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兵大理
次日在朝堂之上,有大理使節請求宋軍出兵援救。原來,蒙古大獎兀良合台離開之後留下少量兵力,繼續保持對大理的控製。大理王段祥興極力想擺脫蒙古人的控製,於是派大理兵馬總督高禾秘密潛至宋都臨安,請求宋帝出兵。
高禾稱屆時宋、大理裏應外合,可全殲大理都城境內的蒙古軍。
宋帝趙禥雖然保守,但臉麵還是要的,大理求救,正是顯示大國胸襟的時候,他自然一口答應下來。但是之前趙禥依賴的將領早就被蒙古人嚇破膽,眼下整個朝野唯一信賴的將領隻有曾誌誠一人。
趙禥先是望了曾誌誠一眼,之前由於曾誌誠強烈要求都城北遷,他沒有答應,當時他也看得出來曾誌誠滿臉不悅,這時見他臉色平和,方假意詢問文天祥道:“丞相大人,此次出兵大理,你看派那位將軍前去為好?”
文天祥豈不知趙禥的意思,便道:“回皇上,麵對蒙古鐵蹄,真正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普天之下隻有我大宋曾將軍了。”
趙禥頷首笑道:“丞相言之有理,朕也正有此意。大理有難,我們做為鄰邦大國,理應出兵搭救,曾將軍,你意下如何?”
曾誌誠本來就在尋找機會離開臨安,沒想到這麽快就來了,但他臉上卻一副不情願的樣子道:“當日蒙軍攻打瀘州,大理還曾派軍支援蒙軍,差點導致瀘州城被破。現在竟然還有臉請求我們援助,實在可笑。”
高禾臉色鐵青道:“曾將軍,之前蒙古軍逼迫我王出兵,為保全大理百姓,我們實在是出於無奈才出兵。請曾將軍見諒。”說著屈膝跪了下來。
曾誌誠見高禾跪下,心裏有些不好受,連忙扶他起來道:“看在你如此真誠的份上,我答應帶兵剿滅蒙古餘部,以揚我大宋國威。”
趙禥、文天祥見曾誌誠答應,都麵露喜色。
趙禥道:“曾將軍,你為國解憂,不辭勞苦,真是千古良臣之楷模。此戰,曾將軍又何有求盡管提。”
曾誌誠等的及時趙禥這句話,道:“皇上,我有兩個兄弟程烈、林金鶴,他們分別是天山派及南少林的高足,武藝精湛且一心報效朝廷,此行若得兩人相助,取勝更有把握。”
趙禥本擔心曾誌誠推辭不去,現在見他答應,因此有求必應,立即召見兩人並冊封程烈、林金鶴為曾誌誠副將,另差趙勁華全力協助曾誌誠攻打大理蒙軍。
次日一大早,曾誌誠攜趙勁華、程烈、林金鶴帶領五萬大軍向大理進發。
行至合州,當地老百姓認出帶兵的曾誌誠,圍在曾誌誠前麵,一定要他把大軍暫留下來,招待大軍,盛情難卻之下,曾誌誠隻得帶領大兵暫且駐紮合州。
趙勁華此時想起了民間抗擊蒙古軍的組織風雲會,其首領鄭會昌,武藝膽識俱佳,是個難得的人才,希望曾誌誠能夠招納他加入朝廷,為國效力。曾誌誠的確有尋天下英雄為己用的想法,便商定與趙勁華一起去尋訪鄭會昌。
為了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曾誌誠隻帶了四個親兵前往。
來到風雲會秘密總舵和雲穀,其內傳來刀劍相交之聲。曾誌誠、趙勁華聞聲迅速趕到和雲穀內,隻見一個身穿淺藍色布衣的濃眉大眼的壯漢帶著手下正在與唐玉、唐飛、唐雲、唐煙等人周旋。
原來唐門四大弟子之前由於看到摩尼教實力雄厚便偷投靠摩尼教,而之後完顏暮雪被殺,摩尼教被朝廷招安,四人感覺摩尼教前途渺茫,見風使舵便打算投靠蒙古人,被鄭會昌的手下察覺,並挫敗了唐玉四人出賣宋人利益的陰謀。唐玉等人懷恨在心,使出千方百計找到風雲會總舵,欲要殺了鄭會昌。於是曾誌誠、趙勁華便看到了眼前的情形。
有了曾誌誠、趙勁華等人相助,唐玉等人自然抵擋不了,咬牙切齒逃竄。相比鄭會昌,四人自然更憎恨曾誌誠一些,但他們目前的實力,根本奈何不了曾誌誠。
少一個敵人就是多一個朋友,曾誌誠也不想樹立太多的敵人,加之他與唐玉等人並沒有很深的過節,便對他們道:“四位如果不想過東躲西藏的生活。我們就此和解,以往的恩怨一筆勾銷。在下目前為大宋朝廷效力,如過四位想清楚了,可以來找在下,在下隨時歡迎。”
唐玉四人沒想到曾誌誠如此有氣度,但他們畢竟剛剛有過打鬥,麵子一時放不下來,轉身離開。
隨後趙勁華向曾誌誠引薦了鄭會昌。曾誌誠對鄭會昌的義舉很是欽佩,而鄭會昌自然也對殺退蒙古人,年少無敵的曾誌誠有所耳聞。今日兩人相見,自然英雄相惜。
曾誌誠邀請鄭會昌及他所帶來的風雲會加入曾誌誠剛具雛形的曾家軍。鄭會昌從小便抱有為國殺敵,建功立業的誌向,但苦於朝中無人指路,隻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風雲會。而建立風雲會的目的,便是引起朝廷的注意,有朝一日,獲得朝廷的認可。而曾誌誠的邀請正是鄭會昌夢寐以求的,他萬萬不會拒絕。
曾誌誠得到了鄭會昌及風雲會兄弟的加盟,心情大好,獎勵軍隊大吃了一頓,方才踏上進軍大理的征途。
由於關係到大理國的生死存亡,大理軍自然萬分謹慎,宋軍剛入大理境內,便於大理士兵接上了頭。雙方裏應外合,同時發力,將蒙軍圍在垓心全數殲滅。
大理皇帝段祥興為表示對宋軍的感謝,大擺宴席犒賞遠道而來的宋軍,並將曾誌誠、趙勁華、程烈、林金鶴、鄭會昌請上貴賓席。
來至席間,曾誌誠觀段祥興形如枯槁,雙眼暗淡無光,察知此人生命已如水中浮萍。知道征服大理隻在旦夕之間了。於是便對趙勁華等人使了使眼色。趙勁華等人會意,個人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臉上陰沉沉的。
段祥興、高禾見曾誌誠等人麵露不悅,以為是自己照顧不周,因此一連三日變換各種方式招待曾誌誠等人,但曾誌誠等人的臉色依舊沒有改觀。此時段祥興、高禾方知,宋軍不走一定另有目的,心內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