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辦法
像她們這樣的人家,就算是有什麽事情要孔巽幫忙,要麽是兩家的男人親自談,要麽就女眷告知孔夫人,由她轉達,葉梓萱這一手實在是讓人出乎意料。
若是別人的話,孔夫人早就找個理由拒絕了,但眼前之人是葉梓萱,她也隻能應承下來,“原是如此,依蘭,去前院通傳一聲。”
“還請夫人稍作等待。”兩人隨意的聊著,孔夫人交際能力還是不錯的,聊的都是葉梓萱感興趣的話題,也算是相談甚歡。
聽到傳話的孔巽是有些迷茫的,想不到葉梓萱找他能有什麽事情,仔細的思索了一下,他最近的行事並滅有紕漏之處,前線也沒有緊急的軍情,隻能硬著頭皮到了內院,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夫人,聽聞您有事要與臣商議,不知何事能用的上微臣?”不愧是兩口子,孔巽也恭敬的對葉梓萱行禮。
楚墨軒是孔巽的主公,在他的心裏,葉梓萱的地位是國母般的存在,自然是恭敬有加。
有孔夫人在前,葉梓萱沒有那般驚訝了,直接說起了正事,“今日我去鄉下的村莊走了一遭,見灤城百姓的生活很是窮困,多為老幼婦孺,不知官府可有對策?”
在她的眼裏,楚墨軒手底下的人還是比較靠譜的,多是些為百姓著想的好官,按理說不應該對這種情況置之不理的。
此話一出,孔巽的笑容立馬就僵住了,別提多苦澀了,自從擔任灤城的知州後,他就沒有說過一個安穩覺,戰亂之後百廢待興,可用的人才太少,還要負責前線戰事的後勤,根本就忙不過來。
百姓們的情況他當然知道,能做的也隻有減免賦稅,再多的卻是騰不出手來,結果,這事去卻被葉梓萱放在心上了。
“衙門的公務繁多,便以軍事為重,對於百姓,已然免除了他們的賦稅。”孔巽組織了一番語言,然後就憂心的等著葉梓萱的回答。
心裏免不了有些埋怨,葉梓萱一介婦人,又身懷有孕,不好好的待在內宅安胎,緣何要管這麽多,這些民生大事,她又能懂什麽,真是被楚墨軒寵的任性妄為。
“即使如此的話,我有個辦法,還請孔大人看看是否可行。”葉梓萱也是知道灤城的情況,並沒有問責孔巽的意思,“不知將士們的衣袍鞋襪,一般是哪家提供的?”
生意上的事情,葉梓萱還是了解的,像這種軍隊用的,又沒有限製的東西,一般都是交給商戶人家做的。
“是顧家負責的。”
顧家,葉梓萱腦海裏閃現過一個人的名字——顧白安,說來她們已經許久未曾見麵了,不過既然是顧家的話,事情就會好辦不少。
“我見百姓家缺少勞力,僅憑耕種很難養活一家老小,不若在村子附近建立工坊,雇傭婦人防止布匹、縫製衣袍鞋襪,以供眾將士使用,她們都有家人在軍中效力,定然會用心製作的,有了收入,百姓們也不至於過不下去。”
這就是葉梓萱的想法,雖然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卻能幫助更多的人,而且,顧家應該不卻這三瓜兩棗的,既然是跟朝廷合作,顧家的利益定然被壓的不高。
就算之前對葉梓萱存有偏見,孔巽也不得不承認,她這個想法真的很好,是實實在在的為百姓考量。
但他並沒有應承下來,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的,誰不知道顧家一直在支持楚墨軒,提供了不少糧草、銀錢,頗得楚墨軒看重,他不敢公然等罪,“這怕是有些難辦,此事已然跟顧家簽訂了契約,貿然違約,怕是有些不妥。”
“顧家那邊,我會同他們商議的,在此先問問孔大人你的意思。”這事畢竟要有官府的支持才好開展,不然根本就沒辦法提供給軍中。
再者,這是提高聲望的事情,能夠獲得民心,對於葉梓萱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對楚墨軒而言,卻是極其需要的東西,能夠幫上楚墨軒,她是極其樂意的。
孔巽並不知道葉梓萱以前的經曆,聽她說的這麽輕鬆、篤定,更覺得不靠譜了,“這種有利於百姓的事情,微臣自然沒有異議。”
罷了,在顧家吃了閉門羹之後,她就會知難而退了,其實,孔巽也是希望此事能成的。
等到孔巽的一句準話,葉梓萱便告辭離開了,走之前還詢問了關於顧家的消息,畢竟她和顧白安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係了,以前顧白安會主動寫信,但後來卻消失了。
顧白安消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楚墨軒的真實身份曝光之後,心情最複雜的人莫過於他了。
楚墨軒是顧白安很敬佩的人,願意追隨的明主。
葉梓萱是他欣賞的女子,甚至在心中動過旖旎的心思,一度覺得葉梓萱的丈夫配不上她,兩人還傳出過緋色的流言。
到最後卻發現楚墨軒就是葉梓萱的丈夫,顧白安是久久不能消化這個消息, 甚至一度擔心,楚墨軒會不會因為他,而遷怒整個顧家,那他就是家族的罪人,至於對葉梓萱的心思,隻能深埋在心底,強迫自己忘記。
正是因為如此,他哪裏還敢跟葉梓萱聯係,那不是害人害己嗎?
可有些事注定是躲不過的,顧白安收到了一張特殊的拜帖。
一般送往顧家的拜帖,管家都會先審查一遍的,這一日,管家照常在處理這件事,當看到一張鑲金邊的拜帖時,他表情變得慎重,當下也顧不上剩餘的拜帖,立馬拿著手裏帖子去找顧白安。
蓋因上麵寫的拜訪人是楚家,楚葉氏。
世上姓楚的人有很多,但是在灤城,用鑲金拜帖的楚葉氏,隻有一個人, 那就是楚墨軒的夫人,未來的國母,這容不得管家不激動。
楚墨軒發動起義之後,顧家就舉家搬離了京城,家中有顧老爺子坐陣,灤城這邊的事情需要有個能做主的人,顧白安不想顧父車馬勞頓,就來到了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