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心理諸葛> 第8章 錯位隆中對

第8章 錯位隆中對

  諸葛亮怎麽能爽快答應呢?


  他精心籌劃,精心運用“光暈效應”,將自己包裝打造成“得之可安天下”,足可媲美薑子牙和張良的“天下奇才”,就是為了這一刻的拒絕!


  這並不是諸葛亮一定要故弄玄虛,而是如果不這樣做,即便劉備三顧茅廬,懇請他出山,他也無法建立起足夠的威信,從而也無法成功地實現自己的抱負。


  因為諸葛亮的年紀很輕,資曆為零,但是他的目標卻很遠大。隻有讓劉備覺得得到諸葛亮是如此的不容易,才有可能在他人對諸葛亮提出質疑的時候,劉備會固守維護自己當初的立場和判斷。否則,以一個嘴上無毛的年輕小夥子,怎麽來身居高位,調度指揮這一幫如狼似虎,縱橫天下數十年的豪傑之士呢?

  諸葛亮一拒絕,劉備可就著急了。實際上,劉備的內心的追求已經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他一直以來的目的是要輔助漢室,安定天下,而請諸葛亮則是為了又好又快地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延請的過程一再遇上困難,一再遭受挫折,劉備已經將請諸葛亮出山這一手段目的化了,而且,由於“光暈效應”和“投入陷阱”的雙重作用,劉備更是產生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念頭。


  當然,手段和目的在某一階段的易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手段可以視為階段性的目的,目的也可以視為階段性的手段。兩者之間存著辯證互動的關係。


  就此刻而言,請諸葛亮出山已經成為劉備現階段必須完成的目的了。但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如果諸葛亮準確地把握住劉備當前唯一的目標就是請自己出山,他隻需同意就可以了,而根本不必對劉備展開長篇大論的戰略遠景規劃。也就是說,諸葛亮說什麽內容根本就不重要,哪怕他並沒有提出什麽有見解的主張,也不會影響劉備請他出山的堅強信念。


  但是,就像所有的人一樣,對於自己精心準備的東西,對於自己認為非常獨到的見解,總是想讓公之於眾,來獲得他人的賞識和高度評價的。諸葛亮此前已經為劉備的來訪精心做了準備,他仔細分析了天下大勢,得出了最適合劉備集團的戰略規劃。這個時候,他當然是“不吐不快”的。


  諸葛亮於是繼續引劉備上鉤:“既然你想聽聽我的見解,我倒是想先聽聽將軍您的誌向!”


  劉備一向韜光養晦,從不肯吐露自己的遠大誌向,但他知道現在必須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了。他一再把諸葛亮視為薑子牙張良之屬,實際這是可以照出劉備內心的一麵鏡子:劉備顯然是想自己成為周文王漢高祖的。但這個想法在當時還是大逆不道的。如果劉備公之於眾,那麽和其他有覬覦之心的人就沒有兩樣了。劉備本來勢力單薄,如果再失去道義上的美譽,就根本不可能實現夢想了。但此刻,他擔心自己不對諸葛亮說明自己的誌向足夠遠大,足可以給諸葛亮位極人臣的舞台,那就不能說動諸葛亮了。


  所以,劉備屏退左右(注意:是屏退左右),對諸葛亮說:“現在漢室傾頹,天下大亂。我是真想伸張大義於天下啊!可是由於我智術短淺,到今天一無所成。可是我仍然不甘心了。正想請先生指教一二!”

  劉備的話還是比較隱晦含蓄,但諸葛亮心領神會,順勢拋出了自己的“三分天下論:


  “自從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不響,兵力不多,但曹操最終能夠以弱克強,戰勝袁紹。推究緣由,並非隻有天時,更重要的是他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軍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無人能與其爭鋒。江東的孫權在父兄三代的努力下,占據險要地勢,得到民眾的擁戴和能臣的輔佐。東吳可以視為盟友而不宜當成謀取的目標。荊州北控漢水和沔水,遠至南海的物資都能運來,東麵和吳郡、會稽郡接壤,西邊連通巴、蜀兩郡,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它的主人卻守不住,看來這地方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奪取的意願嗎?益州土地廣闊肥沃,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關塞險要,當年漢高祖就是憑借這個地方成就霸業的。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麵占據漢中,那裏百姓興旺富裕,但劉璋卻不知道加以存恤。有智謀和有能力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位賢明的君主。將軍既然是漢室之胄,信義之名著於四海之內,現在正廣招英雄,求賢若渴。如果占據了荊州和益州,憑借兩州地勢,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聯孫權,內修政務。一旦天下發生了變故,就派一上將率領荊州軍隊向宛、洛進軍。您親率益州軍隊出兵秦川。那裏的百姓看到朝思暮想的王師,必定紛紛出迎,盛情接待。如果真的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很多人以為這是諸葛亮的“統一天下論”,但其實不然。


  諸葛亮的這段話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三分天下”,第二部分才是“統一天下”。這兩個部分在諸葛亮心目中是截然不同的。第一部分“實”,可謂是戰略目標,是他出山後一定要實現的,也是他相信自己能夠幫助劉備實現的;第二部分“虛”,可視為戰略遠景,到底能否成功,則不是僅靠人力所能實現的。諸葛亮對此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為什麽這樣說呢?


