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大宋軍優待俘虜
這還喊出懸念來了。
金國兵卒竟然應答起來:“先聽好消息。”
也有人說:“先聽壞消息。”
兵卒舉著喇叭繼續喊:“我還是先說壞消息吧。雁門關被你們拉下的重甲兵全部被打死了,被大宋軍北軍路一廂的都指揮使盧太尉帶人打死的。”
兵卒的意思是想讓自己的話聽起來更加真實,沒想到這話讓遼國人和盧俊義結下了死仇。
“忠孝軍也死了,死在嶽飛的背嵬軍手下,完顏宗弼被嶽飛一槍穿身,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小兵卒這現編現賣的水平也是沒誰了。
“輕甲騎兵死得更慘,不但人死了,連馬都死了,馬是被徐寧的鉤鐮槍隊鉤死的,人是被花榮的弓箭隊射死的,萬箭穿心的那種死法,我就不多說了,多說了你們心裏難過。”
“不要問我是怎麽知道的,我當然是親眼看到的。以我的內力,禦風而行不是個事。這些個事,我都對你們統帥說了,不然他也不會帶你們往回逃。”
最後這話說的,把金國兵卒一肚子的不相信變成了深信不疑:說好的想法子過河,過河之後也去灰窯堡,半夜裏自家統帥卻帶著大家往回逃,逃的這個快,就象後邊有人在追。不就是得了準信,帶著大家逃命嗎?
“你們現在是後有追兵馬上就到,前有攔截,攔截你們的人就是盧太尉,你說你們是比得過忠孝軍,還是比得過重甲兵?仔細想想,你們逃得掉嗎?”
“你是哪邊的人?”不少金國兵卒竟然喊出這樣的話來,人多聲音高,牆這邊也聽得很清楚。
“我當然是盧太尉這邊的人。”
一句話把金國兵卒僅存的希望打碎了。
有人忽然想起好消息:“好消息又是什麽?”
“好消息是,大宋軍優先俘虜,放下槍我們就是好兄弟,願意留下來當大宋軍最好,想家裏妻兒老小的,盧太尉會放你們回家,盧太尉還會送你們盤纏錢。”小兵卒對優待俘虜的理解,趙佶若是聽見了,都要為他點讚。宋江更是決定要把這個小兵卒收為徒弟,培養成一個優秀的思想工作者。
佛龕:“軍心都散了,不能讓他再說下去。”
“這種高手,誰能讓他閉嘴?”金國統帥表示無能為力。
這個小兵卒自己住了嘴,換成另一個兵卒的遼語廣播。遼語廣播者感覺感覺自己沒法超越別人,便開啟了抄作業模式。
抄作業也達到了同樣的效果,金遼聯軍已無心再戰。
“別聽他胡說八道,他根本就是虛張聲勢。剛才我們不是把他們打跑了嗎,現在我們一樣能衝破這堵牆,打敗他們,衝啊,殺啊。”佛龕隻恨自己聲音沒有對方高,最後這聲喊打喊殺,連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
佛龕的鼓動也很有效,金遼聯軍開始向土牆衝擊,隻是士氣明顯不如剛才了。
在前一堵牆那裏沒有遇到弓箭手,衝在最前麵的盾牌手便有些鬆懈,身體便有很大一部分暴露在盾牌之外。
大宋軍弓箭手瞅準機會,箭如雨下,放倒一批盾牌手。
聯軍懵逼了,之前那個土牆上不是沒有弓箭手嗎,這個怎麽就有了?而且牆頭上也看不見弓箭手的影子啊。
不管聯軍懵逼不懵逼,大宋軍弓箭手可不會放過活殺的機會。
“衝,就象剛才一樣,衝過去撞牆。”眼見自己的人一批批倒下去,自己卻連對方的毛都沒有碰到,佛龕氣極了。
“這牆不怎麽經得起撞。”盧俊義就要從牆頭上下來。
宋江笑道:“這道牆比先前那牆要結實一些。”
兩人正要下牆,卻見金遼聯軍的背後揚起一片塵土,塵土中衝出一批騎兵。
宋江大喜:“終於拖到援軍來了。”
騎兵衝入金遼聯軍中揮刀就砍。
“快看你們身後,背嵬軍來了,嶽飛來了,花榮來了,徐寧來了,韓世忠也來了。”大喇叭一直沒有停止過廣播,隻是現在廣播的是戰場實況,有很大水分的實況。
衝在前麵的金遼聯軍並不知道身後的事,聽大喇叭這麽一說,不由轉身向後看去,這一看,鬥誌便又喪失了一分。
大喇叭:“重甲軍死了,輕甲騎兵也死了,就連忠孝軍都死了,你們根本就不是對手,不要白白送死了,放下刀槍,大宋軍優待俘虜。”
就有刀槍從金遼聯軍的手中滑落。
“撞牆。”盧俊義一聲令下,他知道來的不是背嵬軍,隻是二廂、三廂的騎兵,人數有限,要想達到從氣勢上震懾敵軍的效果,就必須兩頭夾擊,不給對手清醒過來的機會。
宋江苦笑道:“早知援軍來得這麽快,牆也不用夯這麽結實了。”
再結實也是臨時夯出來的土牆,很快就被推倒,二萬多人馬齊齊殺出。
首尾都被攻擊,金遼聯軍立即大亂。
“遼軍兄弟們,金軍兄弟們,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你媳婦喊你上床睡覺了。大宋軍優侍俘虜,放下手中的刀槍,跑到邊邊上排排跪,就可以回家吃你媽做的飯,摟著你媳婦睡覺了。”一聲媳婦一聲媽,這心攻的,而且戰場形勢已方呈敗勢,便有聯軍放下武器,脫離戰場排排跪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越來越多的聯軍加入排排跪的行列。
戰鬥越來越不激烈,很快接近尾聲,然後結束,四萬五千輕甲兵,有一半成了俘虜。
麵對二萬多俘虜,盧俊義頭疼了:“宋教頭,優待俘虜是你說出來的,如何一個優待法呢?”
宋江:“盧都指揮使,優待俘虜可是陛下說的。如何優待嘛,大體就是剛才你那個小兵卒說的那樣。”
盧俊義:“發錢發糧,讓他們回家?這事我是頭一回遇到,這主我可不敢做主。”
宋江:“誰不是第一回呢,要不等陛下來?”
“那就等陛下來。”盧俊義覺得這個建議好。
宋江:“你得先給管飯。”
盧俊義表示不能接受這個建議:“二萬多人啊,一頓飯得吃多少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