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有關秋
有關秋
—
今天有完成環校一圈的願望
和每一棵小草每一株花
打過招呼了嗎
01
大概是九月中旬開始的一周,從校園中走過,撲鼻而來的都是金桂花的香氣,湊近一枝來聞,沒什麼味道,可是滿樹滿街都是金桂花,香味便馥郁了起來,人在香中走,當真連空氣都是清甜的。
望著滿街的被小雨潤濕的金桂花,不免意識到秋日已至,八月十五將近。
剛下過雨的清晨
花瓣上還掛著零星的露珠
02
來學校可能還不足20天,就碰見了三次這三個推著小孩散步的奶奶。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安逸的生活著,不被快節奏和deadline追趕,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生命啊,就應該浪費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中,散個步,在綠林香草中緩慢呼吸;用一下午的時間愜意的讀一本書;把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裝點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好像真的是一個對生活精緻對自己粗糙的人,可以花好幾天時間貼壁紙剪桌布,卻不願花十幾分鐘收拾一下自己,願意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更有價值的事上。
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精緻的一面,都有各自在一些東西上的堅持,我們所有人的一生,在方方面面上,好像都在追求著那個美字。
03
初中高中的時候在教室里一節課坐個45分鐘都覺得要了命了,一下課瘋了一樣往外跑。大一的時候,想著身邊的這幫人竟然能一動不動的坐兩個小時。研一的一節課能從下午兩點上到六點,整整四個小時,一下午時間,竟然有人連衛生間都不去一趟,果然學習是坐出來的嘛。
想了想幾乎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在強調批判性思維,敢於挑戰權威,對於任何事物都要形成自己的看法理解。
對於大部分的國內孩子來說,九年的義務加上本科四年都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要轉變意識,就好比讀書時家長不讓談戀愛,一畢業突然讓你找個對象結婚一樣。
學習學的從來都不是知識,而是思維。現在回想起來你覺得高中學的數理化政史地還記得多少,都在哪些地方用到了。
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普適性的人類思維進步提升的方式,古代的科舉和現代的教育方式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在找不到新的對大部分人都適用的方式之前,現存的就是最好的。
一個人的一生,幾乎有四分之一時間,或者說成長期的所有時間,都在校園裡度過,在這個社會小情境中,習得的不僅有知識和思維,還有與人相處的方式,和環境的互動模式,可以說,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都在校園中建構。
現存的知識和體系都是人建構出來的,所以現存的一切當然也能夠被人打破,只要你能證明自己正確,有合乎邏輯的理論和假設,能自圓其說。
一直很奇怪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練過字帖,卻在成長的幾個階段字形有過很大的變化。偶然翻看朋友之前寫的卡片才發現,我的字和每個階段的好朋友的字驚人的相似,問了身邊的幾個人,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可能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模仿中學習提高吧。比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比如穿衣,身邊的人或多或少無意識地模仿;甚而如夫妻相這種東西,也絕不是杜撰而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以為自己認清了某個事物,其實只是窺見了一斑;以為竭盡了全力,其實不過是無窮潛力中的一點星芒;時間和空間,周遭現存的一切都是被定義過的;甚而連我們自己,可能都並非真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