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探秘者筆記> 第七十九章 懸魂梯(下)

第七十九章 懸魂梯(下)

  上回說到沈一凡;鬼醫餘夢城;洪文洪武兩兄弟,找到了進入西川王國師張文川真真的墓室道路,沒想到的是他們進入的居然是一條非常複雜的懸魂梯,眾人在懸魂梯上耗費了很長的時間,才知道自己踏上了懸魂梯。


  他們使用最笨也是有效的辦法,就是一層一層的找出口。


  前往提過懸魂梯源於西周,是一種迷宮式的古代防盜墓手段,利用了人大腦的固定思維麻痹和周圍光線的昏暗已經特定的標誌,來迷惑那些盜墓的人。


  四人兩人一組,一組向上一組向下,一路而去結果在第二個圓形標記的中間階梯四人會麵,分別在左右都找到了一個僅能容一人側身而入的通道。


  按照沈一凡對眼前的懸魂梯的推測,應該是一個五套式的懸魂梯,這個規模的懸魂梯已經屬於規模比較大了,沈一凡推測他們現在所處的懸魂梯應該是最中間的,那也就是說不管是左還是有進入的還是懸魂梯,如果四人尋找到這裏發現的兩條通道,那也就是證明這裏是唯一的兩條通道了。


  洪文洪武的意思是分兩隊各自進入,立即遭到了沈一凡的否決。


  沈一凡說道:“這個懸魂梯我暫時猜測是五套梯,但是不能排除可能是最大規模的懸魂梯,如果是這樣我們人員分散可能會很危險。”


  沈一凡也說了一個他聽說的事情,他之前在梁溪南苑聽說過以前有一隊探險人員進入了巴丹吉林去尋找失落古城,在進入巴丹吉林之前他們在一處魔鬼城住宿,結果在進入魔鬼城之後發現被裏麵錯綜複雜的道路給困死了,後來領隊的才意識到進入了和懸魂梯原理一樣的迷宮,在裏麵走了三天三夜之後還是靠隊伍裏一名高手利用青花小蛇才找到了出路,後來他們才知道這個迷宮就是按照懸魂梯中八套懸魂梯的圖紙刻意建設的,不是隊伍裏有奇人相助,他們恐怖這輩子都走不出那個迷宮。


  沈一凡說道:“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了眼前的懸魂梯,我認為在這裏做了標記,還是用老辦法一路一路的走吧!”


  大家聽得也蠻有道理的就按照沈一凡方法,這個辦法雖然笨也很毫時間但是最為保險的方法。


  就在大家準備朝著左手邊的通道而入的時候,就聽見頭頂上一陣哀嚎,接著能聽到他們頭頂上傳來許多機關鐵鏈轉動和摩擦的聲音。大家立即明白可能上麵張文川的疑塚被觸動了其他的機關。


  沈一凡抬頭看了下頭頂的天花板,也是吃驚這個墓葬的精巧之處,原來他們上麵就是機關暗器的機械所在之處。


  看來張文川將他的墓室一分為二疑塚在上真塚在下,中間就是機關層,這樣不管上麵的疑塚還下麵的真塚都是機關布局最適合的地方。但是此時他也沒有多少心思去分神,他現在眼前的任務就是走出懸魂梯。


  四人進入之後果然還是一座懸魂梯,他們就按照之前的方法又走了一遍,這次發現了三個出口右邊兩個,左邊一個,除去他們之前進來的通道,還是兩個,但是這次三個通道的位置不在一個台階上,按照沈一凡的推測他們還是從最左麵的通道進入。


  進去之後又是老方法,這次發生了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這座懸魂梯上出現了五個通道,左邊三個右邊兩個,這個讓沈一凡有些疑惑。按照沈一凡的推測,左邊最後一座懸魂梯要麽沒有通道,要麽就是隻有一個通道,如果出現左邊有三個通道,能解釋的原因這個懸魂梯可能出現不止五套梯。


  鬼醫在一旁問道:“我們還繼續走嗎?”


  沈一凡一咬牙說道:“走!我就不信走不出這個懸魂梯。”


  洪文在一旁插了一句話:“據說熱衷懸魂梯的人基本都很癡迷數學,你說這個會不會和數學有關?”


  鬼醫在一旁打趣的說道:“你的意思這可能是數學裏的一道應用題。問:一共八座懸魂梯現在有abcd……x等若幹個出口,小明走了三個出口還有若幹出口,求解第一個懸魂梯的第幾個出口是哪裏?”


