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愛是教育孩子的開始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直覺告訴你應該關愛、理解、仁慈,但你卻往往對孩子批評和懲罰。 ——馬莎·皮珀 父母發自內心的愛非常偉大,而且它是與生俱來的,不需刻意去培養。因為這些能力是屬於心的,心到教育效果自然達到。 父母天生有愛孩子的本能,父母小時候如果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便會成為父母教養孩子的指南。 在三年前,我執教的班上有一位性格非常內向的小男孩,盡管他才上二年級,但其臉上常帶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悲傷和冷漠。他成績一般,不多說話,但我發現他頭腦特別聰明,反應快。於是,我想盡各種辦法讓他專心聽講、課後輔導,但對他似乎效果不大,成績一直還是老樣子。我幾乎沒有看見他笑過,我一直認為他的壞成績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於是,我和他的母親深入地聊了一次,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這是一個充滿家庭暴力的家庭,父母不和,孩子成天擔心被拋棄,可他每天還要麵對父親的拳頭和母親的眼淚。這樣的家庭,他還能安心學習嗎?以後,我再也沒有因為學習而責怪過他,有時對他說:“其實,你的媽媽很愛你。” 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了他的母親,知道他沒有讀完中學就輟學了,因為他擔心母親也像父親一樣拋棄他而無法安心上學。 一個天資不錯的孩子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就這樣被毀了,令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孩子如果沒有不當的家庭教育,一般都不會出現明顯的問題。如果不能讓家庭配合學校工作,孩子的問題將無法得到根治。畢竟孩子不是某個家庭的私有財產,任由一個孩子在一個黑暗的家庭中受折磨,也是一種犯罪。 教育孩子從關愛開始,而不是讓孩子單獨地待在椅子上,勒令做事學習,更不是剝奪他的基本權利或者大聲斥責威脅,甚至打罵,而是用愛和指導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讓孩子理解這個世界是一個友好的大家庭,親朋好友都在關注並疼愛他。 很多國外教育專家認為,關愛是管教孩子的開始。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以愛作基礎的。你對孩子了解越多,孩子對你了解也就越多。你會很容易接受孩子的觀點,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很快對你的暗示和需要做出敏感式的反應,向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很多小時候遭受體罰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堅信父母在小時候打他們是對的,也是值得的。但這種方式會傷害孩子的,使他們和成人一樣暴力。所以,父母在童年所受錯誤教育方式的影響,影響著我們愛孩子的本能。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心理的出發點往往是仁慈、關愛、耐心和理解,但常常是批評和懲罰,甚至打罵。 當懲罰和過於放縱、寬容的教育措施常常無效時,還有很多別的方法使我們做得更好。我們如果分析原因,重新審視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具體的行為,就會逐漸地親近孩子、陪孩子玩樂和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使孩子走上正規。 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管教孩子,因為你做的一切都是在教導他。 1.教育孩子不是亡羊補牢,單純地糾正錯誤,而是和孩子一起做事,理解孩子。比如,我們教會幼兒園的孩子飯前洗手時,幫他把錯誤看成是學習的機會時,這也是教育孩子;讓你的孩子充滿學習信心,讓他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暢談朋友間的問題或交流老師的提問,這也是教育孩子。 2.關愛孩子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可讓孩子做出解決事情的更好決定。如,孩子失敗時,教育孩子如何麵對並解決問題。在你的關愛下,讓孩子覺得他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教育的目的絕不是控製,而是讓孩子有能力管好自己,教他們行使權利,負起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