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末梟雄> 第三百一十九章 特殊時期

第三百一十九章 特殊時期

  中華帝國為了推廣國債舉辦的國宴還算是成功,前後一共賣出去超過千萬圓的國債,而這就也代表著財政部今年度的財政收入多了一千萬,足以有效緩解目前中華帝國的財政困境。△,


  ??這錢剛到呢,軍方以及內閣各部就是頻繁出入財務部,有的人甚至直接找上了齊宣浩的私宅,為的就是從財政部手中拿到經費。


  ??也有些人走上層渠道,比如說直接去找帝國皇帝林哲去訴苦,而每當這個時候,林哲總是會說同意,必定會敦促財務部那邊盡快撥款,但實際上林哲往往是把這些請款的報告批上千篇一律的批示,那就是:轉財務部閱。


  ??而這幾個字往往就代表著把決定權交給了財務部,財政寬鬆可以撥款,財政緊張的話則是緩一緩。


  ??很少有人能夠獲得‘著財務部辦’之類的批示,因為隻有這種明確讓財務部辦理的批示才能夠讓齊宣浩鬆口,從緊張萬分的財政中擠出一部分來。


  ??所以到頭來他們還是得找齊宣浩!


  ??不過齊宣浩雖然並出任財務部大臣以來雖然經常被同僚彈劾,甚至一度有人湊請督察院對齊宣浩進行調查,不過他能夠穩穩當當的繼續做著這個位置自然是有著他的手段。


  ??他的手段是什麽?

  ??一方麵是進行開源,整頓滿清時代的落後稅賦體係,並建立全新的、高效的征稅體係,如今遍布每一個地方的獨立財物部門,比如縣級的財務科、府、州級的財物處。省級的財務廳,這些部門雖然表麵上歸屬當地府縣機構。但卻是接受財務部的直屬領導,當地府縣的主官是沒有權力對財務係統的運轉指手畫腳的。對於地方府縣而言,隻要每年他們從當地的財務部門能夠拿到額定份額的稅收分配,那麽他們也是懶得管財務部的人怎麽征稅,收多少稅。


  ??另外海關總司也是歸屬財務部管轄,而當代采取全西式管理,聘請了大量洋人任職的海關總司已經成為了當代中國最高效、同時最廉潔的行政機構。


  ??而這些都是財務部的政績,而財務部的政績也就是他齊宣浩的政績。


  ??除了固有的政績外,齊宣浩能夠深得林哲信任,把諸多彈劾他的密折留中不發。駁回司法部要求對財務部多名高級官員立案調查的提案,這就和齊宣浩的另外一項本事有關了。


  ??這本事是什麽?

  ??兩個字:摳門!


  ??這個人可是把教育部裏給那些留學生的生活費都敢扣下,其他部門的基本也是能扣就口,1858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很多部門連半數辦公經費都沒能拿到手。


  ??當然了,這個摳門也是被逼的,而且還是林哲默認,甚至是暗地裏指示的,因為現在戰爭期間軍費實在太緊張。在夏稅以及秋稅沒能征收到之前,隻能依靠商稅為主,再服役其他零星收入,這錢也就不夠用了。


  ??光光是上半年。軍費已經是累積支出了約四千萬,幾乎把上半年的財政收入以及去年的部分留存全部榨幹淨了。


  ??手裏頭沒錢的齊宣浩自然也就無法給其他部門支付太多的經費,所以是能扣就扣!


  ??也正是因為齊宣浩大規模的扣留其他部門的辦公經費。如此才導致了眾多官員一股腦的彈劾他。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尤其是新生並且還處於戰爭期間的政權而言。那是多少錢都不夠花的,五千萬財政收入不夠。一億財政收入也不夠,但是在不管怎麽樣都不夠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政權的穩定運轉,戰爭的持續緊張,這就非常考驗齊宣浩的理財能力了。


  ??拆東牆補西牆是必須的,用各種借口扣留經費也是必須的。


  ??而齊宣浩雖然總體而言並不算什麽理財大家,更不是什麽經濟學家之類的,但是他盡心盡力下,總算還能讓帝國財政勉強維持下去,不至於徹底破產。


  ??而這就已經足以體現他的能力,並讓林哲繼續重用他了。


  ??麵對各大部門相繼上門要錢,齊宣浩可沒有因為手裏頭有了一千多萬的國債收入就胡亂給錢了,該扣著的繼續扣,一些實在推脫不了的就給一點點,比如江道泉那老家夥可是眼巴巴的等著經費的到賬呢,要不然的話教育部就沒錢給國立學校的老師們發薪水,也沒有辦法給那些在國外留學的公費留學生們郵寄生活費了。


  ??所以齊宣浩也不好一點都不給,先給了三十萬圓意思意思 ,至於教育部剩下的經費啥時候才能給,就得看後續局勢發展,嗯,尤其是中華帝國和聯軍之間的戰爭發展了,要是不順利的話估計等到秋稅征收的時候也不一定能給上,如果順利的話,軍方壓力降低,相應的軍費支出減少的話,那麽在夏稅的時候就能夠把上半年欠缺的教育部經費給補上去。


