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 第三百六十六章 馮娘子一怒逞威風(上)

第三百六十六章 馮娘子一怒逞威風(上)

  衛央連比帶說到半夜,基本上能明白的就都明白了。

  哦,這只是一小部分人。

  「大概就那麼兩三個,大部分憨批是聽不懂的。」衛央心裡嘆息,但卻面對著不斷點頭的一幫土錘,他們要聽懂了他把那土山吃了去。

  小郡主笑道:「以你之意就是我們用一套西陲軍的新標準,最高是爹爹,為大將軍銜,且無可替代。其下諸位叔叔伯伯任上將,且為正,一人為本部參贊上將軍,處理本部日常事務;一人為編練上將軍,負責軍隊『教、醫、學』等大小事務;一人為輜重上將軍,管了全軍輜重調配、研發、生產等事務。再立一位參謀上將軍,管情報、作戰、偵察等大小事務;又設內務上將軍,管轄軍中升遷、處罰等事務,是不是?」

  「還要管軍中的思想和行動,這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建議下設各軍、衛、營、百人隊、三十六人隊、十二人隊均要設立與軍將、衛率、營將、百人將、隊正平級的內務將,此事我有詳細的考慮,回去后給你計劃。」衛央道,「這裡要說的還是這幾個職位,比如編練上將軍,還要管我們軍中設立的學習夜校,將來還要管我們自己設立的軍校,根據朝廷的規矩設立的武備國子監等教學事。上將軍為高,自是總領一切的,但畢竟精力有限。比如參贊上將軍,常駐衙門當有專門管理參謀人員的正將或者是偏將,那麼也應當配備相應的管內務的正將或者是偏將,大事當商議,小事各分責,這是最要緊的一個職位。」

  小郡主也有些撓頭不已了。

  這麼做只多了許多職位!

  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軍情之事當簡明扼要,要這麼多職位幹什麼?」她不是很理解。

  衛央道:「數十萬大軍,單憑簡單的統屬關係是維持不了多少年月的!越正規,越繁瑣,這已經是最有效的設置了,若數十萬大軍只用最簡單的統屬體系,長此以往自己會先亂起來。」

  內亂。

  小郡主當即明白他的意思了。

  「那我們做什麼?」她感覺衛央不至於把他們兩人放在誰的統領下。

  衛央果然道:「我們有那個軍銜就行,外出打仗的時候可統領大軍,回到家還是交出軍權,回家好好練武去罷。你若不嫌累,那你也當個什麼編練上將軍,我是不肯的。」

  那我也不肯。

  「這麼算下來,我軍有大將軍一人,上將軍五六人,正將軍三五人,偏將軍十餘人,這是可稱將軍者也。正將軍分管協管一部,或為一支實力最強大野戰軍之首。偏將軍領軍,一衛之將軍。其下有各營,營將也可為將,但大多為校官。總體而言,兩伍為一火,三火為一隊,三隊為一百,三百為一團,三團為一營,三營為一衛,三到五衛便是一軍。」衛央道,「平時以一軍為一個駐紮點,戰時以一軍為大兵團作戰基本單位。但這裡有一個前提,便是將正軍與輔軍區分開,正軍乃職業軍人,輔軍是輔助人員,正軍自輔軍中選拔,輔軍自民眾間招募。」

  高娘子請教:「戍軍怎麼算序列?」

  「正軍與輔軍相配合。」衛央道,「既要選本地人,又要用外地人,本地人容易抱團,且形成固有的利益群體忽略西陲大局,外地人遇到戰爭則想著自己家鄉。一般而言,輔軍家小在身邊,一月有一次探親假,正軍則不同,須分開生活,駐軍與家鄉常是兩個地方,但待遇要更高。」

  小郡主完全聽懂了。

  這不是府兵制與募兵制的相結合么?

  「正是。」衛央問高嵐,「你想當什麼官兒啊?」

  「匹配上就好。」高娘子十分隨意地道。

  以她要單獨領賀蘭山那一支也得至少是個正將,這是決計沒有疑問的事情。

  此外,叉失里守將應當是野戰軍與戍軍一起統領的正將。

  青海指揮使也當有這樣的許可權。

  「如此算來五七個正將也不夠呢。」小郡主算了一下道。

  衛央卻不提這些了。

  各城的守將須是正將,但最高給一個從正將。

  若不然,往後還有資歷與戰功並重的升遷那豈不亂套了么。

  「資歷深,守將須當評從正將;資歷淺,那就是從偏將或者正偏將,那也是將軍了。」高嵐歡喜道,「這麼算下來,總算能把誰高誰低分清楚了,那此事怎麼決定?」

  「先詢問,等軍中討論出一個初步的方案來,到時候再綜合考慮。」衛央伸懶腰,「好了,勞動罷,咱們要在這裡多待幾天,趁著人手多,把這條路上該填平的大坑填埋成大路,你們也考慮一下,到底誰該評什麼軍銜都該有一個準確的說法,要既考慮戰功也考慮資歷,同時還要照顧一定的分配名額,總體而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那你呢?

  高嵐追著問:「你自覺應當是什麼銜兒?」

  「大校吧,足夠高。」衛央點頭。

  營將們趴下了一大片兒。

  你要是評大校,弟兄們哪個有臉面評上校?

  給你個上將都算你吃虧大咯。

  「別聽他胡說,哪裡有那麼簡單,他只想偷懶。」小郡主吩咐,「此事先不必考慮,你們先商量下,從伍、火、隊、百到團、營、衛、軍,都要有一個大概的考慮,原則只一個,要既有才能,又可服眾。伍長當令一伍服,一火其餘一伍也當服氣。什長也是如此,要公開討論,公平比較,而後才公正評銜。」

  一夜議論紛紛,天明時大多都心中有了一些底。

  最高的那幾個位置毋庸討論,幾位副總兵威望既重,又忠心耿耿,能力也都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他們當然是足以服眾的人了。

  「郡主武功了得功勛卓著,死守叉失里,坐鎮我軍的校場,哪一個不服?當為上將軍。衛副將橫掃漠北,咱們大都是他的麾下,當個上將軍怎了?高娘子要外出坐鎮,乃單獨領兵,當然是上將軍,再剩下的,那可就有說法兒了。」軍卒們清早起來參加勞動的時候還在討論。

  就有那麼一種參與的成就感呢。

  晌午,有大車自西面來,還有察合台人的商隊。

  見大軍勞作,商人們連忙詢問是否要設立關卡。

  出乎軍民的預料,衛央公開宣布「西陲永不設關卡」。

  這豈非損失一大筆錢么?

  「西陲不當設立收錢的關卡,哪怕損失一大筆錢!」幾乎與此同時馮娘子在家中斷然宣布。

  她已經很生氣了,生氣的目標是偷偷摸摸自江南來的一群娘家的人。

  哦,還有幾個西陲的讀書人。

  他們此來為兩事,一者暫不提,二者是「建議」她出面「提議設立西陲收稅關卡」。

  且數量巨大,足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