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女漢子

  保命一搏,趙佶決定親自上陣。


  隻是,長途奔襲遼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自己離開之後,這便宜皇位還能保得住嗎?

  亡國之君的皇位原本是不香的,可因為後宮的三千美女,在趙佶的眼裏,它就變得非常香了。


  趙佶搬著手指頭盤點自己一旦離開以後,皇位可能麵臨的危險指數。


  首先是來自皇族的威脅,曆朝曆代為爭奪皇位都有殺得屍山血海的例子。


  有宋一朝卻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趙家皇帝子嗣單薄,有時候子承父位都找不到人,宋徽宗本身就是弟弟繼續了哥哥的皇位。


  趙家皇帝還一向嚴以待已,寬以待人,百官可以無下限的向皇帝進言,皇帝卻不能殺大臣。趙家皇帝待百官尚且如此,待自家親人,更是溫厚無比。


  趙家皇帝是操著天下人的心,卻受著百官的監督,與其做這樣的皇帝,不如做個隻顧吃喝玩樂的皇親國戚。


  所以,來自皇族的危險係數可以忽略不計。


  再就是大臣叛亂,大宋曆史上就沒有出現過臣子造反這檔子事。


  拿著史上最高的薪資,享受著史上最寬鬆的政壇環境,大宋的臣子他幹嗎要叛亂。


  而且宋太祖趙匡胤從體製上把臣子謀反的路給堵死了。趙匡胤開創性的實行了軍權三分離的軍事體製,軍隊調動權屬於樞密院,樞密院手中卻無兵。兵在三衙手中,三衙卻無調動權,屬於那種守著糧倉活活餓死的狀況。真正能領兵的又是皇帝臨時欽點的率臣。


  所以,大臣叛亂無論是從可能性,還是必要性上講,大概率上都是不存在的。


  那麽,有沒有皇帝在較長的時間內離開京城的呢?

  有,別的不說,單是亁隆皇帝就N次下過江南,既沒有影響到皇位的穩定性,朝廷最高機構也照常運轉。


  這樣一捋,趙佶覺得親自帶隊這一條可行。


  畢竟事關重大,趙佶還是要從張迪那裏側麵了解一下情況。


  趙佶懶懶的往塌上一靠:“張迪啊,朕忽然覺得很累,不想上朝處理政事了。”


  原以為張迪會很驚訝,張迪卻一臉平常態:“那就陛下就象以往一樣,歇一段時間不要上朝。”


  趙佶以為張迪理解錯了:“朕說的不是十天八天不上朝的那種。”


  張迪依然不驚不乍:“奴婢知道,陛下又想閉門作畫或者以詩會友了。”


  趙佶:“張迪,朕以往最久的是多少時間不上朝?”


  張迪回憶了一下說:“這個奴婢到不曾特意記過,也就幾十天吧。”


  宋徽宗竟然會長時間置朝政於腦後,一門心思去舞文弄墨,嗬嗬,陷在溫柔鄉裏的情況怕是也有。


  既如此:“張迪,朕想出一次遠門了。”


  張迪這一回驚訝了:“陛下,遠門是多遠?”


  “到時候再告訴你,而且朕也要帶上你。”從宋徽宗的記憶裏,趙佶知道張迪的忠心在大宋朝排第二,就沒人能排第一。


  隻是張迪的身世是個謎。


  十天以後。


  早朝。


  趙佶對滿朝文武說:“從明天開始,朕要閉門繪畫一段時間,各位愛卿就不用上朝了。朝中一應事情,就由各位愛卿盡心盡力了。”


  想想還不夠,趙佶又加上一句:“天塌了都不得驚動朕作畫。”


  “陛下出手,必定是驚世傑作。”


  “臣就等著欣賞陛下的傑作了。”


  眾臣沒有人驚訝,隻有一片逢迎之聲。


  趙佶在一片溜須聲離開紫宸殿,回到禦書房。


  “張迪,趕緊的換衣服出宮啊。”趙佶開始脫朝服。


  “官家,奴婢一個人去不行嗎?”張迪一臉愁容。


  趙佶一聲苦笑:“我到是想你一個去呢,隻是兩軍陣前,你想得出妙計,出得了奇兵嗎?”


  “官家,奴婢不行,滿朝文武總有能人吧?”張迪很是有自知之明。


  廢話,要是有,我還用自己去?

  趙佶心中不爽:“張迪,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功夫太差,保護不了我?要是這樣,我換個人同行也好。”


  一聽這話,張迪急了:“陛下,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奴婢就是覺得兩軍陣前,刀槍不長眼。而且梁山那幫人也都不是什麽善茬,奴婢實在是替陛下擔心。”


  “算了算了,我另找他人,有你這一路上跟著,耳根子都不得清靜。”趙佶自己翻出青衣小帽穿好。


  “奴婢……”兩個字出口,張迪立即閉緊了嘴巴,侍候趙佶換好衣服。


  就象兩個賭氣的小情人,張佶在前,趙佶在後,兩人出了宮門,相跟到城外。


  出城不遠,有一個密林。


  林子裏有張迪準備好的衣服、馬匹和幹糧。


  兩人重新換過衣服,騎上馬,出了林子,走上向北的官道。


  趙佶和張迪胯下的馬普普通通。


  北宋境內沒有草原,北宋所有的馬匹來源都來自北方鄰國和西邊的吐蕃。


  這個年代,騎兵就是機械化部隊,遼等國家自然不會允許最好的馬匹,以任何方式流入宋朝,就連普通的馬匹,對宋朝也都卡得死死的。


  宋軍弱,宋朝的騎兵便更弱。


  皇家馬廄裏也有幾匹好馬,趙佶要是騎出來就太招搖了。


  一路無話,這一天,趙佶和張迪遠遠望見了雁門關。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雁門關便成了大宋北方的重要屏障。


  宋太宗趙光義第一次北伐燕雲十六州失敗之後,命楊業據守雁門關,於是,楊家將在這裏上演了一上次又一次的忠義與悲壯,以至於《楊家將》流傳上千年而不衰。


  想起本朝英雄楊業,趙佶的血不由熱了起來,策馬飛奔,來到關下。


  雁門關下,人來人往,大多數是商旅。


  一眼之下,趙佶卻沒有看到守關的兵卒。


  “難道雁門關是一座不設防的空關?”一路走來,趙佶看盡了宋朝的官腐兵腐,心情本就十分不爽,此時雁門關這番光景,趙佶的心情可謂惡劣到了極點。


  “阿郎。你看那裏。”一路上,趙佶的身份是個富家翁,張迪是他的隨從,張迪便以阿郎稱呼趙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