  ??其他部門嘛,民政部以及司法部,工商部之類的部門也是一家給一點,好讓這些部門的國家雇員們能夠拿到薪水養家,尤其是那些基層的科員以及巡警等一線國家雇員,這些人可不和那些中上層官員一樣不缺錢花,人家都是眼巴巴的指望著每月薪水養家糊口呢,要是不給他們發放薪資,這日子也沒發過了。


  ??倒是中上層官員的薪資可以緩一緩,因為中華帝國施行的是高薪養廉製度,官員們的整體收入和滿清時代的官員差不多,不過是把滿清時代官員的各種陋規、火耗等全部取消,直接納入薪資裏頭。


  ??在南京的諸多部門任職的京官以及部分直屬機構,比如說海關總司,這些機構官員們的薪資比較固定,大約上各部大臣級別的頂級高官其年薪大約在一萬圓上下,而各科室內的普通科員。其年薪大約在千圓左右。


  ??不過地方官員的話,其薪資水平和任職的地方富裕程度有極大關係。因為地方官員的薪資除了有國庫直接發放的固定薪資外,還有地方財政發放的補貼以及福利。比如江蘇巡撫薛煥的年薪就高達一萬五千圓,但是福建巡撫陳祥猛的年薪就會低很多,大約隻有一萬圓左右。


  ??普通科員們也同樣如此,上海商貿區的普通科員們,其年薪有可能超過一千圓以上,但是福建的窮地方,比如延平、汀州等地的普通科員們一年薪資也就幾百圓。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其實也是和當地的富裕程度,物價水平有關。汀州等窮地方的普通科員一年拿個五六百圓薪資,這日子也能過的小康了,但是要在商貿區這房價、物價都昂貴無比的地方,這一年沒有上千圓的薪資很難過上比較舒心的日子。


  ??政府部門的人員薪資開銷,占據了政府部門開支大頭。


  ??值得說明的是,如今中華帝國內雖然采取的是國家雇員體製,不是什麽公務員或者官員之類的,但是國家雇員也分好多種呢,巡警、更夫、清潔夫、甚至是馬夫之類的都算是國家雇員。而這些人的薪資水平其實是相當低的,比如說數量最龐大的巡警,其薪資水平是按照軍人的薪資標準,然後降低了標準發放。


  ??但是同為國家雇員中的科員級別以上群體。則是算得上是明清時代的官了,數量較少,而他們薪資水平是遠遠超過巡警等底層國家雇員的。差距是五倍、十倍往上走。


  ??科員以上的群體薪資高,不過數量也少。一個普通的縣擁有科員級別以上的國家雇員也就二三十個,有的下等縣更少。隻有十幾個而已,這些科員如果用明清時代的標準來看,其實也就是吏員以上的群體。


  ??如果不是科員級別以上的國家雇員總體數量有限的話,估計國家雇員的薪資開銷還會更大。


  ??現在財政緊張,齊宣浩不給各部門經費,各部門也就很難發薪資,也就進行扣留,而基於科員級別以上的人員薪資較高,同時這些人也有著較大的經濟承受能力,嗯,更重要的是這些科員基本已經算得上是官了,他們得為政治前途考慮,所以上頭暫停發放他們的薪資的時候,忍耐力會比較好。


  ??不會說出現兩三個月不給薪資就活不下去要鬧事之類的。


  ??至於那些巡警、更夫以及其他底層的國家雇員,就算是財政再緊張也是得勉強維持的,有時候中央財政沒錢拔下來,各地方政府就是各顯神通,和前清時代那樣自行搞苛捐雜稅是不行了,直接搞攤派也不行、


  ??但是也有其他辦法啊,比如說上海縣(不含商貿區)那邊為了填補財政空缺,大筆一揮就是提出了所謂的縣城擴張計劃,從商貿區一直到原南城郊的部分土地都納入所謂的新城規劃裏頭,然後就幹起了買地的事。


  ??通過買地獲得的資金雖然有部分還得上繳國庫,但是依舊能留下一大部分來。


  ??又比如說打起修橋補路的名頭向富商們募捐,再從中間克扣一部分用以發放國家雇員薪資等等。


  ??甚至還有的地方府縣學起了財務部,直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搞的財務部以及其他部門的大臣們很頭疼,比如說嘉興縣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時候就是被財務部喊停,說什麽債券隻能由財務部發行,地方政府不能發行,但是人家一句:不讓發行地方債券,本來稅收裏頭歸屬地方政府開支的地稅你們又扣著不給,難不成讓縣裏頭數百名國家雇員喝西北風去,還是說嘉興縣衙門裏能挖出金礦來不成!

  ??對於這些破爛事,林哲也是有心無力,他也想讓馬兒跑又不給它吃草啊,但現實裏卻是行不通的,中央扣著經費不給,一股腦投到軍費上頭,難不成還不讓地方府縣自己想辦法湊錢啊!

  ??對於這些,林哲隻能是對自己說,特定時期特殊辦,有啥問題以後再說。(未完待續。。)u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