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穿越逃荒之鐘靈遇秀>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氏娘家來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氏娘家來

  蘇世秀回城,便看了一出好戲。

  聽說安國公夫人王氏的娘家人,昨兒下午便到了。不等那邊安頓好,王氏便帶了林家兄妹上門。

  結果那母子三個一去不返。

  安國公府的人早知會有這麼一鬧,卻沒想,動靜能這般大!

  原以為不過兩家人關起門來,坐下好好談一談。他們再安撫王家人一番,給些好處,這事就算過去了。

  哪想,這王家人在路上走了月余,竟是一回信兒也不曾給他們捎來。

  這.……!

  林修齊只得通過下面沿途官員的隻言片語推算行程。

  估摸著快到了,小年那日,便叫安排人,日日去城門口守著。

  這天寒地凍,又是大過年的,去的人估計就只早晚點個卯,意思意思,便回家躲清閑去了。

  昨兒這才錯過了。

  今兒一早,林修齊便也匆匆上門去。

  一來去接他舅兄過府,為他們接風洗塵。二來,也去接他們母子三人回來。

  林修齊暗惱,這家裡沒個能頂事的。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若是在城門口截著了,請到家裡來,哪裡還有這些事?如今人已進了自己家中,還不知今日能否請得動呢!

  便越發心中覺得,這世子還是同兒來做的好!

  諾大的一家子,面上瞧著風光,其實都是虛的。再這麼下去,遲早敗落了。

  林家原先也不過普通書香人家,到林修齊祖父那輩,才算髮跡了。

  其祖父林鴻達,年少多才。然而時運不濟,殿試只位列三甲。

  不過,既有才能,此後入了官場,倒一路順遂。剛過四十之年,便已坐到了一郡之首的位置。

  後來又有他姑母嫁入臨郡的百年望族程家。此後十餘年,林鴻達一邊悉心教導三個兒子,一邊督促族中子弟進學,又著力擴大族學、置辦家產,這才稍微有了些許大家族的樣子。

  只可惜,到底不如經世累年的豪門望族。

  雖有皇后太后二人提攜,族中子弟入朝為官的不少,但除了個別有真才實學的,掌了實權,旁的都只領些虛職。不過說出去好聽些,白吃皇糧罷了。

  眼下看著如日中天,不過是靠著眾多姻親關係撐起來。這樣的關係,得勢時自然好說,但若有一日失了勢,頃刻便能瓦解。

  本就是因利而聚,自然也會因利而散。

  如今他們幾個堂兄弟尚在,勉強撐著這個局面。若有一日他們這幾人走了,可是不敢想!

  這麼些後輩,也就同哥兒與他四叔家的逸哥兒看著能頂事些。

  他們出生在了林家最好的時候。瞧著家大業大,不愁衣食,便不學無術,只知享樂。

  其實也不全怪這些小輩,族中氛圍如此!

  便是他們各自的父親母親,怕是也這般認為。不圖他們有什麼出息,便疏於對子孫的管教,只求身體安康、肆意快活罷了。

  這不,打理這府內前院的,乃族中旁枝一出眾後生。林修齊便是交代了他,要派人去城門口,守王家人。

  雖說是下面人躲懶。但下面人如此行事,本身就是指認,上頭的人辦事不牢。

  指定是覺得,咱們這樣人家,只有別人捧著的,哪還需要看旁人臉色?

  下面的人最是會察言觀色。上頭的人不在意,人家自然便也不會上心。

  這般想著,馬車已是到了城西王家大門前。

  也沒讓小廝先去叩門,林修齊自下了馬車,帶著人往門口去了。

  誰想,竟是好一會未有響應!

  知道今日會有為難,只以為請不動人,沒想竟是連門都不讓進。唉!

  不過,今兒既然來了,斷沒有就此回去的道理。王家也不過是出口惡氣,總不會真將他拒之門外。

  便又多等了會兒,總算來人,讓進了門。

  蘇世秀從城外西邊莊子回來的時候,正好瞧見那邊門口圍了好些人。

  大過年的,就愛湊熱鬧。吹著冷風也有那心思去瞧別人家的笑話。

  林國舅進門之後,外頭的人才散了。

  然而進了門內的林國舅,境況也沒好到哪兒去。這會兒正在敞了門的客廳坐著冷板凳,火盆子也沒一個。

  隨行的小廝憤怒不已,就要衝廳內候著的丫鬟質問,卻叫林修齊一個眼神攔下了。

  今兒本就是來賠罪的,受了這些,才能給王家人台階下。

  那小廝不知兩家內情,自是不解,王家何來如此底氣。

  若是再早幾年,自是沒有的。

  可如今立朝已十年。王家入朝為官者,雖最上頭的位階不如林家,但勝在中堅力量厚實,這就是世家的底蘊。

  太祖起事時,林修齊正是雙十年華,早兩年已娶了王氏過門。

  起事這等大事,自然不會是一時意起。

  縱使不能對旁人流露半分,對其岳父,程正平總是要透個底的。不然,任他程家再如何家大業大,也撐不起一場蓄謀已久的事變。

  林鴻達提前得了消息,便為其孫林修齊,聘了王家女為妻。

  這王家可了不得,乃徐州姚安第一大族,便是放眼整個徐州,也難有出其右者。

  王老太爺早年遭奸人排擠,又窺天下似有亂像,為保家族周全,便攜族內子弟隱退了朝堂。

  然偌大家業,在太平盛世里尚且招人惦記,在亂世,豈不更是催命符?

  彼時正是南朝末年,亂世多亂事。

  王家當年隱退之事也是迫不得已,彼時僅余幾個芝麻小官,已有搭線找靠山之意。

  林鴻達官雖不算大,卻勝在乃姚安本地一郡之首,保家族平安應是無虞的。

  是以林鴻達一上門求娶,王家老太爺便當場應下了。

  改朝換代,有多少新貴崛起,就有多少高門大戶倒下。王家算是抱對了一根細小腿!

  就是不知,是王家老爺子高見呢,還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王氏一門子弟本就多有才幹。

  且這十年間,因著姻親關係,太后、皇後為其大開方便之門,如今早已在朝堂上穩穩紮住了腳跟。

  王氏嫡親的兄長,王經綸,便是徐州府的布政使,乃從二品的地方最高父母官。

  王家此番入京,雖有為他們母子撐腰之意,更多的,卻是要從徐州出來,往京都發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