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
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的心理,有的孩子甚至對父母到了仇視的地步,其中的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太周全。孩子覺得家長在家裏對自己太霸道,在父母麵前,自己什麽都不懂,父母一直也把自己當成是三歲的小孩子。其實並不是這樣,隻是他們的想法由於年齡的差異和大人有所不同罷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自然的一個過程。家長用自己的思想來揣測孩子的心理,並以此作為教育孩子的依據,這很難使孩子對父母有多麽大的好感,因為孩子很難從心理上靠近自己的父母,融洽的親情關係就無從談起。
一位年輕的母親在一條繁華的街道蹲下身來為自己四歲的兒子係鞋帶。母親無意抬起頭發現,眼前沒有絢麗的彩燈,沒有迷人的櫥窗,也沒有裝飾華麗的廣告牌……原來那些東西都太高了,一個四歲的孩子什麽也看不見。落在他眼裏的隻有一雙雙粗大的腳和男男女女的褲腳,在他的眼前互相摩擦、碰撞、擺來擺去……這是這位母親第一次從四歲兒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自己兒子的可憐。從此這位母親發誓,今後再也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自己兒子。
青春年少的孩子都不喜歡有太多的束縛,當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張,他們都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張去行事。這時,孩子就無可避免地會和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這時的父母應該體會到孩子的這種需要,不要從自己的主觀意願來判斷這種主張的合理性。父母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設身處地去體會孩子的想法,並且尊重孩子,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這樣父母的教育才會有效,孩子才會高興地聽從於父母。
孩子犯了錯,家長如果用責備的口氣說:“誰叫你這樣去做的!”雖然孩子迫於父母的壓力會產生機械的服從,但在孩子的心理上會產生對大人反抗的心理。所以,父母責備孩子之前,要先和孩子來一個換位思考,對孩子說:“昨天太累了,才使你今天上學遲到。”或者說:“是爸爸沒有及時叫醒你,以致你遲到了而耽誤學習。”這種換位思考後的言語,是包含著對孩子的理解,也有父母對孩子遲到的部分責任的分擔。孩子聽後,必然也會用心檢討自己的行為。如果家長說:“你今天真懶,不然怎麽會遲到呢?”這樣,不管孩子遲到的原因是什麽,在家長的眼裏,就是一個字:懶!孩子自然不會服氣,這樣的不服氣多了,孩子就會產生對父母的怨恨之情。
當孩子有了對父母的怨恨之情,家長首先要收起自己的那份“獨裁”,也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對你三分恨,你對孩子用七分狠,用這樣的方式來糾正孩子對你的態度,永遠也得不到好的結果。那麽,麵對恨你的孩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父母又該如何去做呢?
十六歲的楊青山進入高中後,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他似乎喜歡和他的爸爸對著幹。父親因此加大了“教育”的力度,一發現青山有什麽不對,就會給他一頓訓斥。麵對青山在足球場上的瘋玩,他給孩子報了一個小提琴業餘學習班,想以此來收住孩子的玩興。
自從被父親逼著上老師家去學拉小提琴後,青山和他酷愛的足球已經分別好幾個月了。嚴厲的父親堅決不允許他再踏入球場半步。每當他在老師家拉著枯燥的曲子的時候,對於足球運動的渴望使他痛苦難奈,他漸漸地對自己的父親產生了怨恨之情,並且這種怨恨在他所拉的曲調聲中漸漸地加深。楊青山在日記中寫道:“我恨自己的爸爸,希望有一天他在下班的路上能被車撞成一個植物人,這樣,我的爸爸就不會再這樣不講道理了。”
父親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很快地就改變了自己對孩子的策略。一個周末,孩子的同學來約青山去踢球,父親居然答應了孩子的要求,父親唯一的條件是,要孩子帶老爸一塊去“練練腳”。周日的外出踢足球,雖然球踢的不是很精彩,但孩子卻顯得很高興,父親也很開心。回來後,父親對孩子說:“和你一起踢球,我鍛煉了身體不說,也感覺自己年輕了很多,在球場上能感覺到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時代。”父親舒心地笑了笑,接著說:“你在球場上和那麽多孩子一起玩你喜歡的東西,那是你最開心的事,看來我叫你學拉小提琴是錯的了。這樣吧,爸爸準許你今後踢球。”聽完父親的這番話,青山的眼裏盈滿了淚水,這是孩子的委屈得到理解後,壓抑的心情得以釋放的結果,孩子對父親的怨恨也隨著眼淚的流出而減少了大半。
在那以後,父親改變了自己“專政”的態度,說話時特別注意少用“你應該”、“你必須”等強製性口氣了,讓孩子做事也試著用商量、征詢的語氣,父親改變了居高臨下的俯視式的教育。沒過多久,青山與父親的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多角度地去為孩子著想。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一起說笑,和孩子一道爭論……在孩子的特點和大人的教育方式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隻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父母才會把握好這個“最佳的結合點”。
1.平等對待孩子。對於一些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苦衷,父母日常處事應從孩子的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做事,不要處處顯示成人的優勢。
2.不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的樣子。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父母不要刻意讓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或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