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華娛大隻佬> 第112章 委托編劇

第112章 委托編劇

  之前提到過,《最爽的一天》是【風起雲揚】和中影聯合出品的項目。所以後來電影成片出來後,中影就給這部影片到處報名,一來博取宣傳熱度,二來萬一有獎項獲得,也算是兩家公司共同的榮耀。


  結果,當10月7日金馬獎組委會公布09年度入圍名單,其中《最爽的一天》入選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劇情片這幾項主要獎項入選時,高揚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老趙,我那天在南昌不是和你說了嘛,我跟那個姓戴的已經撕破臉了,偏偏他今年憑著那個《不能沒有你》入圍了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新演員等等一堆獎項。


  不用想也知道金馬官方要捧他,咱們去了要是拿下幾個大獎還好說,但凡失手幾個.……我估計肯定會失手大多數入圍獎項,那到時候豈不是說,咱們不如他了?這不白白給他人抬轎子了!”


  老趙在電話那頭又說了一通領導們的意思,大概就是“要團結、要交流”之類的TZ意見,還是想讓高揚去參加。


  可是高揚早就清楚,對麵那幫人試探底線的意圖,以及在十年後他們又是怎麽做的。


  “算了吧,你跟領導們說說,就說我那幾天碰巧新電影開機,實在是抽不出空閑時間來。就這樣!”


  高揚掛斷電話後,站在走廊裏又想了想:是不是自己給人一種脾氣太好,不會生氣發作的假象?

  明明現在的自己已經坐擁億萬身家,掌控著一支強大的媒體宣傳力量,怎麽老是有人來逼自己幹這幹那?

  怎麽也沒見有人逼著竇唯參加今年金馬獎,他憑借給《李米的猜想》的配樂,獲得09年這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了呢~

  吐槽完有關金馬獎的事情,高揚隔著玻璃看了看會議室裏的路川,他決定刺激刺激對方,好讓他知難而退。路川幾年後以《鬼吹燈》故事背景為基礎設定,自創劇情搞出來一部《九層妖塔》。


  這片子被一眾原著粉吐槽,放著好好的原作劇情不拍,非要秀才華,自己寫出的那些劇情莫名其妙。不過倒是因為《九層妖塔》是《鬼吹燈》係列小說拍成電影的第一部,它的票房還算是不錯,此外拍攝期間搭建的那個“石油小鎮”,還成了自駕旅遊青海大環線的熱門打卡地之一……

  要想刺激路川,當然要往他最在意的地方捅刀子。其中他出道電影作品《尋槍》和09年剛剛上映,然後被網友和觀眾大量吐槽的《南京南京》成為最好的選擇!


  推開會議室的玻璃門,高揚再次坐下後直接了當地問道:“路師哥,咱們長話短說吧,我一會兒還要去找薑聞導演,過問一下他改編劇本的事情,所以時間實在是不寬裕。”


  《尋槍》是路川導演出道的處女座,期間路川被薑聞各種幹預拍攝和心靈虐待。該片上映後獲獎很多,不過路川卻沒什麽笑容,誰讓坊間傳聞他在劇組被薑聞架空,《尋槍》都是按照老薑的意圖拍攝的。


  所以他後來痛定思痛,曆經千辛萬苦拍出那部《可可西裏》,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向外界證明自己!

  高揚看著路川臉色果然在聽到“薑聞”二字後,迅速變得有些蒼白起來。要知道算上這一次,老薑同誌已經搶了他兩個項目了!


  高揚繼續說道:“你先跟我闡述一下,為什麽你看上了這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想要把它拍出來?”


  路川回過神來,斟酌著遣詞一邊說道:“說起來,我一直對這種探險解謎題材的小說感興趣。我有一個過往經曆,讓我對未解之謎、驚奇探險之類的題材,特別感興趣。


  要知道,那還要從我當年從我軍在南京的國際關係學院的畢業分配說起.……”


  高揚一邊聽路川念叨他的工作和教育經曆,一邊聊起那些神秘的調查機構。


  原來路川在《九層妖塔》裏提到過的749局、507所在現實中真實存在,而且他本身就是親身經曆者。路川從南京的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一所類似的機構,一幹就是兩年,一直到他辭職成為專職編劇,後來又考了北電導演係研究生。


  “哈哈哈,原來你們當年還去調查民間奇聞異事啊!有人居然把恐龍骸骨當作龍骨遺跡了.……”


  高揚笑著對路川問詢,以便觀察他的態度。他現在已經看出來,路川是真的對冒險題材小說感興趣,還不是那種一時興起。


  “那個.……路師哥,咱們關於奇聞異事的話題就到這裏。咱們能不能聊一聊關於《南京南京》的話題?”


