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下名山僧佔多
大明五行屬火,明軍基本上都是以紅為正。
軍改的時候,有人提出以各色為標誌,許多軍卒也很贊同。
衛央當場否決了。
幹什麼?
是不是搞個正紅旗正白旗之類的啊?
「雜色太多也會給輜重加重負擔的!」這是衛央最大的理由。
本來棉甲的廣泛運用就足夠讓他覺著很像「我大清」的裝扮了都,如果再分成不同旗色那還不噁心死個人了?
他對哪個朝代都沒有意見,不論是好是壞那都是我們的歷史了。
可滿屏清宮戲實在太噁心了,他厭惡的或許不是那個朝代,而是把那個朝代的垃圾包裝成流量強塞給他的後人。
如今,看著滿路正紅戰裙飄揚,他就覺心中喜歡。
「還是有些多,有些不必要的裝備有點太累贅了。」衛央道。
幾個將校策馬立在身邊都笑道:「這已經十分輕鬆了。」
「不能滿足現狀的,」衛央道,「首先,要把這個大帔和鋪蓋結合起來,盡量減輕人和戰馬的負重,還有著這輜重,騎兵每個人攜帶的裝備太多了,就算我們的戰馬充足,一人雙騎也足夠拖慢行程的了,還是要催一下研發部,把功能可以合併的要合併起來用。」
大帔,就是許多穿越小說當中說的披風,實際上稱呼並不是這個。
而且,那是在行軍途中使用的,還有許多是小說作家或者編劇導演們強加給鏡頭的。
衛央研究過大帔,這物什完全可以和行軍的時候攜帶的鋪蓋結合起來。
「白天可以當大帔使用,晚上或者可以當睡袋,或者可以當被子,一個隊的搭配連成一片后,那就是一個帳篷,不過這在材料上還要進步,還要製作不同季節的搭配,前期要投入一些錢,後面才會看到效果,估計目前很難通過預審項目。」衛央多少有一些惱火,許多人光看到目前取得的成績,而不看更大的進步空間啊。
麾下勸說道:「這些事倒可以不那麼著急!」
才怪。
「農業的發展,會要求牲畜更多的投入到農業要求方向去,我們戰馬充足的情況很快會得到改變,而且也應該留出一批牲口交給農業人員使用的。」衛央道,「此事你們也要用點心,不要光盯著研究所那些人,自己動手有時候也能促進技術的進步。」
有寒風吹來,大帔獵獵作響。
這是北庭城的寒風,帶著如刀子般的寒冷。
北庭已在望!
韓老漢率領北庭官員已在城外等候,不過在他們周圍有許多敵軍的姦細在遊走。
他們也是為了打探西軍這次東西兩路齊頭並出是為了什麼事。
難道只是因為他們的姦細被發現了嗎?
衛小郎可不是那麼固執的人,互相派遣姦細那是自古以來的事實,他不會真的對此有什麼看法。
「大概是想尋個機會,又要滅了哪個部落罷?」草原上的人們心驚膽顫地跑過來打探了。
東察合台的貴族們更是心憂如焚,衛小官人若是盯上哪個目標那是定要吃下去才罷手。
「來了。」細作與姦細們遠遠望見塵土大作,一時都涌了上去。
「終於是來了。」韓老漢也立馬迎了上去。
「長生天,這個魔頭終於回來了!」周圍八百里範圍內的部落首領們也跳下馬迎了上去。
一句話,沒有人敢不恭敬小心地站在外城管道邊上等著的。
先出現的只是前鋒部隊,衛央用兵從來都是如此。
斥候撒出至少三十里,前軍前出十五里打探,后軍與左右兩路大軍保護中軍不被偷襲,中軍則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大人用兵還是那麼的謹慎呢。」義軍十幾個軍頭互相交頭接耳說。
韓老漢瞪了一眼,在人群中說什麼呢?
前軍一到達,立即進入外城軍營,軍營中接到飛鴿傳書的軍卒們已經騰出來一部分空間就等著犒賞到達呢。
有人問:「這次給咱們送來啥好吃的?」
「憨批!」前軍將校怒叱,但也都樂了,道,「本就是往北庭運送物資,哪裡有什麼犒賞,你們念過得咋樣?」
這就很有衛小郎的風格了。
他一到城外,拱手就給眾人拜年:「過年好,年過得咋樣?壓歲錢發完了嗎?」
純屬被嚇的。
就這幾天他出手的壓歲錢沒有一百兩也就九十兩,馬夫家光兒子就有好幾個,覃大嬸那邊也有十多個小孩,衛央白天發壓歲錢一時爽,晚上蹲在炕頭上心疼得直念叨,青兒偷偷給他塞了好幾次私房錢了。
韓老漢不知此事,於是一拍袖子說:「今年收成好,我給幾個孫子外孫一起發了年錢,一人三錢錢!」
衛央心裡一哆嗦,他給來拜年的小孩一人六錢錢!
「這些是軍資,送到軍營中先點查一遍,記著寫回執。」衛央立馬讓過這個話題,忽然問,「你們這些人家裡還有多少小孩子啊?!」
幹啥?
「發年錢啊,要不然我來作甚?」衛央拍一下袖子,「這下好,青兒剛給我一點私房錢,難怪馮蕪提醒我記著出門的時候再去賬房支一點銀子呢。」
韓老漢笑道:「哪裡用得著。」
十五還沒過,當然得給錢。
「算了,明年過年前我找個山頭先上去躲幾天。」衛央道,「你們不知道,馮蕪管得嚴,一文錢都要問清楚,我想造她的反不是一天兩天了——不夠的話記著借我一點。」
一群人鬨笑,倒是人群中幾個光頭很是讓衛央質疑。
你們跑我的軍隊里幹什麼?
「這些是從關內來的大師,倒是幫了不少忙,不過,他們請求將幾座山讓給他們,其中還有幾座是軍事重地,民間也多有為他們請求的聲音,我們也不知如何是好,原本想寫封信詢問,主公既來了,那也好現場定奪。」韓老漢沒有想太多。
可別人無法不敢想太多。
有幾個年輕的僧人上前一步道:「不敢勞上將軍過問,不過是尋求……」
「此事我要仔細斟酌,北庭乃軍事重地,等閑不能把要緊的山頭交給別人,你們等幾天,我會讓人穿回話。」衛央道,「另外,有幾座山是絕不允許有人居住的,你們也不要想得太多了。」
天下名山僧佔多,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可衛央沒想到的是,竟然還有幾個倭島僧人過來尋求發展。
聽幾個僧人一介紹,他深深看了那幾個與我們的僧人毫無不同處的僧人,他們應當是入鄉隨俗。
「倭人已經找上門來了,倭寇安能不知。這些人裡面,只怕少不了所謂的浪人武士,他們的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衛央心裡著實有些憂慮了。
他對那幫人根本不了解,軍情司對那些人的偵查還停留在聽說的地步,這不利於思君掌握至少東亞的戰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