  沈一凡聽到這裏也差點被鬼醫這句玩笑給逗樂了,他思付了一下說道:“我猜測還有一種可能,不過我要走完了左邊所有的懸魂梯才能認定我的猜測是否成立。”


  四人休息了一會便又一次朝著左邊的通道而去,他們隨便從三個通道其中一個通道而去,但是連續走了幾個通道發現,他們四人已經完全迷失在這套大型的懸魂梯內。


  從這段時間走下來的情況來看,沈一凡已經斷定了他之前的猜測可能是成立的。他們身處的是一個八套梯再次改良的懸魂梯,這也非常符合明朝時候的技術。


  沈一凡一屁股坐在台階上用紙在上麵畫了一下說道:“我們一開始猜測是五套式的懸魂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但是懸魂梯最多隻能八套。”說著他將紙上的一套梯到五套梯的猜測全部畫掉,留下了六套梯;七套梯和八套梯,三種猜測。


  接著沈一凡又在六套梯內畫了個草圖,這圖是用六個阿拉伯數字的“8”表示接著又將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將六個“8”符號連在了一起,自言的說道:“難道是這樣?”


  鬼醫在一旁好奇的問道:“是怎樣?”


  沈一凡將自己畫的草圖遞給鬼醫,鬼醫看完後說道:“有可能。我們可能將這個懸魂梯想的太複雜了。”


  洪文洪武在一旁問道:“什麽意思?”


  沈一凡說道:“其實我們一開始就將這件事情想複雜了。不管是多少套懸魂梯,去世進口和出口也就是一個,不管懸魂梯到後來有多少通道連接,其實我們隻要按照懸魂梯的一個真確出口去就可以了。”


  洪文和洪武聽的有些繞,一臉懵樣的看著沈一凡,因為他們認定沈一凡是老七通天眼也不好發作,就弱弱的說道:“你說的是不是和沒說沒什麽區別?進口和出口我們在哪裏?”


  鬼醫說道:“我進入懸魂梯前在入口處放了一個紅色熒光棒。我們隻要找到正確的入口就能找到出口。”


  洪文洪武兩個雙胞胎突然間就做出了同一種表情,異口同聲的說道:“就這樣簡單?”


  沈一凡說道:“有位大科學家曾經說過,人本就是一個喜歡將簡單事務變得複雜化的動物。”


  我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科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不過有時細細品品也是這個道理,從我們感情上來說,有時候為了自己一己私欲將一件特別粗魯的事情說的如同承擔社會責任一般。又好比我們人類吃飯,有時特別簡單的蘋果本就可以生吃,還非要搞個拔絲蘋果之類的。也就是說人類其實是一個喜歡簡單事務複雜化的人。


  四人回到了第一個懸魂梯找到了原先進入的入口,在入口的一邊果然有一兩根閃著微光的紅色熒光棒,到了這裏就能聽到上麵一陣陣的敲打聲,估計是夏纓等人觸動機關還在展開救援。


  沈一凡有點好奇,問洪文洪武:“你們難道就不擔心大師兄他們?”


  洪武神秘兮兮的一笑說道:“其實這也在我們計劃一部分。有陸夢故意觸碰機關,將他們盡可能的拖延時間。”


  沈一凡說道:“要走出這個懸魂梯其實非常簡單。你們記住這懸魂梯每十八階有一個記號,其實這是在迷惑我們,我們不要管記號,每走到十五步的時候不管有沒有牆就右轉。”


  洪家兄弟聽得有點不敢相信,看著沈一凡想問點什麽?但是還是覺得哪裏有點不對勁。


  沈一凡說道:“其實懸魂梯確實和數學有關,但是和所謂的應用題毫無關係。則和幾何提有莫大的關係。”


  他們身處的懸魂梯是一個龐大的懸魂梯,但是在某種情況上龐大的工程不代表這個工程有多麽的複雜,長城就是一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型工程吧!但是它的作用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抵禦外敵的城牆。


  洪文洪武都不太相信沈一凡的說法,但是現在除了可以一試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他們兩便一馬當先的朝下走,一邊走還一邊數數。當到了第十五階的時候,他們就全都看著右邊。


  洪文嚷了一句說道:“哪有通道啊!就是一堵牆。”


  沈一凡走到他們的身邊,用手摸了一下,然後整個人側身望牆上一鑽,奇怪的是沈一凡突然就在他們兩眼前消失了,然後有神奇般的探出了半個身體,朝他們揮揮手。


  這回大家都恍然大悟了,原來他們一直被兩樣東西在懸魂梯上迷惑了,第一就是每隔十八階台階的圓形標誌,還有就是那些所謂的通道,如果按照原先的方法,他們一輩子都不要想走出這個懸魂梯。


  在每個懸魂梯的第十五階台階有一個隱藏的小通道,因為懸魂梯四周都塗油一種能吸收光源的塗料,所以他們的可視範圍特別少,因此很容易忽略一些細微的東西。


  掌握了這個方法,大家很快就能找到了離開懸魂梯的出口,出去之後全都驚呼不容易,原來有時候打敗他們不是那詭異的機關暗器而是自己。


  其實懸魂梯的布局雖然複雜和巧妙但是懸魂梯最早出現的時候,是一種消遣的工具所以根本不可能加入出去的道路,那建造懸魂梯時候也不可能建造出去的出口,但是墓主人死後要被後人安葬於此,故此某種情況下隻能簡單點安排出入口,所以沈一凡等人的出入口就在‘8’這個數字的交叉點上。


  四人離開懸魂梯之後就看到在他們眼前就是一個墓室,墓室不是很大但是墓室裏放滿了陪葬品,而這些陪葬品不是金銀玉帛而是成堆成堆的竹簡;古書之類的。


  墓室中間放著一口棺槨,棺槨完好無損一看就沒又被打開過的痕跡,但是棺槨邊上的散落著很多的竹簡和絲帛之物,那些絲帛上都記載很多文字內容。


  沈一凡翻看了一些散落在地上的竹簡說道:“這些竹簡好像都是關於一個空中交通工具的,會不會就是北鬥城裏提過的圓舟?”


