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日月永在> 第五百九十八章:電!(上)

第五百九十八章:電!(上)

  ??皇明四十二年與大明史而言,必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五月初,明聯皇帝朱允炆正式署詔,廢除五軍都督府,各省都司統一劃歸中央直管。


  ??同月,朱允炆再署詔命:“大明爵祿王、公、侯、伯仍作保留,但一代而終不再承襲,非國姓朱者亦可加王爵。王爵食祿年千萬、公五百萬、侯三百萬、伯一百年,年給不短,至薨而絕。”


  ??這道詔命,正式剝奪了整個大明所有宗室頭上王爵的承襲權,卻也讓舉國上下上億百姓為之瘋狂。


  ??異姓亦可加王爵!

  ??而享受到這一殊榮的第一人,便是剛剛履新總參謀長不久的馬大軍。


  ??‘平西王’!

  ??遠在南京的朱棣知道,馬大軍是朱允炆推出來跟宗親打擂的拳手罷了。


  ??動王爵便是動宗親,而讓馬大軍晉王爵,就是把馬大軍當槍使。


  ??宗親如果鬧事,這位平西王第一個都不能同意。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朱允炆這一手,和當年剛登基的時候,將宋晟提拔到漠北都指揮位置上何其相像。


  ??更值錢的,則是千金市馬骨之意,馬大軍草莽山戶出身,亦可爵晉封王,那對於天下那些芸芸眾生而言,是多大的鼓勵。


  ??即使一代而終不能承祀,那又如何?

  ??而自馬大軍之後,朱允炆又接連扔出去了兩個公爵。


  ??先是太子太師的許不忌封輔國公、而後是科學院首席院士的莫成封了承運公。


  ??兩個公爵,一文一匠。


  ??大明的爵位開始對標與國貢獻,且不限出身途徑。


  ??“隻要對國家做出貢獻,王公之爵,虛位以待。”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朱允炆給天下人開了這條青雲路,能攀登到哪一步各憑機緣努力,沒有世襲的鐵帽子、沒有橫亙攔路的階級壁壑。


  ??“拚命學習提高自己、參與建設為國效力,你隻管努力,剩下的自有天意!”


  ??在奮勇向上的思想領域,朱允炆給天下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整個國家的鬥誌都變得更加昂揚。


  ??而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內閣也開始著手布置四五計劃了。


  ??皇明四十二年是三五計劃的收官年,展望四十三年自當提前布局。


  ??而在年終的啟動大會開始之前,科學院總算是將第一代蒸汽運輸車給造了出來。


  ??這一天,朱允炆攜內閣五人全部到了科學院觀禮。


  ??“一個時辰行路五十四裏,可裝貨物八千斤或載人五十。”


  ??這就是大明第一代蒸汽車的效果。


  ??速度都沒有馬力拉車快,但朱允炆一樣很開心。


  ??“朕幾十年夙夜之渴求,終於今朝得償。”


  ??萬事開頭難,能有這第一代蒸汽車,就不怕沒有第二代、第三代,有了蒸汽機就不怕沒有內燃機。


  ??歐洲從第一代裝載火車的蒸汽機到內燃機不也才用了短短四五十年,幾十年對一個國家來說,根本不叫做長。


  ??朱允炆或許看不到,但這個國家一定會見證。


  ??“朕本來打算第一條鐵路鋪設京廣線的,但眼下的裝運力委實不強,為求實用,還是先開通北京往平津之間的吧,方便平津港那裏可以直接將航運貨物發來北京,節省人力和運輸途中的糜耗。”


  ??“臣有負聖恩,慚愧至極。”莫成開口道罪,確為真心實意。


  ??皇帝加他公爵之貴,傾舉國之力的幫扶,二十幾年,才造出這麽一個連馬車都比不上的鐵家夥,這讓莫成很難心安。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朱允炆拍了拍莫成的肩膀,寬後者愧疚之心。


  ??“這蒸汽車所需的鐵軌,科學院這邊有詳細的工藝流程吧,交付工部,明年京津線必須建好,一年之內務必完工,不能耽擱。”


