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一天
“瑞啊,今天你上那個什麽課,上的咋樣啊?累不累?”
楊瑞能去上EMBA這是好事兒,以他對父母素來報喜不報憂的性子,自然是要跟他們說一下的。
隻是父母年紀大了,EMBA是啥他們不懂,隻是知道兒子又要開始學習了。
學習這事兒,楊瑞初中小學的時候成績還算在班裏名列前茅的,隻是上了高中以後,在旺盛的荷爾蒙作用下,他的主要精力很難放在枯燥的學習上,玩遊戲、跟女同學玩一些朦朧的感情總似乎遠比學習有意思。
在最關鍵的高中生涯沒有好好學習,其結果就是他隻上了個專科,距離二本線還有好一段距離。
為此,當初楊建軍夫婦著實頭疼了好一陣。
青春期的孩子大差不差都一個熊樣,叛逆,自我,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那個時候,楊建軍覺得兒子可能不是個讀書的料,最後也不了了之隨他去吧。
人生百樣,學習不見得就是最終的出路啊。
之後的事情,就是如今這樣。楊瑞的人生路,在楊建軍看來,走的也算不錯了。
不管怎麽說,現在在家裏,老楊夫婦算是真的揚眉吐氣了。或許他們自己本身沒有什麽大本事,都是老老實實的退休職工,但兒子牛逼啊!
現在家裏誰提起楊瑞,不得比出大拇指?
這幫第三代的孩子裏,可不也隻有楊瑞是自己創業的?單純這份魄力,就不是他們能比的吧。
現在,卻聽說上學的是不怎麽喜歡學習的兒子,居然要去上什麽學了,這就讓老兩口覺得很奇怪啦。
見爸媽動問,楊瑞笑回著話:“這還有什麽累的。就是多年以後又坐在課堂上,感覺怪怪的。”
“你這小時候不好好學,現在知道學習了?”楊建軍跟兒子開著玩笑。
楊瑞卻也不惱,笑道:“這不小時候不懂事嗎。現在覺得腦子不夠用,充充電。”
“這是好事兒,老頭子你在這說什麽風涼話。”韓秀芳白了丈夫一眼,替兒子說著話,轉而問楊瑞道:“你現在再去上大學,班裏都是些什麽人?大學生?能和人家說到一塊去嗎?”
作為母親,他更關心兒子的感受。
聽媽媽說著如此外行的話,楊瑞耐心地解釋著:“班裏可沒有大學生,三十來號人,我這個年紀的都算年輕的,都是一些C城以及周邊大小公司的老板、高管。”
一聽這話,韓秀芳看了楊建軍一眼,奇道:“現在這些人都這麽愛學習了?”
楊建軍扶扶老花鏡,嘟囔了句:“活到老,學到老嘛,要不然人家是大老板,咱就是小老百姓。”
“也不能這麽說,要我說,學習一下管理理論是其一,另外就是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脈關係,多認識一些同檔次的人,我這次的這個班,學費可不便宜。”
楊瑞說著,老楊嗬嗬一笑,對老婆說著:“看看,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就你懂得多。”韓秀芳不理老楊,又問兒子:“都什麽人給你們講課。”
“這次給我們授課的講師有好幾個,有青大的教,也有大企業的外聘顧問,經驗很豐富。關鍵他們都不會照本宣科,都是拿出一個實際案例掰開了,揉碎了給我們講解分析,我個人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
這個楊瑞說的倒是實話,EMBA最注重的就是理論聯係實際,在正式上課之前,楊瑞也做過一定的功課,但真正上課的時候,講師超高的授課水平讓楊瑞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還僅僅是青大這種並不算知名的EMBA進修班,若是換成清華北大,甚至國際更加有名的大學,楊瑞簡直無法想象人家又該是一種什麽樣的水平?
很多人,包括楊瑞,很久以來都覺得所謂CEO管理一家公司似乎並不是多難嘛。因為一個企業,就如同一台運轉中的機器。隻要部門完善,在各司其職的情況下,這台機器想要運轉不正常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
給我上,我也行啊。
但在楊瑞第一天參加這個進修班之後,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人在什麽位置,不是沒有原因隻靠運氣的。
“企業的管理,根本上是人的管理。孔夫子主張因材施教,這是教育,放之企業管理,就要因材施用……讓最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刻板的人不適合做營銷,但讓他做監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一個圓滑的人,能做一手好營銷,可讓他去做監察,必然會搞的公司‘親如一家’烏煙瘴氣……”
“調動個人積極性,是保持團隊活力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傳銷組織的洗腦想必各位同學都有所了解,那就是最初級的,以利為基,激發個人對金錢的渴望從而提升個人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團隊當中引入人情並不是說不可以,畢竟國情如此,但這樣做的後果,勢必會增加你的創業難度。”
“最佳的團隊,必須要走精英化路線,我們以MAC團隊為例子,最初比爾?阿特金森對喬布斯踢出一些他認為不合適的工程師時,表達了反對意見,他覺得喬布斯的這種方式不僅冷酷無情而且很不公平,他說:‘這些人工作十分努力,而且是很出色的工程師’,但是喬布斯堅持認為:如果你想打造一個由一流隊員組成的團隊,就必須下狠手。這是他在mac團隊建設中獲得的經驗。”
“道理很簡單,團隊擴張事,如果吸收了幾名二流隊員,他們就會招來更多的二流隊員,很快你的團隊裏就會出現三流隊員。一流隊員隻喜歡和一流隊員合作,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容忍任何二流的行為。”
看著自己記滿的筆記,楊瑞頗有感觸。
這僅僅是第一天,同學們相互之間並不熟悉,不過是見麵知道這是自己的同學,不過他相信隨著學習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總會有更多的交流過程。
當然,這都是好的一麵。
另一麵,楊瑞覺得沒有必要跟父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