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意見箱
等這些事情處理完之後,韓靖荷才有時間想,葉梓萱沒什麽會突然來到棉紡學堂,然後猛地意識到,晴嘉公主已經滿月,想來葉梓萱沒有出宮的那段時間,是因為要養胎。
“恭喜娘娘,喜得明珠,晴嘉公主生來帶有祥瑞,定然會平安喜樂一生。”韓靖荷真誠的恭喜道。
可能是愛屋及烏的原因,對於還未見過麵的小公主,韓靖荷不由來的心生好感,葉梓萱的女兒,想來是能夠繼承她的衣缽和誌願的。
就像文武百官看到楚墨軒後繼有人的心態一樣,韓靖荷此時特別的歡喜,不再擔心棉紡學堂有一天會舉辦不下去。
葉梓萱並不知道她內心的想法,聽到韓靖荷對晴嘉的祝福,臉上露出了笑意。
“承你吉言了,我也隻盼著著她能夠平安喜樂。”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是許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人生多苦難,能夠平安喜樂一輩子,那是莫大的福分。
做父母的心思多是如此,葉梓萱也不例外。
“學堂這一年來發展的很好,再過一陣子又到了招生的時候了,你可有什麽想法?”葉梓萱沒忘記正事,她來棉紡學堂,可不僅僅是來找好友敘舊的。
閑了這麽久的時間,她整個人都充滿了幹勁,隻等著確定目標,然後努力幹。
若是沒有發生容娘子的事情,韓靖荷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但現在的她,卻有著躊躇,默默的低垂下了頭。
要說這裏人之中,對於擴大棉紡學堂的規模,心思最迫切的就是韓靖荷了,她一直再等合適的時機到來。
在今日之前,韓靖荷早就有了計劃,隻等說與葉梓萱聽,可現在卻說不出口了。
從最開始的一間課室,三十幾個學生,到現在整個棉紡學堂都塞的滿滿當當的,發展到這個規模,是時候考慮建立分堂的事情了。
不同於以往,這次韓靖荷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有的想法,而不是憑借一時的意氣。
可越是這樣,她的顧慮越多,學堂出現的紕漏,讓她不得不重新考慮一二,或許還要再等等。
腦海裏想的越來越多,韓靖荷支支吾吾的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葉梓萱沒有想到的,以前韓靖荷可是對擴張學堂規模的事情最上心了,怎麽這會反倒沒什麽聲音了?在她的注視之下,韓靖荷沒有再沉默下去。
“招生的事情我會做好的。”被打擊了信心的韓靖荷,最後隻說了這個。
見韓靖荷眼神之中的閃躲和退縮,葉梓萱總算明白了她的心思,她倒是沒想到,韓靖荷這麽驕傲的一個姑娘,竟然被這點小事給打到了,在她看來,學堂的發展就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出現漏洞是再正常不過了。
“我當然相信你,有你負責學堂的事情,我是再放心不過的,就沒有別的想法了嗎?”葉梓萱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韓靖荷。
葉梓萱那仿佛能看透她所有心思的眼神,讓韓靖荷心中一顫。
也許是因為從小到大一直沒受到挫敗的緣故,韓靖荷一直都有著她的驕傲,棉紡學堂成立以來,無論遇到什麽問題,都能很好的解決,這更加的滋長她的傲氣。
不過人太過驕傲了可不是什麽好事,畢竟人生總不可能一帆風順,驟然受到打擊,韓靖荷才會懷疑自己。
可就在這個時候,葉梓萱卻還是這麽信任她,或許她沒有那麽差勁,韓靖荷鼓足了一口氣,“近來求學的學子越來越多,或許可以考慮開設分堂。”
聽到韓靖荷的提議,葉梓萱嘴角向上揚起的弧度越來越大,“我正有此意,學堂可以擴建,周圍的房舍可以買下來,至於京城之外,可以開設分堂。”
京城之內再開設分堂就沒有必要了,雖然棉紡學堂的周圍都有人家,但隻要價格合適,想來對方是不介意換個大宅院的,而葉梓萱是最不差錢的主。
這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夠葉梓萱看清楚,棉紡學堂能夠在楚國紮根,百姓們也能接受女子學堂的存在,她這才敢放開手腳去做。
“京城之外也開設分堂嗎?”韓靖荷不確定的問了一遍,她沒想到步子會邁的這麽大,明明之前葉梓萱還勸她不要著急來著。
葉梓萱點了點頭,“時機已經成熟,總不好把求學的學子拒之門外。”
想到棉紡學堂招生之時的盛況,葉梓萱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她好不容易在女子之間掀起了一股向學之風,當然要抓住這次機會了。
“你看可有合適的人選,足以擔任分堂的山長。”要說對夫子們最熟悉的人,當然還是韓靖荷了,葉梓萱長時間都在皇宮之中,對夫子們了解的不對,也不知道誰有這個能力。
“倒是有兩個不錯的人選。”韓靖荷思索著諸位夫子的品性和能力,在心裏權衡著誰更適合獨當一麵,“就是不知道她們是否願意離開京城。”
經過她這麽一提醒,葉梓萱才想起來,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時代,若果不是沒有辦法,很少有人願意離開家鄉的,更何況是從繁華的京城,到別的城池去。
這個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多給點安家費,看能不能讓夫子們少些顧忌。
“一切都按夫子的心願來,如若不願也不可強求。”葉梓萱不是黑心的老板,不至於因為這個把人給趕走。
對此韓靖荷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她也是個心地善良的姑娘,不會做強迫人的事情,不過此時她卻有些猶豫,看向葉梓萱的眼神欲言又止。
最後還是開口了,“學堂管理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此時開設分堂會不會留下隱患?”
就算是知道現在說這些有些掃興,但韓靖荷還是開口了。
看來容娘子的事情給韓靖荷造成了影響,小心謹慎一些倒沒什麽問題,葉梓萱語氣的溫和的說:“沒關係,這不是什麽大問題,剛好在分堂實施改革之後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