  路川聽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起身去自己辦公室拿了兩瓶白酒和幾樣下酒菜,放在會議室桌子上。


  “你想聽關於《南京》拍攝的故事嗎?咱們邊喝邊聊,我早就想對人說一說啦……”說著話,他擰開白酒瓶子,倒滿了兩個一次性紙杯。


  “來,幹了這一杯,我把關於《南京》拍攝期間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訴你!”


  高揚端起那一紙杯白酒,聞了聞後和他一碰:“那我今天就舍命陪君子了,喝酒.……霧草!這什麽酒?口感真糟糕!”


  “哈哈哈哈!這是【奎屯大曲】,我出生地釀造的白酒~”


  “路師哥你是奎屯出生的?那你和段亦宏是同鄉哈,他也是奎屯出生的。”


  “段亦宏?.……是華藝旗下那個演員吧,演士兵突擊的那個.……你怎麽提他呢?”


  “我和老薑計劃找他出演【韓信】一角,所以.……”


  突然提前老薑和被踢出局的電影項目,路川眼神明顯眯了眯,隨後裝作無事的樣子繼續說道:“2007年初,我受中影委托開始接手電影《南京》的前期籌備工作,僅僅是為了創作劇本,我們走訪大屠殺幸存者和日軍老兵日記、信息搜錄,就用了幾乎一年時間。


  結果你猜怎麽樣?07年底製作班底都成立了,某後團隊四五十人時,送審的劇本突然宣布不予通過。理由是外事部門不批準.……沒辦法,我隻好召集編劇組日夜開工重寫一版。總算通過後,我心想這回可以開拍了吧?可特麽偏偏不遂人意啊,臨開機前半個月,劇本被外泄了!”


  路川端起紙杯把剩下一半的白酒一飲而盡,往嘴裏塞了一條牛肉幹,邊咀嚼一邊繼續說道:“《南京》拍攝地是在長春搭建的複刻版本的戰後南京城,其中布景組、道具組有中影的人,也有長影廠的人,龍蛇混雜中難免有人不太規矩。我開機前看一份布景報價單,18根木製路燈,每根單價跟我報的6千一個,就這還不算安裝費用……特麽還沒開機,前期就花出去4000多萬!”


  “我一看這也太不像話了,就宣布找人查賬,盤點布景造價。結果就是,開機前半個月,劇本外泄,我特麽有被要求重寫劇本,否則投資方就退出。我還能怎麽辦,寫唄!”


  高揚可不是來聽他訴苦的,插話道:“路師哥,你應該也知道,這部《南京南京》上映後,被觀眾質疑的兩個缺點吧?能不能跟我說說,你當時是怎麽想的?”


  高揚說得那兩個質疑之處,是電影上映後被攻擊的兩個最大問題。


  其一,就是影片劇情生硬、分散,故事順暢感不足。


  其二,也就是虛構了太多不符合原型的人物,如唐先生和拉貝在電影中的作為;當然更重要的是虛構了一個良心未泯的倭寇軍人“角川”,在影片末尾放走兩人國人,然後自戕而亡。


  高揚不清楚十四年抗戰曆史上,有沒有日寇裏出現過這般人物,但是在一部描寫大屠殺的電影中,“角川”這種人物出現得明顯“不合時宜”。


  你什麽時候宣傳人性和反戰不好,非要在一部描繪華夏大屠殺慘案的電影裏玩這套?!

  看過此片的幸存者紛紛表示,像角川這樣有良心的日本軍人,也許存在,但他們都沒有遇到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負責人也說,翻閱了這麽多年的資料,未發現南京事件中有過角川類的日軍。而東史郎等在二戰後認真反思曆史的侵華老兵則說到,他們是在戰後才想到了反思,二戰時期他們幾乎喪失了理性。


  而更多的觀眾對影片是震撼中帶著失望——好題材拍得有些爛,路川導演的水平終究有限,總靠其他的東西是不行的,還是要有真才實學才可以。中日兩方的穿插描寫,是想要表現出自己的中立麽?我們不需要這樣的冷靜。角川這樣的第一視角竟然是半虛構人物!?路川腦子壞了。


  高揚把這些觀影後的反饋一一念給路川聽,後者沉默中帶著一絲迷惑的神情,好似是頭一次聽聞這些評價。


  “難道,我真的錯了?……不會的,我這樣的劇本拍出來,更加有深度和格局……”


  高揚:“或許吧,但是在咱們國人眼裏,你這是狼心狗肺!你沒權利替代大屠殺死難者和幸存者,虛構一個有良心的日寇出來!”


  導演創作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極度自我,甚至可以說是唯心化的。高揚原時空和一些導演合作,拿到手的分鏡劇本居然把愛情電影生生搞成哲理片,莫名其妙的對白和橋段,讓人看了直接想退組。


  “路師哥,關於《鬼吹燈》係列的影視化,我另有一套完整的計劃。所以授權就不要再談了.……不過剛才和你聊了聊,發現你對於探秘故事很有一套,所以我想委托你幫忙寫一個劇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