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真假公主
成化六年,大周連年戰亂,導致民不聊生,百業凋蔽,各地揭竿起義者不勝枚舉。
百姓棄田為匪者有之,被義軍首領招降投身義軍者有之。總之,為了活下去,競相找著出路。
成化帝年幼,朝中大權旁落於朝中貴戚之手,為了爭權奪力,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每日輪番上演,菜市場上的血始終沒幹過。
成化七年冬,形勢愈演愈烈。
大雪紛飛,連著十天半月見不著晴天。路有凍死骨,朱門歌舞歡。
這一年的寒冬,較往年格外地冷。世家貴族尚有厚重的皮衣勉強暖身,衣不裹腹的貧寒之人哪裏抵禦得住寒冷的侵襲。一夜之間,一個村莊,能活著的人屈指可數,有的地方更是百裏無人,隻餘倒地的茅草屋尚能辯出是住過人的痕跡。
義軍之隊迅速擴張,由原先的一個村莊起義,到鄰近的幾個村,擴大到一縣,一府,最後直入帝京,兵臨城下。
成化帝攜帝後扮作百姓逃亡,帝京淪陷,被義軍所占。義軍首領自立為王,招告天下,頒布惠民令,又組織人手編織禦暖之物、從江南之地征糧,同衣物一同發於百姓手中。天下百姓皆稱讚其為仁君,其它各路義軍紛紛自潰,天下始平,百姓回歸田野。
這就是開國高祖的故事。
趙芙端坐在靜室臥塌上,聽完奶嬤嬤的故事後,黯然發問:“父皇如此賢君,為何壯年即將早逝?我素讀史書,那些開國仁君無不是到了耄耋之年才悠然仙逝。為何父皇壯年之期卻臥病在塌?若是父皇早早離我而去,叫我一人承受這人世之苦,不若我一道去了,在下麵也好孝敬他老人家。
都說生離死別,生離大於死別。在我看來,死別亦重於生離。生離之別,有期一日總會相見,人總存有一絲念想。死別卻是永遠不可再見,一絲之念也別想奢望。”說著最後盡是泣不起聲。
坐在下首的方嬤嬤麵容蒼老頭發花白稀疏,隻簡單梳起個小揪包,用簪子定住。聽了趙芙的話,忙聲安慰:“公主切不可妄言,父母在,子女自盡者,是為不孝不悌之輩,遭天下人唾棄。陛下是真龍之身,定有上天保佑,化過此劫。”
趙芙搖頭,父皇身邊的劉公公昨夜裏悄悄地派人從靜室之中接走了她,看到了久未謀麵的父皇。陛下此前已經昏迷半月不醒,此番醒來,怕是回光返照。趙公公如是對她說。
病榻上躺著的父皇已經瘦的兩観高起,枯槁之色盡顯。當伸起他那隻剩皮包骨的手包住她的手之時,趙芙已伏在父親身上痛哭不已。小時候那雙大手孔武有力到可以單手把她舉高拋起,現在這隻舉起她的手,已然無力,連握住她的手也要用盡全身力氣。
他說:“莫哭,你是我的女兒,就一輩子是我的女兒。在我去後,會留下旨意,保你一生富貴榮華無憂。瞧,你多小啊!小小的一團,團在我懷裏,哭得直打嗝,也不肯放棄抓住我衣服的小手。芙兒啊!爹爹老了,要走了。你以後隻有一個人,要好好地活著,活得高興些,爹爹在天上也覺得欣慰。
回去吧!莫叫他們發現了。”
一想起此處,趙芙眼中的淚便不知不覺地流下來。父皇即便在彌留之跡,還在擔憂她的安危。
那日,一個豔陽天,她在屋中抄佛經、繡佛衣為父皇祈福,祝他的病早日好起來。突然殿中女官來報,皇後領著百十個宮女太監直入芙華殿。
早年間的農婦經過十幾年的宮庭生活,早已褪去了麵上的樸實憨厚之相,盡顯淩厲與刻薄。趙芙立刻上前迎接,皇後隻叫她抬起頭來,卻沒叫她起身。她就樣半屈著行禮讓皇後仔細端詳,片刻之後,皇後說道:“生得這樣不祥,果然不是我女。來人,除去她公主儀服,送入靜室。沒有我的命令,不得踏出靜室一步,若是有違者,當場仗斃。”
趙芙還沒反應過來,方嬤嬤不知道從哪裏衝出來,攔在趙芙麵前,跪在地上向皇後求情道:“娘娘,這是您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女兒啊!由老奴親手帶大。還有她腿上的胎記,一直都在,無人調換。您切不可聽信外麵謠言,相信一個來曆不明的女子。”
皇後隻是高高在上地冷眼地看著方嬤嬤的作態,並不說話,由皇後身邊的倩女官開口訓斥:“嬤嬤年紀大了,休得胡說。靜雲公主才是陛下與娘娘的親骨肉,陛下與宗室已經確認了靜雲公主的身份,不日將有冊封。而你身後那位,不知是哪裏來的野丫頭,冒充公主已是死罪,但陛下與娘娘仁厚,念養在膝下十幾年,感情深厚,免去死罪。特剝奪公主之身份,送入靜室,靜待發落。還不向娘娘磕頭謝恩。”
皇後娘娘一直不喜歡趙芙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在她小的時候,她便不喜。兩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除了必要的見麵,其它時候,是能不見則不見。後來,娘成了皇後,除非召見更是見不上一麵。
趙芙的芙華殿是皇宮中除了皇帝皇後與太後所居宮殿之外,最好的一座宮室,因此她也被皇帝冊封為芙華公主。她的宮室牆壁是隔層,冬暖夏涼。就是皇後最為疼愛的菁公主當初想要入住這座宮室,皇帝都未允。
菁公主是皇後的長女,生性涼薄自私,凡是好的東西必使計搶到手中不可。麵上卻一派大氣溫婉之相,迷惑了不少人。三年前出閣的時候,才得了冊封。
據方嬤嬤說,皇後是因為生她難產,加上又是逃難,差點命不保,在她生下來之後,才這麽不待見她。趙芙信了這個解釋,即使皇後與眾姐妹再為難她,從沒生出過怨恨之心。
今天,皇後突然闖入她宮殿之中,到被告知她不是公主。趙芙都是一臉不解,她近日除了擔憂父皇的病情,外界的情況一概不知。幾個老嫗上來拉扯她的衣服,被她喝止。多年養成的公主威儀,幾位嬤嬤一時被喝止住。
她問:“這是父皇下的令,還是母後自己的主意?”
不是親女,皇後似不願跟她多說,連一個眼神都欠奉。倩女官再次出口:“前朝已定,後宮之事當由娘娘裁決。姑娘若還想要臉麵,就不要鬧得世人皆知,自己臉上無光,累得陛下與娘娘成了天下笑話,危及朝堂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