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請問,這張專輯叫什麽名字?
“厲害啊!這眼看就要破00萬了!”
早上八點,紀明哲看著咕哩平台上的實時購買數,不由發出了一聲讚歎。
而在他旁邊的陸源,罕見的露出了困倦之色。
他昨晚其實兩點左右就睡了,以他的睡眠質量,此時應該狀態全滿。
但無奈他也有緊張的時刻,一整晚他幾乎都在想著專輯的銷量了,根本無心睡眠。
就算睡著了,沒一會也得醒,這其中大概隻會隔半時左右。
“隻能算還不錯吧。”
陸源雖然對這個數據還算滿意,但不足以到他驚喜的地步。
他也明白,自己的第一專輯也隻能走長期路線,不可能一來就直接大爆。
“這數據還不厲害嗎?”紀明哲有些迷惑,雖然他對音樂圈不算太理解,但是一般第一就能達到這銷量的專輯,都算是很厲害了啊。
“你得看跟哪些人比,跟一般歌手比,我這的確算厲害,但如果跟頂級流量和老牌歌手,也就不算什麽了。”陸源跟紀明哲普及了一些相關知識。
跟實體唱片的長線銷售不同,數字專輯往往在前一個星期甚至前三就爆發出了絕大部分的銷售潛力,前麵幾的銷售量甚至要遠遠超出後麵幾年的。
這並不難理解,實體唱片受製於價格和生產線,往往都是賣完一批再生產一批,不然每多一份沒賣出去就要虧不少錢。
這也就意味著實體唱片的銷量是以周為單位時間銷售的。
數字專輯則完全不同。
歸根究底它就是一串代碼,可以無限複製,不僅可以實時發送,成本更是幾乎為零。
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體唱片的價格雖然是數字專輯的幾十倍,但後者憑借數量優勢,在整體銷售額中已經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這種趨勢在低段位歌手中尤其明顯,甚至占據了80甚至更高的收入。
隻有像王後還有極個別的一線歌手,才能實體數字五五開。
“沒事,第一張專輯重在積累,而且我也覺得不定後期會爆呢?反正不要想太多。”紀明哲安慰起來,估計是怕陸源想不開。
陸源失笑:“你把我當什麽人了,這點事而已,就算最後的專輯銷量隻有兩三百萬張我也不虧啊,花兩個月就能掙幾百萬,擱誰那裏都是求之不得啊。”
數字專輯的分成模式是音樂平台、公司、歌手。
以售出三百萬張為例,陸源最終拿到的大概是兩成多一點,扣除稅費後,應該是一百多萬。
相比於代言廣告來,看似是不劃算,但是賬卻不能這麽算。
因為你代言再多廣告,在行業裏的地位不會提高,頂多讓華夏人民眼熟,看到前輩該點頭彎腰還是該點頭彎腰。
而出專輯不同,這是實打實的用作品話,一旦有一張甚至多張專輯出成績了,那就是立即行業地位提升一大截。
到時就算遇到比你入行久、年紀大的,隻要對方專輯成績不如你,都是對方和你先打招呼。
華夏是既講究資曆的一個國家,又是一個講究達者為先的國家。
“是啊你隨便掙掙都是以百萬為單位,而我,就隻能‘寄人籬下’。”紀明哲故意歎息著道。
“嗬嗬,你啊你。”
陸源指著他搖頭,他感覺這家夥真的越來越無恥了。
紀明哲開了句玩笑後,就停下了,看著陸源問道:“今你準備幹什麽?最近你好像都沒事了吧?”
“的確沒事了,桑昊陽那邊給我放了假,是時間讓我自由安排。”
陸源這話的時候臉上是帶著笑容的,之前十多的日子他可不想再過了。
表演的話倒是還好,更關鍵的是他整東奔西跑,不是在坐車,就是在坐車的路上這才是要難受的。
“那你要不要補個覺?我看你現在精神不是很好的樣子。”紀明哲看著陸源的臉,很少有看到這種精神不振狀態的陸源。
陸源搖頭道:“不用了,我生物鍾在那,現在就算去睡也睡不著。”
“你的作息的確很規律,我也估計你睡不著。”紀明哲點頭
陸源想了想,“那這樣吧,數字專輯這邊雖然大概有底了,但最關鍵的還是實體唱片銷量,我們今就去蹲點看看吧,看看今買專輯的人多不多。”
紀明哲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他:“拜托,您呐好歹是一二線藝人吧?跑去蹲點看銷量?這要被人發現了還要不要臉了?
