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輿論危機

  蕭何麵露難色的說道:“現在都知道皇上利用那本書對富人變相收稅,這樣做那些貴族會有一些埋怨,之前皇上發明了茶葉在江南開了幾個茶廠。”


  “這些富人們消費茶葉還情有可原,至少他們可以不喝,也可以不去買茶葉,但是書籍這種東西實在是讓人說不透,它本身承載的是一種文化。”


  “陛下,臣以為如果再這麽下去,你容易被這些貴族抓到把柄,而被輿論攻擊。”


  扶蘇其實早就知道這件事,這本書賣得這麽高價,扶蘇最開始就有強買強賣之意。


  他知道那些貴族,不管自己這本書定在什麽價格,他們都會掏錢去買。


  而事情發展到今天多少有些變味。


  國庫因為這本書的銷售火爆迅速充盈起來,這事兒所有人都看在眼裏。


  扶蘇這麽做也是有原因的,他財政非常緊張,他花錢的地方非常非常的多。


  一方麵要支持農業技術全國推廣,另一方麵還要支持大學院的各項技術革新。


  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金錢,為了這些改革扶蘇之前甚至砍掉了將近一半兒的國防力量。


  但是即便如此,扶蘇也發現他的國庫始終是入不敷出。


  但是他又發現大秦帝國的那些商人和貴族,每日卻驕奢淫逸過著紙迷金醉的生活。


  實際上扶蘇非常眼氣,但是他也不便說什麽。


  畢竟很多貴族都是在西域和南亞做生意賺得的錢。


  這他是沒法跟人家清算的。


  但是畢竟他們也是依托大秦帝國的保護。


  所以扶蘇最開始也有想從他們身上圈錢的這麽個想法,隻不過互相之間也不明說。


  因為皇上想管貴族要錢,你怎麽情況都得給。


  另一方麵他們覺得這本書確實也算是物有所值。


  不管是貴族還是官員,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地位得到保護。


  那麽能讓自己的下一代和家族當中再出幾任當官的,就是他們的遠期目標。


  所以這本書無論如何他們都得買。


  所以扶蘇卻不以為意,對著蕭何說道:“又想賺錢又怕挨罵,這個世間沒有那種好事,他們要罵,就讓他們罵去吧。”


  蕭何無可奈何的離開,過了不長時間,果然如他所料。


  鹹陽城和其他各大城市忽然就傳揚開對扶蘇的不好傳聞。


  就像之前漢中的用一千個小孩鮮血祭奠銅鼎一樣。


  他們這回在暗中攻擊扶蘇貪財。


  批評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在漢中的那個謠言。


  不過這次是全國性的。


  和漢中不同的是,所有的地方官以及年輕人都站出來為扶蘇說話。


  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十分認同扶蘇的理念,而且他們也覺得這筆錢當今天子也沒有亂用,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屬於一種劫富濟貧,沒什麽不好。


  扶蘇在這次全國範圍內的輿論混亂當中,發現自己還是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部門,控製全國的輿論風向。


  之前有一個新聞院,扶蘇曾經拿它做個試水。


  不過後來新聞院的院長因為參與反叛讓自己給幹掉了。


  最近一段時間這個新聞院十分低調,並沒有做什麽出人意料的事情。


  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收集新聞,記錄新聞,記錄整個大秦帝國每天發生的事情。


  扶蘇還是覺得他需要利用這個新聞院來引導全國的輿論方向。


  和之前幾次一樣,扶蘇沒有回應。隻是指導欽差到各地擬一個稿件。


  內容中主要敘述皇帝創作的這本書,定高價的原因。


  原因就是現在的大秦帝國,國庫不是那麽充盈,大家也知道紙張造價十分高,不可能定價十分親民。


  而且這筆錢國家收取也並沒有不是用於旁門左道,而是投入到了科技和農業產業當中。


  扶蘇還指導蕭何執行了書籍銷售的財務公開製度。


  他把這次賣書賺的錢進行了公開,而且又把這筆錢用在的哪個方向也進行了公開。


  所有的財務公開目錄,都存放在每座城市的衙門裏,那些貴族們隨時都可以查看。


  輿論方向就此轉變。


  扶蘇的這一做法獲得了廣大的民心,尤其是最底層人民的擁戴。


  他們覺得自己的皇帝真的是時時刻刻為自己做主,從來都不忘記為國為民。


  而更讓扶蘇覺得欣慰的是大秦帝國的年輕人現在朝氣蓬勃,始終和自己站在同一個戰壕裏。


  他們對自己的政策異常的擁護,對那些反對自己的聲音進行無情的批判。


  扶蘇知道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隻要這些年輕人為我所用,那未來不就是我的嗎?

  現在大秦帝國已經在我的手中,未來隻要這批年輕人成長起來,那就是進行根本性政治改革的開始。


  扶蘇在這次全國的輿論風波裏,沒有直接表過任何態度,他隻是默默的在背後操縱著輿論。


  雖然老百姓們沒有看到皇上的發言,但是他們隱隱能夠感覺到皇上在這次輿論當中是偏向於繼續打壓富人階級為最底層人民服務。


  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輿論事件發展到最後,竟然開始攻擊起書籍當中的內容。


  書籍裏很多扶蘇對儒家的看法十分的激進。


  甚至有些儒生認為扶蘇對儒家的觀點認識不深。


  但是即便如此,扶蘇也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他指示幾位大學院的大學生和一些大儒進行多次論戰。


  很多人都能看出來,扶蘇雖然在治理社會和國家當中有使用儒家思想的傾向。


  不過都能看清扶蘇其實在治理國家中還是傾向以理性邏輯指導為主,以道德為輔來進行矯正。


  也就是說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扶蘇偏向於依法治國,而不是以德治國。


  當然法律不是方方麵麵都可以約束的。


  而約束不到的地方,才需要儒家來進行填補。


  扶蘇真實想法是,讓這個社會穩定,讓那些大儒們閉嘴,然後好讓自己能夠以墨家思想來進行技術革命!

  隻有國家的生產力得到提升,才可以使國力更為強盛,發展更加順利。


  鑒於此,扶蘇還想到了太陽神教!他需要太陽神教來為己所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