  諸葛亮應該是當時最具戰略眼光的人,對“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握遠勝常人。他的師友司馬徽、崔州平都曾經評論過天下大勢,認為“大治之後必有大亂”,漢室已經統一了四百多年,接下來必然是割據混戰的亂世。諸葛亮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但是,他也知道,劉備是不可能僅僅滿足於三分天下的,為了因應劉備的需求,諸葛亮必須加上“如果天下有變”的這一段。但這僅僅是“如果”,僅僅是用來滿足劉備對未來遠景的憧憬的。諸葛亮內心認為,真正切實可行的就是三分天下據其一。如果劉備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就已經是符合發展趨勢的最大的一種戰略可能了。


  劉備此刻的關注點並不在於諸葛亮說的內容,因為這是以後有大量時間可以探討的。他最關心的是盡快說服諸葛亮同意出山,所以,他並沒有深入細致地了解諸葛亮所說的內容,隻想附和迎合,滿足諸葛亮的“展示欲”後,趕快讓他答應跟自己回新野。

  隻關注於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而往往無暇顧及整體和長遠,這是一般人都會有的認知傾向。劉備也不例外。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分析後,說:“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頓開,如撥雲霧而見青天。不過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都是漢室的宗親,我不忍心奪取他們的地盤啊?”


  諸葛亮以為這不過是劉備的一貫的“托辭”而已,在他的心目中,政治家是不能有婦人之仁的,該出手的時候必須出手。所以,諸葛亮在這樣的認知傾向下,就不再展開論析,而是淡淡地說:“據我夜觀天象,劉表將不久於人世,劉璋也非立業之主,荊州益州久後必歸於將軍。”


  諸葛亮和劉備各自的認知傾向,讓雙方都以為對方懂得了自己的意思,但其實雙方都誤解了自己的意思。


  按照諸葛亮的理解,他認為劉備內心是會同意對劉表下手,占據荊州的。這樣就能順利擁有立身之基,然後再以此為條件,和孫權對等性地聯合,共同應對曹操。但諸葛亮決沒想到,劉備說的“不忍心對劉表下手”,絕非托辭,而是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當後來諸葛亮真的建議他這樣做的時候,他斷然予以拒絕。這等於是把諸葛亮逼上了絕路。因為一個赤手空拳、沒有立錐之地的劉備,怎麽可能說服孫權來和你聯合抗曹呢?


  如果諸葛亮知道劉備的真實想法,他說不定就會不出山了。因為當時的天下,曹操和孫權勢力已成(參見地圖),一窮二白的劉備是很難對他們下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挑最軟的柿子來捏。而劉表是最近在眼前的軟柿子。不對劉表下手,根本沒法開展霸業之旅。諸葛亮的“隆中對”,當然是非常傑出的戰略規劃,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看地圖,恐怕也會得出“隻能如此”、“不得不如此”的想法吧。


  劉備對名聲的顧忌,等於是拴住了諸葛亮的手腳。唯一的一條路被劉備堵死後,諸葛亮其實已經很難施展拳腳了。但他已經出山上了劉備的“賊船”,哪裏還有退路呢?


  這也逼得一生謹慎保守的諸葛亮在出山初期,頻頻行險,孤身獨自去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孫權和“資產”幾乎為零的劉備聯合抗曹,後來又不得不連蒙帶騙地“借荊州”,總算是為劉備謀得了立身之基。


  但這樣的難度其實遠遠超過了諸葛亮出山之前的預計,而且也為蜀漢後來與東吳交惡埋下了禍根。


  凡此種種,都是這次“隆中對”,劉備和諸葛亮沒有對個明白帶來的後續影響。


  但不管怎樣,劉備和諸葛亮終於達成了“共識”。諸葛亮終於決定要出山了。諸葛亮是個精細的人,他吸取了徐庶被曹操賺去老母的教訓,提前安排好了家眷,杜絕了自己的後顧之憂。


  ……


  心理學家感悟:目標與手段的階段性錯位,是很常見的一種心理誤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