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可惡,被他裝到了
大先生,和陳昆、小明、鄧朝一起被稱之為千禧年前後出道的新生代男演員裏的“四大小生”。
當然,這四大小生名單每一年都在變動,像是聶元、李雅鵬、陸亦、印小添、杜純甚至黃三石都曾經入選過。但是考慮到受捧熱度和作品出產數量,還是第一個版本最受認可。
內地八九十年代熱播的主流影視劇裏,男主角都是什麽職業和形象?
工農、軍人、企業及地方領導為代表的八零年代影視劇;以王侯將相、江湖豪俠加以少數警探為代表的九十年代影視作品。
其中大部分劇集、電影在進入千禧年後,開始逐漸迎合迅速變化的觀眾市場口味,其中民營影視公司製作時開始考慮市場化因素和經濟因素。
如果按照名氣和市場考慮,製片公司首選港台演員擔當主角,如果考慮到經濟原因,或許內地本土演員也能出現在備選名單上。
不過後來隨著內地影視產品的需求增大,國內一些青年演員開始冒頭,逐漸頂替港台演員的首選地位,直到本土演員開始成為首選……
國內娛樂圈,或許說是影視圈子內部在後世有一個“藥物過敏”式的反應機製,一旦輿論平台上出現了集中黑國內大陸男演員的新舊消息,不管是直接點名的還是給出個一猜就懂的化名,那麽瞬間就感覺又有“競爭對手”在黑內地同行了。
至於“競爭對手”是誰,那肯定是能頂替內地這些演員的同齡層彎彎同行們咯~
所以下次再在娛樂八卦新聞上,看到什麽“石雪八美”、“黃、佟共爭一靠山”、“多年夫妻各玩各的”之類的消息,大可以一笑了之,最多噴一句——“又有人和他們爭角色/撞檔期咯~”
言歸正傳,大先生專注演了十幾年的“憤世嫉俗、有誌難伸的都市小青年”形象,其實是應需求而產生的。
和八九十年代的熒幕形象相比,七零後和八零後們作為收視主力,更加喜歡這種貼近她們生活的角色形象。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組,原定計劃在廣州拍攝一個月時間,結果拍攝進度比想象中要更順利,10月28日這天劇組就基本完成了在廣州的戲份,第二天劇組演員回程的火車票都已經訂好了。
28號這天晚上,經不住佟磊的攛掇,高揚帶著他和相處得不錯的紋章同學,一起去外邊吃宵夜。
佟磊這小子前兩天偷聽到高揚父母打來的電話,知道了今天是他生日,死活都要去外邊給他慶祝一番。
三個小夥子勾肩搭背得往賓館外邊走,剛到了賓館大堂就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張佳妮,你怎麽在這裏?!”
“當當當當~是不是很驚喜!高揚哥哥,我特地從京城飛過來給你慶祝生日啦~”
原來蹲在賓館前台的姑娘正是張佳妮這小姑娘,剛才正纏著酒店工作人員告訴他高揚的房間號。
“你一個人來的廣州?.……你這不是驚喜是驚嚇啊!怎麽老是愛亂跑,上次什刹海發生的事你還是沒記住啊.……”
高揚數落了小姑娘一頓,她反而笑嘻嘻地不放在心上,隻是說趁著周末休息一天連夜跑來廣州,第二天下午她就飛回去。
高陽還能怎麽辦,隻好帶著點感動給她開了間客房,又一起出了賓館,打車到附近的【上下九步行街】吃宵夜。
一家潮汕粥夜宵攤前,高揚和佟磊、紋章,再加上張佳妮小姑娘圍坐在一起,一般喝粥一邊閑聊。
“高揚,介紹認識一下唄?這麽漂亮一女朋友你還藏著掖著,不告訴兄弟們?”佟磊擠眉弄眼開始扯淡。
“哪兒來的女朋友!這是我.……幹妹妹,你們可別瞎說,也是明年的藝考生。對了佳妮,你是怎麽知道今天是我生日的?”
張佳妮神氣活現地道出答案:“你忘了那天咱們去北電報名啦~但是你填寫報名表時,我就在旁邊看著呢!”