  洪文問道:“要不要開棺?”


  沈一凡翻看了一些竹簡說道:“這裏記載的東西很是複雜。有些都是聞所未聞的東西。看這裏的環境應該有人進來過,但是他們究竟是從哪裏進來的?”


  鬼醫拍了下沈一凡指了指墓頂上,沈一凡這才發現墓頂上居然有一塊正方形的地方是用現代普通紅磚鋪設的,看著那塊紅磚沈一凡和鬼醫都已經明白,之前來的一批人都是從頂上出去的,有高手直接將一個盜洞算準了打到了張文川真真的墓室上麵。


  沈一凡看的有些自愧不如,他一看就知道這個盜洞一定是董文軒和董文朔兩兄弟所謂,這年頭除了這兩兄弟可一凡精確無誤的一鏟子下去直接達到了主墓室的拱頂上。而去他們出去後居然還將這個盜洞給封堵上。


  鬼醫笑的說道:“也就隻有這兩兄弟做事情這樣的講究。”


  洪文洪武又問了一邊:“要不要開棺?”


  沈一凡點點頭說:“開棺。”


  雖然洪文洪武是通天眼的師兄,但是論盜墓技術自然和通天眼不能相比,故此洪文洪武都需要征求沈一凡和鬼醫的意見。


  既然沈一凡開口要開棺,洪文洪武就開始七手八腳的忙活起來,沒有多久就看見洪文洪武已經將一捆繩子將那口棺槨的槨蓋給綁了結實。


  這種方法也是奇特,是一種人少的時候開槨的方法之一。因為古墓裏的槨都是用石頭所做,難得不是石頭做的棺槨也四青銅之類,非常沉重。在人少的時候,有人將棺槨的槨蓋幫上,然後利用油葫蘆直接開棺。


  就看見洪文洪武將棺蓋綁好後,又從包裏取出一節節的如同鋁合金的管子,後來鬼醫告訴沈一凡這是一種納米技術的一種管子,可以承受五十頓中的東西,但是自身重量非常輕,帶在身上完全就沒有什麽感覺似得。


  洪文洪武兄弟兩將這管子接好成一個架子直接放在棺槨旁邊,將繩子放到架子上的油葫蘆上,接著兄弟了輕輕一拉就起來。


  開棺一看裏麵沒有屍體,隻有一本牛皮封麵的筆記本,這東西一看就是現代的物件。


  沈一凡將這本筆記本拿了出來,放在手裏前後看了看。這是一本考古工作者使用的考古筆記,裏麵還夾帶了很多照片,有些照片年代久遠已經泛黃了,厚厚的筆記用一根牛皮筋捆紮著。


  沈一凡翻開筆記本一看,裏麵用瘦金體記錄很多內容,洪文湊過來一看驚訝萬分的說道:“是大師傅的筆跡。”


  沈一凡倒也是鎮靜,假模假樣的說道:“我知道。我在看內容。”


  這本筆記和陸夢收到的筆記上的筆跡不同,沈一凡才意識到兩本筆記應該是分別有董文軒和董文朔兩人寫的。


  第一本筆記沈一凡看過,內容大致就是圍繞在渝北苦山的事情,其中提到了關於圓舟,筆記裏提過董家兄弟先到的渝北苦山也找到關於西川王國師墓,關鍵的是地圖上的五個地點,沈一凡認為董家兄弟會陸續前往這五個地點。


  第二本筆記本也就是沈一凡等在西川王國師墓裏拿到的筆記本,沈一凡粗略的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大致是圍繞太平天國展開的,其中提到了蕭朝貴和翼王石達開,其中有一點讓沈一凡很重視,上麵提到石達開曾經秘密來渝北苦山,當時這裏還是清庭的管轄範圍,而他為何會秘密前來。


  沈一凡等人已經完成了對西川王國師張文川陵寢的所有尋找,他們從墓室的拱頂而上,揭開了所有的紅磚,進入了一個條老的盜洞,從盜洞順利的離開了墓穴。


  關於他們拿到的筆記內容,沈一凡非常好奇,因為其中提到了北鬥城和金陵。他猜測,董家兄弟的應該是渝北苦山,而北鬥城可能沒有去過。


  離開了西川王國師墓後,沈一凡在兩本筆記上究竟發現了什麽呢?而他和鬼穀七子下一步的計劃又是什麽呢?渝北之行為何會促使沈一凡去江南古烏鎮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