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
被圍數月的新會城從上空看去死氣沉沉,因為缺少燒火的木材,城中大半房屋都被太平軍拆了做柴火,眼下隻餘西城和南城還有數片區域保持著完整的建築群,其餘地方一眼望去盡是殘垣斷壁,想在這些廢墟上找尋一二綠蔭也是癡人妄想的。
除了柴火緊張外,城中也麵臨斷水危機。圍城初始,太平軍和城中百姓的飲用水都是取自城內的幾口大井,起先這幾口深井足以保障城內近萬人的飲水需求,但自六月開始,靠近城牆的三口深井的水卻再也不能飲用。
最先發現井水不能飲用的是近衛營的試百戶李輔國,當時他準備打上一桶井水衝涼,但水桶提上來後才發現原本清澈的井水變得發黑,水中還有難聞的讓人作嘔的異味。
井水不能飲用的消息自然驚動了周士相和宋襄公,二人不約而同想同是不是有清軍的奸細潛入城中在井水中下毒,這大熱天的要是斷了水,那可比沒吃的還要命。
周士相親自帶人檢查三口井不能飲用的原因,但在井口邊張望半天他也不知原因,近衛營一隊士兵費了大半天功夫將井水舀盡,結果在井底也未發現異常。
找不到井水變質的原因,舀盡之後重新滲出的水仍是變質,這讓周士相心急如焚。
城中總共就七口井可用,連同殘存的那些新會百姓,城內現下住著近萬人丁,每日所需的水量大得驚人,因此這七口井隻能勉強保證每個人每天的最低水需量,真正是一滴水都不能浪費。
宋襄公為了不讓營民和新會百姓因為爭水的原因鬧將起來,特意向周士相請了令,單獨劃了四口井供後營老弱婦孺及那些新會百姓飲用,現在出事的三口井有兩口是屬於後營的。原本就是急急巴巴的勉強使用,現在一下少了兩口,這便意味著營民和百姓們每天的飲用水降低一半,這讓人還如何活?太平軍這邊也好不了多少,三口井變成兩口,當兵的又怎麽活?
“查,給我查,一查到底!”
找不出原因的周士相將井水變質的原因歸咎於有人下毒,可是各營百戶奉命挨個審查昨夜值守軍士後,卻均是上報部下沒有問題,蔣和和葛正甚至都要拿自家腦袋來擔保他們的手下沒有問題。
不是人下毒,這井水好好的怎麽就變成毒水了?
正當周士相和一眾軍官為此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時,後營一個曾在年輕時專門幫人打井的營老在聽聞這件事後向宋襄公請了令,他把三口井挨個看了看,然後讓人扶他上了城牆,沿著城牆一圈走下來後,向周士相解釋了為何井水會變質。
這三口水井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距離城牆甚近,最近的一口甚至隻離城牆根不到三丈,而且它們都是新打的井,是當初清軍重築新會城時為了方便臨時打的井。後來城築好後,這三口井便沒有被填埋,而是繼續為守城清軍提供飲水,另外還有防火的需要。(注,一丈為三米三)
水井離城牆近和水源變質有什麽直接關係?
周士相還是沒有弄明白這營老想說什麽,隻到營老點出城外埋屍處後他才恍然大梧,原來根子出在這!
當初尚可喜親自指揮清軍攻城失利後,城下遺留了三千多具清軍屍體。戰後,周士相曾命人向清軍射箭要他們把屍體收斂回去,但不知是清軍沒有接到這封信還是清軍故意不收屍體,反正過了一天清軍都沒有任何收屍的動靜。
時正是酷暑天氣,屍體哪裏能經得住放!單這一天,城下都已能聞到腐臭味,綠頭蒼蠅更是黑壓壓盤旋,好些血肉切開的屍體上都能看見蛆蟲翻動。
沒辦法,清軍不收屍,周士相隻能下令太平軍收屍,要不然讓這些屍體再擺一兩天,不用清軍打,太平軍和城內的老弱婦孺都要集體染瘟疫死了。去年李定國大軍圍城被迫撤兵,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北京來的滿漢八旗援軍趕到,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軍中生了疫,沒辦法再在這新會城下呆下去。
前車之鑒,李定國好歹還有幾萬大軍在手,就算軍中染疫也沒法傷筋動骨,可太平軍就這麽點家底,要是城中生疫,剛打起的大旗便要自行墜落了。
就這麽著,太平軍和一部分青壯順著城牆攀繩下了城掩埋這些清軍屍體。發現太平軍下城後,清軍似乎知道他們要做什麽,也沒有趁勢發動進攻,反而看著太平軍埋屍。
