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波譎雲詭(求首訂)
出王宮之後,王子帶盛情邀請申生去他的甘公府邸去坐一坐,不過卻被申生拒絕了,理由當然也很正當。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剛從子燕寢出來便進甘公府邸,子會有意見的。
王子帶是個明理的人,自然是從善如流。他現在急著想要了解成周城中最近究竟發生了什麽變化,這段時間他一直待在王城想方設法的給姬鄭上眼藥,哪有時間去關注成周城中的事。
若不是申生突然提到,子似乎也在成周城中謀劃大事,他還真的懶得關注成周。不過,此次若是能在私下裏給子送上一份大禮,想來肯定能取得子的歡心。屆時,姬鄭,嘿嘿……咱走著瞧吧,鹿死誰手現在言之,為時尚早。
姬鄭有齊國等中原國家的支持不假,但他不也有子的支持嗎?隻要子依舊寵愛他,那麽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子會為他掃清一切障礙的。
再者,真以為他沒有外援嗎?
生在帝王家,從一出生開始便是正兒八經的正治人物,作為正治人物,必然是要為自己預留幾張底牌的,王子帶浸淫政壇這麽多年,自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與王子帶告別之後,申生直接帶著狐偃等人離開王城返回成周。
王城這邊馬上就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火藥桶,一燃即爆。廢嫡立庶的爭鬥現在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從子傳信給鄭伯開始,子與姬鄭之間的裂痕便赤裸裸的展露在世人麵前。
子肯定不會停下廢嫡的步伐,姬鄭一黨也不會坐以待斃,王子帶一黨更加不可能當成什麽事都沒發生,坐觀成敗。
而在列國之間,以齊國為首的太子黨即將發動攻勢,王城隱隱要成為下風雲激蕩的風暴中心。
處在這種大變動的時局當中,申生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他要做的便是順應下的潮流大勢,順便從中撈些好處。
下紛紛攘攘,到底不過是一個利字而已。
而如何得利這又是一門大學問。
就拿當前的局勢來,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向中原兜售武器裝備一定是可以大賺一筆的,如果曆史沒有發生偏差的話,直到子去世,齊鄭之間的戰爭才結束。
所以,這樣一來,宜陽的鐵礦開發是時候提上日程了。成周的事暫時有狐偃坐鎮就已經足夠了。
……
回到成周,申生把一幹心腹召集起來安排下一步的計劃。
他雖然已經回來,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他不會留在成周主持大局,王城暗流湧動,他再留在成周,萬一成為姬鄭和王子帶兩方爭取的焦點,對他極為不利的。這個時候和稀泥同時得罪兩方,這和他的利益不符。不想選邊站的最好方法就是走為上計。
王城的爭鬥他無意參與,因為無利可圖不,還有可能把自己給賠進去。強龍不壓地頭蛇,縱然他手下的士卒戰鬥力再強,終究是在人家的地界上,誰也無法保證他是絕對安全的。
這就是寄人籬下的無奈之處。
萬事還是心為妙。
按照他的計劃,離開成周之後,他準備先回一趟伊洛戎,離開了這麽長時間也時候該回去一趟看看,順便安撫一下士卒。
終究是主君,眾望所集,士卒身家性命所係,肩上的擔子其實很重,隻顧著自己享樂,那和棄民沒什麽區別。
而且,宜陽鐵礦的開發也需要人手,伊洛戎雖然被糅合到了一塊,但隻是鬆散的聯盟而已,部落那麽多,搞些奴隸過來應該是很容易的。
想到這,申生突然想起了奴隸貿易,伊洛戎似乎有點強大過頭了……要不要在背後捅一刀呢?恩,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申生心裏的那條蛇探出了頭。
此事暫且不談,日後再和罕夷等人探討探討其中的可行性。
簡單的把事情交代了一番,其實也沒什麽可交代的,在狐偃的運作下,成周的生意已經步入了正軌,申生最多算是拾遺補缺而已。最多的還是叮囑狐偃不要卷進王城的立儲鬥爭中,心一點,更不要中了有心人的算計。
商場如戰場,總有些得紅眼病的人見不得別人好,想法設法的搗亂,明著或許不敢,但是暗放冷箭、借刀殺人卻不得不防。
他離開成周之後,姬鄭和王子帶還不至於親自下場為難狐偃,暗中使絆子怕也沒有那個精力。
事情交代下去後,接下來的幾,申生帶人在成周城中大肆采購了一番,準備給留在伊洛戎的士卒發放福利。
相比投奔他的士大夫貴族,這些士卒才是他真正的鐵杆。士卒沒有士大夫貴族那麽多蠅營狗苟的心思,大多士卒的心思其實很簡單也很純粹,誰對他們好,他們便對誰好,甚至是為此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現在申生又不怎麽缺錢,稍微改善一下士卒的待遇也在情理之中。他吃肉,總得給士卒留一口湯喝。
所謂的忠心,不是生就有的,而是後是培養出來的。再的功利一點,沒有恩惠就沒有忠心。
此時的社會價值觀包含“忠”不假,但人都是會思考的生物,價值觀這種東西能鉗製人的思想一時,卻鉗製不了一世。
田氏代齊時,隻見齊人對田氏有忠心,卻很少見齊人對薑氏有忠心,對薑氏有忠心的大多都是原本齊國的老牌貴族。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田氏廣施恩惠於齊人,而薑氏的恩澤隻限於齊國的士卿貴族當中,所以,最後田氏輕而易舉的取代了薑氏。
齊國難道沒有忠君思想的價值觀嗎?
當然有。
隻不過薑氏不恤其民,不施恩義,所以,齊人用腳投票,讓薑氏gg。
三百多年前,周公為什麽會提出“敬保民”這四字綱領?原因在於他看到了商朝滅亡時,蜂攢蟻集的底層民所爆發出來的足以改換地的巨大能量,與虛無縹緲的命相比,人,尤其是底層的人才是最重要,統治者隻有人為本才能興國家、存社稷、保宗廟,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世俗國家。
申生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對於士卒,該施的恩義他也一定不會吝嗇,即便是跟在他身邊的狐偃看上去似乎頗為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