之下。


  也許這一次的功勞上報之後,關於方浩新的任命就下達了。


  從現在起,就不應該將他看作是自己的下屬,而是應該將他看作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人。


  方浩帶的那個營的人將馬匹和人頭送到狼牙關之後,又從絲路商行帶了一部分鐵器回去。方浩一個人留在這裏,要和盧倫英以及陳朗商討怎樣向朝廷匯報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必須是在節帥的運籌帷幄之下進行的。”


  首先,陳朗就定了這樣一個調子。


  這就是節度使要在這件事情上麵分潤一份功勞。


  這讓盧倫英眉頭跳了一下,但是臉色沒有什麽變化,微笑著道:“這是當然之理,我們都是節帥的人,做什麽都要受到節帥的節製。”


  心裏有一些不悅。


  如果他們定下的調子,這件事情是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發動的,取得這麽大的勝利,他這個指揮者,也會得到一份很大的功勞。


  可是現在陳朗想要將這份運籌帷幄的功勞攬到節度使頭上,自然會不高興。


  “節帥現在的位置已經到了武將的巔峰,本來是不需要這樣的功勞的,可是,這件事情必須要在節帥的命令之下進行才行。”


  陳朗料到盧倫英會不高興,向他解釋道:


  “雖然這一場行動取得了成功,還斬首數千人,是一件很大的功勞,可是如果是盧總兵你下的命令,恐怕朝廷裏麵會有人指責你擅起邊釁,這個罪名,盧總兵你還背不起,方將軍更加背不起,就算是節帥來攬下這件事情,也免不得要遭到人的n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


  盧倫英想了一想,陳朗得也確實有這個道理。


  擅起邊釁,從來都不是什麽好詞。


  引發邊界紛爭,就意味著有引發戰爭的風險而引發戰爭,就意味著朝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取得戰爭的勝利。


  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就可以將當年的國庫掏的一幹二淨。


  朝廷很多當官的都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國庫空虛就意味著他們可撈的油水變少了,這關係到切身利益,對此進行攻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陳朗所的節骨眼指的是什麽,盧倫英也明白還是關於朝廷想要設立大將軍的事情。


  如果盧倫英自己發動這麽一場行動,不定就會被一些人拿這個做把柄,指他擅起邊釁,甚至有可能把他擼下來,換上自己人,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節度使攬過去,就沒有那麽大的問題,因為節度使本來就有便宜行事之權,完全攬得下這件事情。


  當然,陳朗提出由節度使攬下這件事情,並不是為了給盧倫英或者方浩背鍋。


  這涉及到那幾萬匹馬的歸屬問題。


  雖然堯國朝廷對於戰場上繳獲的東西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按照慣例,誰繳獲的東西就由誰得到因為這是拿命換過來的。


  方浩獲得那麽多戰馬,他就有那個權力得到那些戰馬,也有那個權力自行處置那些戰馬。


  那麽問題就來了朝廷要是看上了那些戰馬,想要獲得一部分,方浩有什麽理由去拒絕?


  他自己用的上那麽多戰馬嗎?


  如果這場行動是由節度使發動的,那些戰馬就由節度使所有,他自己完全可以消化那麽多戰馬,也有那樣的底氣去拒絕朝廷的要求。


  不然,陳朗不會主動的來背這個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