“沒那麽容易發現的,我們去華夏書店,喬裝打扮一下,躲在角落頭,根本沒多少人注意。”陸源也不是突然有這打算的。
他以前也看過重生類的,看那些主人公專輯發布後一點都不擔心的樣子也會產生深深的疑惑,就這麽篤定專輯一定能大爆?不怕一萬也怕萬一吧?
反正他是不覺得自己專輯一定會成功,撲街的可能依舊還是不的。
紀明哲見陸源不是開玩笑,於是思考後隻能點頭道:“既然這樣那我就陪你去吧,不過喬裝打扮這一方麵,我是不需要的,反正我站在那裏也沒人認識,倒是你,一定要掩藏好了,不然我可不想再享受一把被包圍的感覺。”
陸源笑道:“放心吧。”
所謂的喬裝打扮也就是穿的不那麽引人注意,所謂氣質,是一樣很玄妙的東西,可能因為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個人的氣質就完全變化了。
陸源特意選擇了一套比較舊的衣服,穿上之後立即覺得不是那麽顯眼了。
除此之外就是最必不可少的口罩了。
大夏,如果在外麵你戴口罩別人絕對會認為你是個傻子,但是在華夏書店裏就不一樣了,常年開著空調,並不會有氣溫方麵的問題,很多有自己習慣的人,都會在書店裏戴上口罩。
……
華夏書店,杭城慶春路店。
作為杭城麵積最廣、年齡最大的書店,自二十多年前,來這裏買書看書的人就一直絡繹不絕。
直至今日,經過幾次裝修的華夏書店,既有著時間沉澱下來的墨香感,又具有新時代的風範。
一大早,就有很多人踏進了大門,他們其中既有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又有一身休閑打扮的青年人,更有帶著孩子的父親、年至耄耋的老者。
“今要放誰的專輯?”
負責播放音樂的書店人員思索了下,視線從幾十張專輯上一一掠過,然後停在了其中一張上麵。
“我記得是它。”
上麵寫著《那年夏》——陸源。
將專輯拿出來,然後放到設備上播放,然後完美的音質便出現了。
“對這個世界”
第一首歌是《稻香》,也是專輯的主打歌。
之前陸源去到各個節目上,唱的最多的也是它!
專輯裏的其它歌雖然也很棒,但都沒有這首歌那麽受眾廣。
“咦,今這歌沒聽過啊?挺好聽。”
“不錯啊,這歌有味道,而且歌手也不錯,唱功厲害。”
在播放區看書的這些人,很多都是喜歡邊聽音樂邊看書的,但往往他們都是看著看著就忘記了音樂。
但今,音樂讓他們聽著聽著就忘了書了。
陸源之前畢竟隻是在向往中唱了一下《稻香》,雖然引起了一些關注,但是不知道的人還是占據了多少。
華夏人口太多了,就算有五千萬人聽過歌,也不過隻占十五億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多一點罷了。
更不要,聽過稻香人的數字離五千萬還差了十萬八千裏。
負責播放歌曲的工作人員也有些意外,陸源?好像是最近爆火的某個流量明星吧,
他的唱功這麽厲害?
這似乎是他的第一張專輯?
在這個崗位做了超過十年,經他手播放的專輯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張了,每一年他都會看到上百張專輯在書店裏售賣,絕大部分成為壓箱底的貨,隻有一撮成功躋身高位。
相應的,他耳朵的敏感以及對音樂的挑剔已經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很多在大眾耳朵裏挺不錯的歌,在他耳朵裏完全就是狗屁不通。
他並不覺得是自己故作不同,而是經曆過歌壇的黃金年代,他對現在的歌壇已經漸漸愛不起來了,也沒心力去愛了。
但今,他覺得這個名為陸源的新人給了他驚喜,最起碼這專輯裏的第一首歌給他的感覺不錯。
沒錯,他將陸源認之為‘新人’。
在他的看法裏,沒有發行過實體專輯並取得一定成績的人,都不配稱之為歌手。
不僅是他,歌壇裏的人也是這麽想的,那些成名歌手們,從不會將流量明星、網絡歌手放在眼裏,在他們的心目中,歌手,就要走專輯發行的路子。
其他途徑,都是旁門左道。
不過即使他再覺得陸源的歌不錯,也不會認為這張專輯會賣出多少。
在如今這個唱片日薄西山的時代,還能保持一定銷量的,隻有那些老牌歌手了,而這些人,他一個個都耳熟能詳,他們出專輯時,他也會第一時間買一張回去。
這個叫做陸源的新人歌手,充其量能賣出幾萬張不錯了,這還是看在他‘明星’的身份上,不然他覺得可能幾千張就頂了了。
正在他這麽想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打斷了他的思路。
“請問一下,正在播放的這首歌叫做什麽?能把它的專輯給我看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