紋章聽後頓時不幹了:“好你個張揚!兩麵三刀、朝秦暮楚的家夥,我怎麽早沒認清你的真麵目呢……你暑假在我們中戲的培訓班接受表演教育,現在又去了北電.……擱在戰爭年代你這就是標準的投機分子,雙麵特務.……”
好吧,這大半個月紋章倒是真的鑽進“卓越”這個人物裏麵了,連數落人都是七十年代的味道。
夜宵吃完後幾個人唱著生日快樂歌往回走,來到賓館前台提上張佳妮的小行李箱上電梯,紋章和佟磊先到了樓層,然後高揚繼續乘電梯往上走。
來到張佳妮所在的樓層,高揚拖著行李箱看房門號,張佳妮走在他旁邊說話道:“張揚哥哥,你們劇組也有演員住在這一層嗎?”
高揚:“有啊,就那個羽凡,大歌星,他住在.……”
高揚這句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一個窈窕的身影,鑽進了走廊盡頭套房的門裏,“嘎達”一聲輕輕關閉。
“怎麽不走了?哥哥,那人你認識?”張佳妮眨巴著眼睛,好奇的問道。
“不認識,我連她正臉都沒看見。”高揚回過神來,一臉認真的回答。
——
分隔線-——
轉過天來,高揚和導演、製片主任告了個罪,陪著張佳妮從廣州白雲機場直飛京城。抵達京城後又乘坐出租車來到佳妮父親給他租住的居民樓下。
“我媽媽陪著我在這裏住,你要不要上樓坐坐?”佳妮期期艾艾地就是不肯上樓。
“算了吧,我聽說成都女人都很潑辣,阿姨別以為是我把你拐跑了,再修理我一頓!”高揚才不上當,給她當落跑背鍋俠。
“那好吧,我上去了.……”小姑娘提著小行李箱往前走了幾步,又突然回過身來往高揚身邊湊。
“等一個,高揚哥哥!.……祝你生日快樂,這是生日禮物~”說完雙手掛在高揚脖子上,紅潤的嘴唇在他臉頰上“吧嗒”親了一口。
親完後,高揚就見她頭也不回的拖著行李箱跑進了樓道裏。
高揚揉著臉蛋正要說些什麽,突然發現樓上有個窗戶裏人影閃動。
“不好,此地不宜久留!”話音未落,高揚一扭頭就跑出去老遠。
再回燕歸園的出租車上,高揚收到了張佳妮的短信:哥哥,記得下次要主動低下頭哦~
看完這條信息,高揚差點把手機扔出車窗外——“造孽啊!!!”
回到京城後第二天,劇組重新集結,再次開始拍攝工作。
在京城的拍攝地點,外景選擇在地壇公園、景山公園和通州附近的東郊農場,而其他場景則在北影廠租了個攝影棚搭建的內景。
在京城拍攝期間已經是深秋,高揚的父母還特地來京城給他送一些保暖的衣服。高父也趁機和兒子說了他下一步的生意安排。網絡商城這一方麵他實在是不想摻和,可能是因為差點上當受騙,高父的風格突然轉向了保守的一麵。
最有高父決定和幾個同行老朋友合夥創辦一個新的快遞公司,畢竟他們之前做大宗商品物流的,快遞算是下遊行業,他們操作起來也熟悉。
高揚想了想覺得也行,自己父親開心就好。唯一給出的一個超前建議就是讓父親創辦的新快遞品牌,第一步就是瞄準高校市場,把新快遞公司和郵政係統做出差異化服務來——高揚在原時空也看網文,渣男陳/漢/升的第一桶金,他還是很清楚怎麽挖的。
趁著剛剛11月份,先在京津冀魯晉這華北五省市,招募兼職大學生、設立一定數量的校園收發站,等待春運開始後的大爆發。
葉導算是說話算話,編劇王碩從那天晚上後,直到12月初高揚的戲份徹底殺青,都沒再出現在劇組。而高揚的戲份也集中拍攝,得以提前結束。
12月3號,高揚從《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組殺青,告別相處的不錯的幾名新人小夥伴,然後一個轉身就拎著行李箱奔向首都機場航站樓。這天下午,也是他進組《青紅》的日子。
導演王小帥其實前兩天就已經帶隊,乘坐火車前往取景地貴州貴陽。而因為一些工作收尾沒一起出發的高媛媛,在得知高揚還有兩天才結束後,邀請他一起乘機去貴陽和劇組匯合。
“跟姐姐客氣什麽,10月你過生日都沒告訴姐姐,我給你買張頭等艙機票怎麽了?你是不是跟我見外了,我媽媽還說讓你有空就到家裏去吃飯呢,可你……”說著話,小姐姐的語氣甚至開始變得哽咽起來。
高揚很想對高媛媛說一句:姐姐你演技真是不行~
不過又怕被打,隻好乖乖地跟在女神屁股後麵,走進了頭等艙安檢通道。
讓高媛媛給他買了頭等艙機票,高揚也不白拿,等飛機起飛後對高媛媛賣弄道:“媛媛姐,等到了貴陽我送你個【劇組神器】,不過你現在先別問是什麽,等到了地方我給你看~”
高媛媛:“【劇組神器】?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你藏著什麽鬼主意!姐姐我出道拍戲好幾年了,什麽劇組神器我不知道的。”
高揚:“嘿嘿,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保準你在冬天的貴陽過的舒舒服服的~”
飛機抵達貴陽機場時已經是晚上,劇組派車來接他們倆和高媛媛的一名女助理,結果一碰麵才發現派來的司機居然是秦浩。
“靠,高揚你小子怎麽帶這麽大的一個行李箱!真的好重,你該不會是往裏麵裝金條了?”