屍體太多,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就地掩埋在城牆下,要不然,哪有這麽多人力可供驅使,真要是把屍體一具具的往遠處拉,別說周士相不願意,就是下麵的士兵也不會肯的,況且遠處清軍虎視眈眈,周士相又哪敢冒風險讓自己的士兵跑到敵人的眼皮底下。
三千多具屍體足足挖了十多個長坑才掩埋完畢,因為天熱,加上埋屍的雄威和虎捷營還有那些青壯、俘虜唯恐染上瘟疫,所以埋屍體的坑都挖得不深,但好歹是把人給埋了。埋屍體的坑大半就在東城,另外南門也有三四處。
埋完了這些屍體沒多久,清軍在副都統王國輝的指揮下又發動了一次攻城,在扔下數百具屍體後無功而返。同樣,這些戰死清軍的屍體也被太平軍罵罵咧咧的給埋了。
剛開始這些埋屍坑對城內什麽影響也沒有,周士相擔心的瘟疫也沒有發生,但誰曾想,大半月過去,這些屍坑中腐爛的屍體竟然汙染了靠近城牆的水井。
據那營老講,坑中的屍體腐爛後會流出大量有毒的屍水,這些屍水在地下會逐漸腐蝕土壤,不下雨還好,一下雨的話,雨水浸入坑中,那些屍水就會迅速向周圍延伸。這不,離城牆太近的這三口水井就首當其衝成了屍水的汙染物。這個過程人眼是看不到,一般人也不會注意,等到出事卻是再也無法挽救了。
聽了營老這番話,宋襄公也頓悟,想到早年在家時鄰居家打水井,原本水井打在離茅房沒多遠處,幾年過後那井水因為茅坑滲透的原因就開始散發臭味。現在想來,當真是後悔,怪自己沒有早點想到此節,以致好好的水井就這麽不能用了。
葛正他們聽了營老的解釋,卻是大罵清妖王八蛋,看來清妖八成也是打著汙染城中水井的算盤這才不來收屍的。
周士相一想也是,新會城就這麽大,城中一切清軍肯定洞悉得清清楚楚,圍城首要除了斷守軍的糧,另則便是要斷守軍的水源。
新會城雖處江邊平原,但城中多數地段卻是打不出能直接喝的水井,多是那種鹽堿水,隻這七口井的水能喝。往常沒有圍城,城中百姓自然可以到城外挑水,或是有專人負責送水車,到時拿銅板買來就是,現在圍了城,城外的水進不了城,單靠這七口水井支撐近萬人飲用,真是巧媳婦也為無米之炊為難。要是屍水再汙染幾口井,城內怕真是要雞飛狗跳了。
沒糧吃還能撐上幾天,沒水喝,在廣東這等要命的地方卻是怕一天也撐不住了。
事到如今,後悔也沒辦法了,隻能尋思挽救辦法。還好那營老指出地下屍水滲透的速度並不快,除了連續幾日暴雨使得地下水增多,要不然一時半會屍水是滲不到另幾口水井的。而且現下也不須想什麽辦法阻地下屍水滲透,因為早在清軍副都統王國輝指揮清軍掘地潛入時,太平軍就在城中挖了隔離溝,這些深溝的存在正好阻擋屍水的滲透。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這營老還是建議周士相讓人將深溝再挖得深些,小心一些總不會錯,畢竟全城現在就隻這麽四口井可用了。
周士相當下就依這營老的法子辦了,叫蔣和帶人將深溝再挖深些,另外讓人徹底堵死這三口變了質的水井,做完這一切後,他才和宋襄公商量起餘下這四口水井的分配辦法。商量來商量去也是沒什麽好辦法,井就這麽四口,前營這邊多分了,後營那邊自然就沒得喝。很多前營軍官和士兵的家眷都在後營,真要讓他們的老婆孩子沒水喝,恐怕大禍也就不遠了。
最後,周宋二人把這四口井平分了,前營兩口,後營兩口。縣衙征發的青壯和俘虜由前營提供水,後營則向那兩千多新會百姓供水,當然,怎麽供水則是宋襄公的事情,周士相是不會過問的。
水井是分了,但是水量相較從前肯定是大大不如,因為爭水鬧出的事情不少,前營自然是周士相在主持,後營那邊便是宋襄公一力負責了。為了盡可能的節省用水,周士相和宋襄公是什麽辦法都想了,也試圖在城中重新打幾口井出來,可惜都是無用功,最後也隻得不了了之了。自那以後,每逢下雨天,城中便到處可見大缸小罐,所有能動的人都去收集雨水了。
柴火不夠燒,拆房子。水不夠喝,湊合過。這兩樣東西雖然都缺不得,但隻要還有,總能熬,可要是沒有鹽吃,人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休說守城了,就是平日做些活計都是不行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漢兒不為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