  ??“沒有問題。”


  ??閣臣之一分管工部的鄺奕和立馬接口:“京津不過百裏之隔,請陛下放心,莫說一年,臣敢立狀,六個月之內實現通車。”


  ??他是膽子大,朱允炆打算的時間張口就省了一半。


  ??看來是被莫成封公刺激到了,都想追求立功表現,努力上進了。


  ??甚至半年鄺奕和都覺得有些慢了,如果不是怕再說短點有風險的話,他都想說四個月。


  ??無非,多死點印度、日本的勞工罷了。


  ??一裏鐵路一裏骸,京津不過百裏,拿命填又能需要多少?

  ??靠著紅薯、地瓜等高產作物的供養,以印度幾千萬的人口基數,生出來的一茬茬都用不完。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保質保量,不能為了趕工,導致通車用度沒多久就出現問題。”


  ??對於鄺奕和的急於表現,朱允炆還是叮囑了一句,前者自然是拍著胸脯打包票。


  ??一行人繞過蒸汽機車,繼續在科學院內逛著,莫成充當向導。


  ??“新的抽水、排水裝置也基本過了實驗階段,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屆時,皇宮便可以用上陛下所說的自來水來,相應的抽水茅坑、排汙係統都會裝配,就不用人力幹這些髒活了。


  ??且眼下北京城內還未動工建造的新樓盤,都可以進行管道預埋,蓋成之後,都將是擁有自動供水裝置、方便民生的新樓。”


  ??幾人都輕聲笑了起來:“如此,又該大皇子殿下頭疼了。”


  ??誰都知道朱文奎忙著降房價,而莫成這物件一投入使用,新樓盤的房價肯定又要漲,這對於房市來說肯定是利好的。


  ??朱允炆沒有接話,他的眼神被遠處一個台子吸引了。


  ??台麵上有一個金屬環、一個銅環,上覆毛料。


  ??“這是?”


  ??朱允炆看不懂,輕聲發文,身旁的莫成看了一眼忙接話:“哦,我們科學院一個小夥子整出來的,說這樣可以打出火花,我這就換他來。”


  ??“幾個鐵片、一塊毛料就能打火,這不鬧笑話呢嗎。”


  ??幾位閣臣紛紛不信輕笑,看著莫成去尋人,全不知此刻朱允炆已是眼皮狂跳。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這是,電試驗!


  ??電試驗對中國來說不是什麽空白領域,起碼也有兩千年的曆史了,而在沈括的中更是詳細記述過宋代古人對於電這一神秘領域的窺視。


  ??包括摩擦起電、靜電、毛料起電都嚐試過。


  ??但隻是沒有係統的歸納,更沒有更深一層的去實驗過。


  ??主要可能是古人覺得電這東西沒什麽用吧。


  ??畢竟搞出來的時候易生火傷人,且沒法投入到生活中使用。


  ??這邊朱允炆還沉浸在激動中,不遠處,莫成已經引著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走了過來。


  ??“陛下,這就是搞火花實驗的負責人,蔣天亮。”


  ??這名字一聽,八成便是天亮時生出來的。


  ??而站在莫成身後的蔣天亮可沒工夫介紹自己的出生情況,此刻開口先抱怨了一句:“莫院士,我這不是火花實驗,是電實驗,雷電的那個電。”


  ??抱怨完才麵向朱允炆作揖見禮:“臣科學院二級院士蔣天亮,參見吾皇聖躬安。”


  ??站在朱允炆身後的幾名閣臣頓時小吃一驚,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一位二級的院士。


  ??大明科學院的院士級別可是卡的特別死,而且品軼還高的嚇人。


  ??首席院士領正一品的職俸,一級院士正二品、二級院士就是正三品。


  ??雖然沒有行政權,但這個年輕人領的年俸,可跟一省布政同級!

  ??“給朕介紹一下吧。”


  ??朱允炆沒有看蔣天亮,此刻他的注意力,已經全部被那幾個小鐵片吸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