高揚嘿嘿一笑:“比金條更珍貴,等到了賓館你就知道了。不過事先說好,可沒你的份!”
秦浩開著一輛商務車帶著三個人穿過貴陽南郊,來到位於HX區西部的一個煤礦生活區,叫做【蔡衝】的小地方。
劇組落腳點就在這裏的煤礦招待所,設施雖然陳舊但也勝在幹淨,距離取景點也近。
秦浩幫忙把行李箱送進房間,開始追問高揚之前賣的關子。
“說吧,你這死沉死沉的行李箱裏到底藏了幾塊石頭?”
高揚看看旁邊也來看熱鬧的高媛媛,終於拉開了行李箱的拉鏈:“你們倆一看就沒有在冬天來南方拍戲的經驗,這是我托我爸買的南方除濕保暖神器【電加熱椅墊】。南方可沒有暖氣,咱們在等戲的時候無論室內室外,隻要給這個通上電,一分鍾就能舒舒服服地緩解過來。無懼濕冷刺骨的貴陽寒冬~”
秦浩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兩條厚實加熱椅墊子,半分鍾才反應過來:“不是,你小子怎麽直到這裏冬天難熬的?還有,你這倆寶貝從哪裏淘換來的?”
高揚:“我爸以前跑長途火車時,在冬天來過貴陽,直到這裏冬季的厲害,哪怕開暖風都不太管用。後來他就從哈爾濱一個廠裏弄了一批這種加熱墊,冬季跑長途再也不用擔心了……對了,浩哥,你是沈陽人吧,居然不知道這個?”
秦浩一時間噎住,訥訥說不出話來。
高揚把墊子遞給高媛媛的助理,大美媛笑著對他說道:“還是我弟弟疼我,謝謝啦~”
高揚和高媛媛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被導演叫到招待所食堂吃飯。
其實劇組人都已經吃過了,他們倆因為來得晚,導演特地讓食堂廚子給弄得特色美食。
此時秦浩估計是剛才被問住,有些急於找個台階下,指著食堂餐桌上的三碗湯粉問高揚:“你小子不是什麽都懂嘛,直到這碗裏湯粉的來曆嗎?”
高揚走過去和等他們的導演問好,然後坐下來用筷子跳起來一些,笑著說道:“這叫花溪牛肉粉,發源地就在貴陽花溪地區,是貴州的一道特色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酸蓮花白、蕪荽等。由多種名貴中草藥精心嚴格製作,做出的牛肉粉與眾不同,湯鮮味美,吃過的人讚不絕口。
花溪牛肉粉選用上等黃牛,精製米粉,多髓牛骨,熬成鮮濃原湯,加上爽滑的蒸氣米粉,配以醇香的牛肉,添上開胃的泡酸菜,點綴以新鮮芫荽,如果您能吃辣,加上貴州特有的香炒辣椒麵,一碗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的牛肉粉躍然呈現。”
“說得好!”導演王小帥作為生長在這裏的“支援三線”子弟,聽了後大聲喝彩起來。
秦浩其實也是前兩天剛到這裏時,聽導演和食堂廚子說過這個花溪牛肉粉的來曆特色,原本還以為高揚這個剛剛成年的臭小子,根本不懂這些邊遠省份的地方特產,誰知道人家早就做過功課,一見到實物就滔滔不絕地說出來花溪牛肉粉的原材料、製作工序和特殊口味。
“可惡,又被他裝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