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隻可惜,無論怎麽小心清理,最終也隻能保留其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吊穗必須從宮外找。


  靳木桐跟潘誌承翻閱了清宮檔案,得知原先製作宮燈的匠人由內務府造辦處管理,專門為宮燈設了燈庫,而這些匠人就住在東華門外的一條胡同裏,如今這條胡同雖然已經沒有燈籠匠人了,這個地名卻保留下來,依舊叫做燈籠庫胡同。


  除此之外,清宮的宮燈也從外麵采買,花樣繁多,讓人琳琅滿目。


  而乾隆年間,玻璃出現在紫禁城內,養心殿裝上了玻璃窗,而玻璃材質也被用在宮燈上。


  靳木桐同時還找到了一段傳說,據說當年嘉慶皇帝為了慶賀乾隆的九十歲壽辰,從全國各地聘請各種工匠製作各式宮燈,隻是宮燈還沒有做好,乾隆便駕崩了。


  工匠們沒了活,有些返回故鄉,而有一些則是留在了北京,在前門、天橋等地開設了一些燈籠鋪,除了給宮廷做宮燈之外,也給老百姓做,於是便有一些老鋪子流傳下來。


  靳木桐和潘誌承查到這些之後,跟木器組、絲織品組的領導開會研究,決定再度啟用宮外采買的方式,從老店居盛齋采購一批宮燈的吊穗。


  由於宮燈一直是靳木桐和潘誌承負責的,采購燈穗的事情也交給兩人負責 ,陪同前往的還有絲織品組的一位同事。


  三人來到了北京做宮燈做了一百多年的居盛齋。


  這店鋪位於大名鼎鼎的琉璃廠附近的一條小巷裏,從外觀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據說這家店從嘉慶年間便開業,而當時的創始人世代都是做宮燈的,據說從明朝便開始傳承,家族裏曆代也有不少人給清宮做宮燈,可謂是宮燈世家。


  來到店裏,這家居盛齋比靳木桐想象中要低調很多,店內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宮燈,店主本人便在這宮燈的海洋中抬起頭,招呼剛來的客人。


  “哎,不好意思,我剛剛在忙著,招待不周啊。”


  靳木桐拿出手機,翻出了幾張宮燈的照片。


  “老板,你這有沒有這種宮燈的吊穗呢?”


  老板戴上了老花眼鏡,仔細的翻看照片。


  “這些都是宮裏的款式吧,你們是……故宮的?”老板抬頭看向麵前這個女孩。


  靳木桐一愣:“老板,你怎麽知道我們從故宮來的?”


  老板笑了笑:“這也沒什麽,我們這家店別的啥都不錯,隻做宮燈,原先也是給宮裏做的,給宮裏的和給普通老百姓的款式有所不同,我自然就認得了。”


  靳木桐有些興趣了:“這是怎麽回事?”


  “你看看我店裏這種宮燈,這就是宮裏的款式,但是去掉上麵兩層寶頂。這樣等級有別,也就能賣給老百姓了,後來一代代的傳下來,我們接手以後自然也就遵循這些款式的規律。”


  “原來是這樣,那老板你給看看這吊穗吧。”


  老板仔細看過以後說道:“這吊穗我們這有,不過沒有現貨,得定做才行。”


  隻可惜,無論怎麽小心清理,最終也隻能保留其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吊穗必須從宮外找。


  靳木桐跟潘誌承翻閱了清宮檔案,得知原先製作宮燈的匠人由內務府造辦處管理,專門為宮燈設了燈庫,而這些匠人就住在東華門外的一條胡同裏,如今這條胡同雖然已經沒有燈籠匠人了,這個地名卻保留下來,依舊叫做燈籠庫胡同。

  除此之外,清宮的宮燈也從外麵采買,花樣繁多,讓人琳琅滿目。


  而乾隆年間,玻璃出現在紫禁城內,養心殿裝上了玻璃窗,而玻璃材質也被用在宮燈上。


  靳木桐同時還找到了一段傳說,據說當年嘉慶皇帝為了慶賀乾隆的九十歲壽辰,從全國各地聘請各種工匠製作各式宮燈,隻是宮燈還沒有做好,乾隆便駕崩了。


  工匠們沒了活,有些返回故鄉,而有一些則是留在了北京,在前門、天橋等地開設了一些燈籠鋪,除了給宮廷做宮燈之外,也給老百姓做,於是便有一些老鋪子流傳下來。


  靳木桐和潘誌承查到這些之後,跟木器組、絲織品組的領導開會研究,決定再度啟用宮外采買的方式,從老店居盛齋采購一批宮燈的吊穗。


  由於宮燈一直是靳木桐和潘誌承負責的,采購燈穗的事情也交給兩人負責 ,陪同前往的還有絲織品組的一位同事。


  三人來到了北京做宮燈做了一百多年的居盛齋。


  這店鋪位於大名鼎鼎的琉璃廠附近的一條小巷裏,從外觀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據說這家店從嘉慶年間便開業,而當時的創始人世代都是做宮燈的,據說從明朝便開始傳承,家族裏曆代也有不少人給清宮做宮燈,可謂是宮燈世家。


  來到店裏,這家居盛齋比靳木桐想象中要低調很多,店內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宮燈,店主本人便在這宮燈的海洋中抬起頭,招呼剛來的客人。


  “哎,不好意思,我剛剛在忙著,招待不周啊。”


  靳木桐拿出手機,翻出了幾張宮燈的照片。


  “老板,你這有沒有這種宮燈的吊穗呢?”


  老板戴上了老花眼鏡,仔細的翻看照片。


  “這些都是宮裏的款式吧,你們是……故宮的?”老板抬頭看向麵前這個女孩。


  靳木桐一愣:“老板,你怎麽知道我們從故宮來的?”


  老板笑了笑:“這也沒什麽,我們這家店別的啥都不錯,隻做宮燈,原先也是給宮裏做的,給宮裏的和給普通老百姓的款式有所不同,我自然就認得了。”


  靳木桐有些興趣了:“這是怎麽回事?”


  “你看看我店裏這種宮燈,這就是宮裏的款式,但是去掉上麵兩層寶頂。這樣等級有別,也就能賣給老百姓了,後來一代代的傳下來,我們接手以後自然也就遵循這些款式的規律。”


  “原來是這樣,那老板你給看看這吊穗吧。”


  老板仔細看過以後說道:“這吊穗我們這有,不過沒有現貨,得定做才行。”


  他說完,剛要把手機還給靳木桐,卻看見了圖片上的一個囍字。


  他拿近了伸出手指放大照片仔細看這個囍。


  “這個囍是在琉璃上雕刻出來再上色的,姑娘,如果我沒認錯的話,這應該是順治年間的東西吧?”


  這下,同去的三人都詫異了。


  “老板,你怎麽知道的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