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王黎看焚天,險些去黃泉
但是後來嬴宇發現王黎打量完自己上下身之後卻將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嬴宇的腰間。
這更加印證了嬴宇對之前自己的猜測。
這是嬴宇緊皺眉頭,恐怖避之不及,往鹹陽宮疾走。
但剛走過玩兩步時,王黎忽然間跑到嬴宇麵前說道:“五公子我的好大哥這,您那個可以拔出來讓我瞧瞧嗎?”
王黎眼睛裏閃著光好像對嬴宇腰間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似的。
此時由於心中1萬隻羊駝從來草原上飛馳而過。
“我去,這家夥還真是個gay,這可是在公共場合之下,他竟然讓我拿出來給他看看,真是個變態。”
這時王黎嬴宇更近的他要上前一步,可是嬴宇下意識的往後躲了一下。
王黎此時又開問道:“五公子你腰上的這個東西就是傳說中的焚天吧。”
“我聽說你拿這個武器在東海就剿滅了齊田的叛亂,而且隻用一件兵器就打的渡河宛騎兵將江水染塵了血水,更能將大海斬出一道縫隙,瞬間斬殺千人!”
“你簡直是大秦第一勇士,我對你的崇拜簡直快趕上我爺爺跟我父親了,這麽厲害的東西,求求你讓我就握一握,不,哪怕看一看也行啊!”
王黎眼神充滿了哀怨,就差跪到地上給給嬴宇磕響頭了。
此時嬴宇才順過氣來,他心想:“還以為讓我拔出什麽讓你看呢,原來是看我的焚天呀,你不早說我還以為你是個變態。”
“要不是咱倆關係好,我說不準一見就刺過去了,還等你逼近我。”
嬴宇也不好推脫,畢竟兩個人相識多年,又是好朋友,所以嬴宇並不好拒絕王黎的要求,於是便決定把焚天讓他看一看
王黎興奮的竟然跳了起來,然後向後退上兩步,緊接著眼睛再次盯向嬴宇的腰間,眼睛都不帶動一下的。
隻聽嬴宇腰間劍鞘與劍之間的摩擦響起的聲音,這時一點黑火竟順著劍鞘向外噴出。
不一會兒黑火竟幻化為黑氣,徐徐上升,竟然遮蔽了方圓一裏之內的陽光。
嬴宇也看出了劍的變化,畢竟第1次亮劍的時候,可沒有魔氣外泄這種事發生,就是一把普通的劍。
而焚天魔氣越來越大,是因為嬴宇拿這把劍殺的人越來越多的緣故。
不一會兒原本烈日高照的宮殿廣場被一團黑氣所籠罩,幾乎看不到太陽,而且周圍的氣氛也完全不同,有些郎衛竟然稱自己身體有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好像是進的冰天雪地一般。
但即便是如此,王黎還是興奮的控製不住自己的身體並叫喊著:“快趕緊拔出來,把劍拔到全部讓我看一看。”
王黎此時的麵貌似是入魔一般瘋瘋癲癲的。
嬴宇這是真想過去一腳把王黎踹倒在地上。
不過現在是在鹹陽宮門前大庭廣眾之下打一個郎衛的二把手,確實不太合時宜也有為他皇子的身份。
但如果換個沒人的地方,嬴宇真想把他按到地上,猛抽他的臉。
隻聽“嗖”的一聲嬴宇腰間的焚天已經歸位,頓時間黑氣完全散去,烈日又重新照在了廣場的,每一位郎衛的頭上。
王黎有些不解,甚至有些埋怨的瞅著嬴宇說道:“明明就快把劍全部拔出來了,怎麽還不讓看了,五公子你這太不地道了。”
要不是嬴宇有現代人的思想,不跟他計較。
真要在古代一個郎衛的二把手,敢這樣埋怨皇子他的命真是不想要了。
也就看在王黎平時跟自己關係好,所以自己才不會大發雷霆,所以嬴宇隻能選擇無語。
於是嬴宇趕緊解釋:“可不能把威力全部釋放出來,如果這劍完全拔出來的話,估計這鹹陽城內恐怕是要出大事兒啊,或許你們每個人都得遭殃,哦,對了,父皇還找我有事兒我現在過去看看。”
嬴宇借機溜走,說罷便緊按著手中的焚天向著鹹陽宮正宮疾走而去。
此時他背影之後的王黎還是一臉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嬴宇手中緊握的焚天。
他還不停的抱怨著:“哎呀,確實可惜就差那麽幾寸就能看到全部原貌了,如果在稍微那麽用一點力,那玩意就完全出來了,要是能握在手裏,不知道有多爽。”
嬴宇還沒走遠,也聽到王黎正經抱怨,他搖搖頭心想:“王黎放到現在,那絕對是一個老司機之王,張口閉口的都不離開車。”
嬴宇進大殿之前,呂綺玲則站在門外。
但是當由於邁進大殿的時候卻沒發現嬴政的身影。
此時有一位太監疾走過來告訴嬴宇到嬴政的書房裏去見他。
當嬴宇走到秦始皇書房門前是,便看見兩個太監共同抬著箱子向秦始皇的書房走去,這一箱子不是什麽金銀珠寶,而是從各地發來的奏章。
嬴宇忽然歎了一口氣,心想:“嗨這大秦的皇帝可真不簡單,隻是案牘重量就達到200斤之多。”
秦始皇批閱的奏章已經不能用多少冊來形容隻能用斤來計算,可見奏章數量有多麽龐大。
而如此龐大數量的奏章,必然需要超凡的精力支持。
所以秦始皇每天固定在雞叫的時候就起來了,一直批閱到太陽落山,中間的時間甚至連吃飯和如廁都要在原地完成,甚至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要擠出來批閱奏章。
正是因為如此,秦始皇的身體在50歲時便不能支撐他每天龐大的工作量。
咳嗽、疲倦、恍惚,生命走到盡頭的跡象已經慢慢浮現。
所以去東海求長生不老藥繼續維係帝國的運作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因為出於個人的話,秦始皇大可不必需要這麽長的壽命,因為自從經過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基本不沾酒色。
正是處理政事的疾苦,加之無法享樂,所以嬴宇對於當皇帝這件事似乎並不感冒,在他的印象中,這就是一個苦差事,隻有傻子才想當皇帝,不過天道皇冊的到來,也使他有些動搖,現在也隻能做一步說一步。
不過他很清楚曆史上有些昏君其實跟他想象的完全一樣。
萬人之上,根本沒有一人之下的事兒,除非有太上皇監政或者垂簾聽政此類事件發生。
但縱觀中國2500多年封建帝王製,垂簾聽政的太上皇、皇太後數量也並不多,所以這僅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