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夜看過密信之後,直接將信紙用油燈引燃,燒成了灰燼。
“風輕,還有多久能到江寧城?”楚夜的聲音似乎有些沉。
“回王爺的話,最快也還要十日左右。”風輕恭聲道。
楚夜的眸子微動了一下,染著一抹意味不明的深沉,十日的時間很短,轉瞬即逝。
“吩咐下去,加速趕路,爭取在十日之內抵達江寧城。”楚夜嘴唇動了一下。
“是,卑職這就傳話下去。”風輕應了一聲,並沒有立刻離開,“王爺,如今謝小姐應該還跟寒王在一起,並沒有分開的跡象,要不要將謝小姐的行蹤上報皇上?”
“畢竟,皇上已經知道寒王的行蹤,查到謝小姐他們頭上隻是早晚的事情。若是您主動上報,也許……”
話還沒說完,楚夜的眸光隨即掃向風輕。
風輕忽然覺得頭皮一涼,立刻垂首,閉口不言。
氣氛沉默了片刻之後,楚夜的聲音才再次響起,“她已經跟寒王毫無關係了,不必將她的行蹤告知父皇。”
“我們,隻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是,卑職明白了,卑職告退。”風輕不敢再多言,連忙躬身,快步退了下去。
等風輕離開之後,楚夜在腦海中回憶剛剛密信上的內容。
父皇竟然讓他在江寧城動手。
回到了江寧城就等於回到了萬奇國,的確很容易讓人放鬆警惕,是一個下手的好機會,隻是……
“五弟,我們江寧城見。”楚夜眼眸微眯,輕聲開口。
……
十幾日後,江寧城。
在楚寒下榻的宅院外麵,已經圍了不少官員,有的是在江寧城內,身居要職之人,有的是在城外任職,趁機進入城內避難的官員,大大小小的官員,圍了有二十幾人,幾乎將大門口都擠滿了。
每一個官員的臉上都帶著焦急之色,好像一群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著急的團團轉!
“寒王到底什麽時候出來啊?我們有要緊的事情要見寒王,一刻也耽誤不得啊!”有個官員滿臉急切。
“是啊!我們已經在這裏等了一個時辰了,寒王也該見一見我們了啊!”
“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城中已經出現了患上瘟疫的人,病情一旦擴散開來,後果不堪設想!這可是滿城人的性命啊!寒王殿下,您究竟在不在?在的話就出來主持大局啊!”
“寒王已經失蹤了那麽久,我猜寒王根本不在這裏!如果寒王在的話,不可能不見我們!我們還是盡快尋找解決辦法,不要吧希望全都寄托在寒王的身上!”
“沒錯,我們另謀出路吧!萬一瘟疫爆發,我們可就全都完了!”
柳翰林就站在大門邊上,聽見眾人開始議論瘟疫,當即臉色一沉,“都把嘴巴閉上!這裏是在街上,你們如此大肆議論,就不怕被人聽了去,然後引起恐慌嗎?”
這一聲嗬斥,並沒有讓其他人停止議論,反而議論的更加激烈。“柳知府,我們把嘴巴閉上,瘟疫就能消失嗎?如果不能,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寒王!如果你能把寒王找出來,我們別說閉嘴,就是把眼睛閉上都行!”
“對啊!憑什麽讓我們閉嘴!寒王遲遲不出現,我們難道要讓老百姓等死嗎?”
“一個時辰之內,如果還是見不到寒王的話,我就不奉陪了!之前為了躲避戰亂才進的城,現在也該出城了!”
“正是!我也要出城!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我轄區內的百姓,讓他們遠離江寧城!遠離這個災禍之地!寒王究竟在不在裏麵?我臨走前,一定要弄個清楚!”
“對,進去看一看!看寒王究竟在不在!”
一時間,眾人群情激奮,全都嚷著要見寒王,大有寒王再不出來,就要衝進去的架勢!
就在一眾官員打算衝進去,一探究竟的時候,宅院的大門忽然被人從裏麵打開,一道人影走了出來。
那人影一襲白色長衫,俊逸無雙的容貌,甚至讓陽光都為之失色了幾分,灑在他身上的陽光都帶著熠熠光輝,成了佩飾。
“寒王!寒王殿下!”有人驚呼了一聲,立刻跪倒行禮。
一眾官員看見楚寒,全都跪倒,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一時間,在府宅門前烏壓壓跪倒一大片,而且寂靜無聲,跟剛剛的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楚寒眸光轉動,落在柳翰林的身上,聲音平淡,“柳知府,你告訴本王,發生了何事?為何要在本王的院門口聚集?”
柳翰林被點名,剛要回答,餘光注意到周圍圍觀的主動百姓,又將話咽了下去,“的確是情況緊急,還請王爺借一步說話。”
“好,你進來吧。”楚寒說完,轉身又回了院子。
柳翰林起身,連忙示意眾官員退去,然後才走近院子。
“啟稟王爺,江寧城中已經發現了瘟疫,目前隻發現了幾例,還不嚴重。此事事關重大,所以他們才鬥膽來王爺門前請願,請王爺見諒!”柳翰林直接走到楚寒麵前,如實稟報。
“瘟疫?”楚寒的黑眸動了動,“什麽時候開始發現的?已經發現了幾例?”
“昨夜發現的第一例,現在已經找到的,也有八例了,臣怕……”柳翰林欲言又止,不敢把話說出去。
因為邊疆不穩,江寧城中的百姓早就人滿為患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爆發瘟疫,恐怕將屍骸遍野,這裏變成了人間煉獄!
楚寒眸光略深,看向一旁的謝瑤。
謝瑤隻聽了幾句,就了解了事情的嚴重性,表情凝重,“城中百姓密度太大,必須盡快開放城門,疏散百姓,但不可遠離。然後將患有瘟疫病症的人聚在一起,集中治療!”
“必須趁瘟疫爆發之前,將病症遏製住!”
柳翰林見謝瑤說的頭頭是道,有些意外,“這位是……”
謝瑤此時已經換了新的容貌,也想好了新身份,剛要開口,忽然有人從外麵闖了進來,大喊道:“柳知府,大事不好了!又有大批百姓患上了瘟疫!”
柳翰林心頭一條,“多,多少人?”
“足有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