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獅子開口
眾人聞聽羅成這番話,當即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候,楊延裕看著崔文耀和鄭廝說道:“崔大人和鄭大人這段時間為了研製子母炮來回折騰,辛苦了。”
崔文耀和鄭廝拱手說道:“臣等為了陛下早日征服天下,再辛苦一點也沒有什麽。”
延裕哈哈一笑,揮揮手說道:“這次研製出子母炮你們都立了大功,傳朕旨意從今日起冊封崔文耀為蒲州縣公,鄭廝官升一級為工部五品侍郎。”
崔文耀與鄭廝感動不已的跪了下去,齊聲喊道:“微臣多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延裕看著身邊諸多工匠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說道:“這次研製出子母炮,工部及火藥曙諸多工匠們也有大功,傳朕旨意,令內務府給工部及火藥曙眾人賞銀一百兩。”
工部以及火藥曙辛苦了十來天的工匠們,聞聽延裕這番話,很受鼓舞,紛紛拜謝楊延裕的獎賞。
火藥曙和工部聯合將子母炮研製出來,無疑給了延裕莫大的信心,隻是令延裕有些鬱悶的就是,三天的時間僅能製作出來三門子母炮,這樣緩慢的生產速度給延裕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開春之後李淵的唐軍,竇建德的夏軍,王世充的鄭軍將聯合前來率兵攻擊,戰爭將一觸即發,自己還想著使用子母炮給這些梟雄一點點厲害,照這樣的速度下去,到二月初的時候,僅能製作出來一百多門子母炮,加上雨雪的天氣作祟,這麽短是時間,說不定連一百門火炮都製作不出來。
想清楚這些事情,延裕當即責令火藥曙和工部,分兩班人馬全力以赴的製作子母炮,而後又令鄭廝重新建立一座煉鐵爐,加速上等鐵塊的煉製。
中興二年十二月初,李淵派往東突厥的大使,派往高句麗的大使紛紛返回了涿郡。
去往東突厥商議結盟一事的武士昩,帶來了莫傾明的消息,盡管武士昩這次已經向東突厥帶去了諸多的金銀財寶,糧食等東突厥緊缺的東西,但是莫傾明依舊堅持認為,倘若需要自己派大軍前往中原參戰,必須另外奉送十萬石糧草。
李淵對於獅子大開口的莫傾明,是毫無一點辦法,畢竟現在自己有求於人家,看著李淵眉頭緊鎖的樣子,劉文靜率先說道:“而今我們已經退守到涿郡這種距離中原較遠的地方,倘若不能借用東突厥兵馬對戰楊延裕的話,那麽僅憑我們唐軍,是難以攻破梁軍占據的太原諸郡的。”
回到涿郡的李世民聞聽劉文靜這番話,頓時有些氣憤的說道:“劉大人就這般看好東突厥士兵,瞧不起我唐軍士兵嗎?”
劉文靜聞聽李世民這番話,便有些不自在的說道:“本官隻不過是在闡述一個事實而已,突厥騎兵弓馬嫻熟,不管是靈活性還是機動性,都比我們的騎兵要好很多。”
李世民盯著劉文靜,嗤之以鼻的說道:“當初楊延裕率領三萬人馬就剿滅了突厥十萬大軍,難道劉大人還認為我們中原人打不過區區蠻夷嗎?”
劉文靜撇了一眼李世民說道:“這天下能打敗突厥大軍的也隻有一個楊延裕而已。”
聞聽劉文靜說出這番話,李世民氣憤不已的說道:“你簡直是胡攪蠻言。”
李淵看著李世民這番動怒的樣子,便朗聲說道:“世民請注意你的言辭。”
李世民頓時啞口無言負手站在一邊,李淵訓斥了李世民,這才注視著劉文靜說道:“秦王情緒激昂,劉公切莫計較。”
劉文靜拱手說道:“微臣不敢。”
李淵看著文武百官,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我們是虎落平陽被犬欺,連突厥人都來反咬我們一口,但是我們卻不能反抗,畢竟我們還必須借用突厥大軍用來對抗梁軍。”
裴寂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言之有理,現在我們被梁軍趕到涿郡這個偏僻的地方,必須要養精蓄銳,依靠突厥士兵對抗梁軍也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李建成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啟奏父皇,兒臣認為現在這段時間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刻,我們應當仿照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等待時機,伺機而動,隻要我們抓住機會,一定可以重回晉陽,著眼於中原天下。”
聞聽李建成這番話,李淵大受鼓舞的說道:“太子說的妙極了,現在是我們大唐最為艱苦的時候,我們應當等待時機。”
劉文靜沉聲問道:“那陛下決議要給東突厥那十萬石糧草嗎?”
沒等李淵說話,李世民便拱手說道:“啟奏父皇,兒臣認為,我們應當先給東突厥三萬石糧草,等到東突厥的兵馬來了之後,在給他們三萬石糧草,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在將剩餘的糧草全部送給他們,以防他們言而無信,或者戰場不肯拚命。”
劉弘基當即上前一步說道:“微臣讚同秦王之言。”
李淵縷著胡須想了想說道:“倘若我們這樣做的話,突厥人會不會說我們言而無信,故意拖延糧草。”
待得李淵這番話說完之後,李世民便苦口婆心的說道:“對於東突厥那種蠻夷來說,我們何須與他講什麽道義。”
劉文靜拱手說道:“微臣讚成秦王這個計策。”
李世民對於劉文靜竟然支持自己有些奇怪,這劉文靜可是一直以來習慣和自己對著幹的,為什麽這一次偏偏出言支持自己呢?
李淵瞧著劉文靜尚且同意了秦王這番計策,當即沉聲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秦王的計策不錯,那麽就由武大人負責這件事情,年前先給東突厥運送三萬石糧草,告訴突厥可汗莫傾明,就說朕剛剛撤退到涿郡,目前轄內糧草不足,待得突厥三萬大軍來了之後,我們在奉送三萬糧草,其後在奉送剩餘的糧草。”
武士昩拱手說道:“微臣遵旨。”
李淵又看著其餘文武百官說道:“現在這一時期是我們大唐最為艱辛的時刻,朕希望所有大臣都能以身作則,為開春後出兵太原做好準備。”
殿內文武百官齊齊拱手喊道:“臣等謹記陛下教誨,以身作則,克己奉公,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