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五章 華山明月升
岳不群越看華山派的收入越心驚,作為不算地主的地主,華山派如今也算是站在剝削階級里的一員,縱然有僅次於西軍的好名聲,可那數據看來依舊觸目驚心至極。
華山派開闢的土地是承包給山下農戶耕種的,岳不群以華山派的名義,整體給官府交租四成,這已經算是少的了,剩下的六成,華山派取兩成,只剩四成留給農人。
要按照別的門派的佃租而言,華山派已經算是仁義至極了。
少林派的地租不算低,他們不必給官府交稅,故此收五成佃租,但分散在各田莊的寺廟還要收至少一成,再加上承包大片土地的地主再收一些,留給佃戶們的已經不足兩成,這裡面還要承擔一部分原本分攤給各寺廟的賦稅,畢竟租庸調雖是古人事,但今人換了個方式又把剝削留了下來!
武當派田產也很多,甚至比得上龍虎山張天師那一脈,佃租也不低,不過武當歷代掌門人都比較清淡,收上去的佃租時常都又發了下去,名義上給了佃戶,絕大部分卻都進入了各層盤剝之人腰包里。
而後便是嵩山派,嵩山派在河南地區良田千頃,還經常和少林派鬧矛盾,畢竟離得近,門下弟子一鬧矛盾,佃戶們自然也跟著彼此對立,兩派也從未阻攔過,似乎並不在意這些小事情。
「咱們華山派的田產在武林中算是較少,大部分還是自己開闢的,賦稅比別的門派高得多,但留下來給農戶的也少得可憐,這麼下去恐怕是不行的。」岳不群扔下書本回頭道,「師妹,今日我下山看了一下,山腳下的農戶中已經有憑藉銀子多進行土地兼并的人了,山外更多,華陰縣已經有專門打理咱們的土地給地主老爺的佃戶,六月份的那會子我去看的時候,還記得他們是種著好幾畝地的農戶。」
寧中則很奇怪,那為什麼把土地丟了?
「大概是所謂的轉包了吧,我聽說有人在其中做事情。」岳不群神色憂慮有些擔心。
這麼下去恐怕用不了幾年,華山派名下也會出現一大批依附於華山派的地主,華山派也會變成少林武當甚至嵩山派那樣的民賊。
這不是岳不群想要看到的。
他本就是個讀書人,又極愛惜自己的名聲,如今眼界開拓,更明白華山派雖然練武,江湖中也算是一個大派了,可若農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活路,這天下都會完蛋,何況一個江湖中的門派。而且如今天下已經啟蒙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學者有其能」的混沌意識,若是華山派名下依附著的地主多而農戶少,華山派根本也會隨之動搖!
「西軍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咱們學人家也好啊,」寧中則嘆道,「農人沒有地,那是要出大問題的,華山派雖大,也恐怕很難抵擋農人的拚命衝擊,只可惜,咱們沒法子把西軍的規矩也學來。」
她痛恨官府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她看來,地稅太高盤剝太狠逼著農人沒活路的第一個該殺之人就是官府里那些貪官污吏。
「咱們開闢的土地,咱們且只收取兩成地租,到年底又返還給各家各戶小半成,官府不由分說拿走四成,還要徵調農夫修繕城池,戍邊打仗,再加上各種稅負,咱們都承受不起,何況是一貧如洗的農戶。」寧中則建議,「倒不如引西軍進駐關內算了。」
岳不群笑道:「西軍的到來是阻擋不了的,衛央這些天算計的豈止是朝堂之上的那些人,他恐怕也在算計武林中的這些大派。」
那是自然。
寧女俠多次跟衛央說過,這武林中小門小派歡不歡迎西軍難說但那些大派一定不歡迎西軍。
在西陲,管你是什麼佛門道家,要建立自己的經濟地位你就得交稅,要不想要經濟地位你也沒有別的地位。
少林為什麼這麼多年了沒有在西陲站穩腳跟?正是因為衛央在這些武林門派設立在西陲的據點手裡摳出的錢太多了。
金剛寺如今在山上,可也耕種著一些土地,他們沒敢給別人承包,自己耕種得交稅,按照人均土地面積,超過一畝加一些,哪個不交稅,送你去見佛祖,誰說也不管用。
這就難免讓那些名下田產太多的武林大派對西軍進入關中地區抱著抵觸的情緒,誰也不知道過了潼關,還有什麼力量能抵擋住西軍的鐵蹄,以及他們那嚇死人的政策方略。
華山派不怕,他們本就沒多少田產,何況交稅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
「我估計,西軍徹底拿下關中之後,咱們華山派應該會用一種新的方式管理這部分土地,」岳不群忽然想起一件事來,連忙打開柜子拿出一摞書信,這是這些年他們和衛央往來的書信,「咱們第一次去西陲,回來的時候衛央給咱們提過農場,後來的書信中也提過『國營農場』這個概念呢。」
這有什麼用?
寧中則幫著翻出來,打開來一看,果然有幾次提到過經營農場的提醒。
「早年間,咱們就在一部分土地上試著運行了一下這書信里說過的農場,不過目前看來和一般的土地耕種方式沒什麼太大差別,」岳不群忽的一拍額頭,恍然了,「還是因為整體的土地政策沒變,朝廷的土地政策不變,華山派經營農場也還是那個老樣子,西軍不到,這土地和人口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度就不可能改變,華山派那點土地改變不了多大的局勢。」
夫婦兩商量了一下,篤定皇帝離開西安府之後,西軍定然要擴展自己的影響力,關中地區應該會受到他們的影響,故此決議改變。
「農場要儘快經營起來,這一次河南地區遭受洪災,一部分民眾脫離自己的土地來到關中,這正是招收人工的好機會,咱們積攢的那點家底大約也夠再收購一批土地了,」岳不群沉吟片刻,毅然決然道,「我們有通天大道,不必與農戶爭奪利益,接下來購買的土地到手,咱們要執行西軍的政策,建農場,免除中間商,積攢的糧食,將來既可以賣給西軍,也可以運營糧行,咱們得定個規矩,收租不得超過四成,其重要包括各種賦稅,包括地稅。」
行嗎?
寧中則有些擔憂這可能會被其它門派群起而攻之。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華山派要實現突破恐怕不能只靠武林中的努力,還得經營人心,」岳不群確定,「當今天下,佛道昌盛,儒門卻只聞達於諸侯,我們華山派既是道門,又當為武林中的儒門,要當敢為天下先者不為舊有武林門派,我看這麼做沒錯。」
至於其他門派前來攻擊,岳不群也不懼。
「他們用言語攻擊,我們就辦報紙;他們若提劍而來,我們的長劍也不是嚇唬人的,」岳不群笑道,「千年之變,我輩正在風口浪尖,何必因為懼怕而裹足不前?定了,就這麼辦,用西軍的規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