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 第八百零九章 我輩正年少,何須傳緇衣(下)

第八百零九章 我輩正年少,何須傳緇衣(下)

  「故此,外臣懇請上國皇帝陛下,萬千可憐我王,念在我王誠心一片的情面上,賜一個前程富貴,外臣粉身碎骨……」

  久我未名再一次撲倒在地叩頭如搗蒜,真有一些當年申包胥哭出秦國一支大軍幫忙地意思。

  「先別急著死,你的意思是,我天朝派兵去把你王叫過來,與你一起享受著人間天國么?」楊一清震怒,「這怎麼行?這……」

  「不不不,大人,不是這樣,」久我未名吸溜著鼻子,「外臣之意,上國有上國的氣運,」然而話鋒一轉就道,「今日上國有秦國公這樣的大將軍,我王之意,莫如賜我國忠心耿耿之大名……」

  老皇帝恍然大悟,眼角閃過嘲諷的冷笑來。

  什麼忠心耿耿的大臣。

  恐怕是為與太子廝混半年之久的那個女子吧?

  這麼說她懷孕了?

  「未知你想要什麼樣的稱號啊?秦國公?」老皇帝示意楊一清先冷靜。

  久我未名大哭這道:「外臣焉敢有此等貪天之念?只求一個秦國公託庇,如此便心滿意足。」

  這話是什麼意思?

  老皇帝懵了,楊一清也震驚。

  「秦國公用兵如神百戰百勝,外臣之意,莫如……」久我未名一陣難以聽懂的話,絮絮叨叨說半天才把意思表達清楚。

  秦國公衛大人,不如你收個記名弟子罷?

  老皇帝啥都明白了,這不是讓衛央收個弟子,而是讓西軍將來支持一下倭女所生的老朱家的後人。

  這能行就搞笑了。

  且不說那倭女所生是不是老朱家的後人,即便是真那也沒資格繼承帝位。

  西軍?

  衛央那小子可是個堅決的瞧不上倭人的傢伙,真要敢這麼算計他那你等著滅國。

  「邃蓭,你瞧怎麼樣?」老皇帝笑了。

  楊一清臉色嚴肅,厲聲道:「此事何其荒謬?倭人要學文,國子監預備;外人要練武,江湖多得是總是,何不往投呢?」

  他反問道:「貴使是瞧不上國子監,還是瞧不上中原武林?」

  久我未名果然中計了:「楊大人所言差矣——此乃軍陣韜略!」

  「下官沒記錯的話,兵書韜略,你倭人自中原學去的可不少,怎麼發揮,那是你們天賦的問題,怎麼,學了孫子不行,要怨孫子不行?」楊一清斥責,「何況我國朝上將,何來工夫教你?」

  而後再提一件事:「大將軍身為國朝太傅,太傅者,太子師,你倭人也敢與國朝太子並列之徒?」

  而後當機立斷:「陛下,此事國朝不允,倭人懇求,念其分崩離析……」說這話的時候楊一清冷眼瞥著久我未名,建議道,「當請大將軍決斷,微臣以為,若是倭人果真苦征伐戰亂,何不請大將軍兵出東海一統其人?」

  久我未名瞠目結舌,我只是求拜師合著你想把倭國納入大明的版圖?

  此事恐怕難以進行。

  久我未名當即請求,若此事不可行:「但求收留我王之嗣,如今大名作亂,我王旦夕憂慮,唯恐朝不保夕,若能求大明賜立錐之地,也好保一條血脈。」

  楊一清怒責:「國朝雖大,地無寸多!太祖血脈,敢裂土封王者,也須午門外,菜市口走一遭,況你一小小倭王之後,何敢要『立錐之地』?」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老皇帝聞言竟眼睛里放著亮光。

  「楊卿,你且慢動怒,」老皇帝問道,「確是倭王之後?」

  久我未名連忙舉起手:「定然是倭王之後!」

  「陛下!」楊一清大怒。

  在這等大事上他不惜粉身碎骨。

  「楊卿,上國有好生之德,」老皇帝暗暗丟了個眼色,正色道,「既如此,你且叫來人,持倭王手書、倭國印信、朕賞其帶甲三百,可登岸來臨,京師雖小,一個王府還是可以有的。」

  久我未名大喜,連聲笑道:「若如此,則倭王無憂,可放手與大名那些亂臣賊子決一死戰!」

  「善。」老皇帝下旨道,「既如此,你可速去安排,楊卿,朕新得一卷平倭寇策,你且看,懷恩,送倭使去出城。」

  楊一清怒火滿心,我漢家天下,怎可容倭奴有立錐之地?

  「陛下,臣正有大事。」楊一清怒聲昂頭。

  久我未名一看,別的也顧不得了,連忙三拜而去。

  此人去后,老皇帝直言:「楊卿莫以為朕不知倭人想什麼,他們,哼,他們哪裡是為倭王找後路,他們要的是漢家天下。」

  楊一清愕然。

  合著你知道?

  「此事說來隱秘,以朕之見,倭人之求,落點在一個還沒有出生的嬰兒身上,這孩子,是不是太子的孩子難說,但定然會在將來打出大明故太子的旗號,」老皇帝迅速道,「如此,若是與西軍拉上關係,你想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

  楊一清汗毛倒豎,一對堪比刀鋒的濃眉幾乎要直立起來。

  「此事說來話也很長,你當知道,太子此前與趙王留下的一些人來往密切至極,這些人裡頭,多有自倭國來的浪人,其中就有一個倭女,以情報而言,這女子只怕在那些日子懷有身孕,至於是不是太子之後,朕無法斷定,」老皇帝笑道,「若知道了這個,你想……」

  「老臣明白了。」楊一清深吸一口氣,「那麼,若等到那孩子長大成人,若獲得西軍支持……」

  「格局小了,楊卿格局太小,」老皇帝大笑,道,「有倭王印信在此,這孩子,將來當一個倭王,那也不難。」

  「可西軍畢竟……」楊一清讚歎又極憤懣,「他們只怕不會聽陛下安排。」

  「不,他們不用聽誰的安排,」老皇帝糾結了良久,招手讓楊一清靠近,飛快道,「太子忤逆,朕早有安排,太子妃身孕……」

  楊一清聽完直唬地魂飛天外不知去向。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沒什麼不可思議的,大概,這是不必皇室滿門喋血就能平安過渡的唯一法子,你必須記著,衛央或許百年之後就不會影響著天下人心,但他留下的星星之火,此後必當影響千萬年漢人心,千百年中,好漢奮勇,天下震蕩,除非朝廷也跟著民心思變,然,你瞧這些諸王,有一個肯思變?不,他們只會在群臣的挾裹下,在大地主的支持下,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西軍的刀鋒。」皇帝道。

  楊一清面色慘白大汗淋漓不敢有須臾振作。

  天下,就要這麼輕易地變動了?

  神器更易,就這麼荒唐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