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回門之禮不可少
李宏偉似乎在等張玉霞似的,因為她雖然準備好了,但是不知道張玉霞何時能夠換好衣服。
張玉霞進入大廳,看著李宏偉忙碌著。便想著過去幫幫李宏偉……
宏偉,我來幫你好了。
沒事,這個我已經弄好了。只是我們給楊家的回禮清單,你要不要看看。
我就不看了,你挑出一副首飾作為回禮就可以了。
那你看那個好一點?
就翠綠的那副吧!
嗯嗯,那我們走吧!
這些東西呢?怎麼帶回去?
沒事,有人,你就不用管了。
那好吧!那我先去門口等著……
不用,你不是行動不便嘛,所以我租了馬車。你先上車,他們馬上就到了。
李宏偉話剛說完便聽到有人來到他們家,李宏偉聽著那麼清楚,而且來的人數不少,腳步也是夠雜的。
我……
他們來了,你先去車上,以免他們笨手笨腳的傷害了你和肚子里的孩子。
那好吧!
李宏偉看著張玉霞離開,他們似乎只是相差幾秒的時間。
李兄,我們來給你和新夫人助威來了。
謝謝,煩惱各位兄弟。把這些回禮抬到門外去。
李兄,這是大手筆呀!回禮這麼重……。
沒事,只是為了大家開心就好,別的都不重要的。
李兄豁達,估計沒有幾人能夠如你一樣。
咦,話不能這麼說。楊兄人還是不錯的,不然玉霞怎會有娘家人呢?
也是,不過長此以往可不是個辦法。畢竟他們與夫人沒有真正的血緣,難免會有別的想法喲!
這個自然明白,對了,聽說許多掌柜的都要離開生意,去回鄉種地可有此事。
是呀!最近這幾天商會都在商議,估計是為了響應某些號召,故而拋棄奮鬥是數十年的基業,而去過什麼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你說可笑不?
唉,時局如此。
先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先讓你回門再說。
也是,商場本來瞬息萬變。又能有幾人能做常青樹……
也好……
兩位,我們可以出發了。
好。
說完李宏偉他們離開張府,前往楊家去回門。
一般的回門只有新婚夫婦二人,但是李宏偉他們因為回禮較多,故而去的人也差不多有二十個。
而楊府這邊從昨天下午就已經開始準備了,雖然回門的禮數過於繁雜,但對於娘家人來說這一天還是值得的,畢竟白撿的妹妹和回禮,又能有幾人會拒絕。
李宏偉的隊伍浩浩蕩蕩的來到楊家,李宏偉和張玉霞依照風俗進行回門的禮儀。等所有的事情都弄完后,此時已經是午飯時間。
楊府準備充足自然不會虧待跟李宏偉一起來的兄弟們,他們首先是個腳力們一些酬勞,其次便是開席吃飯。
楊府雖然沒有六十多道菜來招呼大家,但是雞鴨魚肉自然是少不了的,其次便是楊家自製的酒管夠。或許大家以為這個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一般人別說能喝到楊家的酒,即便是能聞到也是為數不多的。畢竟他們家的酒專供達官顯貴,一般平民是有錢也難以買到的。
酒桌上歡聲笑語你來我往,雖然是臨時組建的家人,但彼此的默契是毋庸置疑的,不然李宏偉也不會為張玉霞求楊家這樣的門戶為娘家人。
李宏偉看似精明,但是難免也會掉入別人的陷阱更何況這個楊家並非善類。
酒桌上有多麼快樂,帶來的傷害就會以數十倍的代價還回來。或許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彼此成為姻親是好事,但別忘了李宏偉和楊家都是生意人,所謂利字當頭人心難測。
眾人倒是沒有太在意這些,畢竟對他們來說只是吃酒而已。不論如何,也不會顧及太多,更不會思考太多。
歡聲笑語彷彿就在眼前,李宏偉拚命的想抓住,但是這一切或許只是夢。
李宏偉獨自一人在老二李揚的家裡,此時天空已經放亮。李宏偉剛睜眼時被眼前的陌生環境嚇了一跳,帶他會過神來才想起張玉霞已經離世,而幾個兒子種種的表現卻讓李宏偉失望透頂。他不知道接下他還要經歷些什麼,只是他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李宏偉,你要忍,不論多難都要吧老伴張玉霞風光的送走,這是你這輩子欠她的。也是你如今唯一能做的事情……
李宏偉起身收拾了一下衣物,看著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環境。李宏偉感慨萬千,曾幾何時自己也是一時的風雲人物,而如今晚年凄涼,子女親情淡漠。晚年的凄慘是李宏偉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但或許正是這種鮮明的落差感,讓李宏偉越來越對李治兄弟三人的行為感到憤怒和不滿。想當年李治出生有多難,或許李治是不知道的,但是李宏偉致死不忘,那個看著對自己和張玉霞親近的楊家,原來到頭來只是挖坑讓自己往下面跳。
可惜如今的李宏偉再也沒有那份心境,而楊家也正是李治出生的那年音信全無。留下的殘局讓李宏偉獨自承受……
此時的李宏偉不再多想,也沒有多做停留。他收拾停當后便轉身離開房間,來到停放張玉霞遺體的靈棚里。因為李宏偉想要懺悔,若不是自己一心追求所謂的名門,張玉霞也不會難產,差點為生李治失血過多而亡。好在上天眷顧,也好在張玉霞求生欲強,不然估計張玉霞不會經歷往後的那麼多。更不會和李宏偉一起過著凄涼的晚年生活……
回憶就像一面鏡子,它時常告訴你人生的酸甜苦辣。但回憶同時也是最痛苦的,因為有些心靈最深的傷口又會重新撕開,血淋淋的把過往展現給自己看,讓你清楚你這一生的追求和境遇如何?
李宏偉來到靈棚,此時李治三兄弟或許太困了,故而都已經睡著了。李宏偉並沒有憐惜這幾個兒子,因為或許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事。
此時的村裡人來人往,或許熱鬧也有看夠的時候。故而村民此時過著原有的生活,該喝早茶的喝早茶,該喝湯的喝湯,似乎無人顧及張玉霞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