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罷相
就在王鳴之在棲霞縣處理賑災事務的時候,大夏政事堂正在舉行會議。
在政事堂官衙內,石重手中拿著厚厚的一疊奏折,全部是參丞相王鳴之賑災不力,致使災民得不到口食,而使京城動蕩,危及大夏江山社稷。
安排好棲霞縣賑災,王鳴之帶領隨從一路向建康府衙奔去,路過棲霞縣新和鎮,他沒有看見官房的賑濟粥棚,相反,都是民間在賑濟北逃的難民。
鎮上是一處難民賑濟點,隻見七八座粥棚搭建在北麵社廟前的空地上,這裏緊靠官道,聚集了上萬名從四方逃來的難民,每座粥棚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王鳴之一一看去,和上次見到的一樣,建康大慈寺的粥棚,有天應宮道觀的粥棚,還有甘家、陸家、謝家、狄家和幾家建康大戶的粥棚,但王鳴之看了兩遍,就是沒有發現官府的粥棚。
王鳴之目光陰冷下來,他一言不發,帶著一百餘名護衛親兵向二十裏外的京城疾奔而去。
很快,他們抵達了京城南門,在南門外也有一處賑濟點,難民人山人海,圍住可憐的二十幾座小粥棚,竟然一多半是甘家的,到處可聽見人們的叫罵聲和孩子的哭喊聲,但依舊看不到官府的身影。
這時,有幾個難民認出了王鳴之,大喊起來,“是王丞相!”
數十名難民紛紛上前圍著王鳴之哭訴,“王丞相,幫幫我們吧!我們兩天隻吃了一頓飯,身上也沒有錢,官府不管我們死活啊!”
鄉人的悲戚令王鳴之心中一陣難過,連忙安撫眾人,“各位鄉親,我王鳴之一定會幫助大家,大家先進城吧!我買糧米給大夥兒!”
他掏出幾錠銀子,讓兩名親兵帶領數十人進城買米,眾鄉人千恩萬謝去了,這時,又有數十人圍了上來訴苦,“王丞相,我們是從蘇州府逃來的,我們千辛萬苦來到都城,就是期待朝廷能給我們一個活路,官府卻不管我們死活,我們這幾天已經有好幾個老人虛弱病死,太讓人寒心了!”
王鳴之拱手對眾人道:“各位父老鄉親,我一定會督促官府加大賑災力度,不僅僅京城,江南各州和京城都要賑災,這是我王鳴之給大家的承諾,如果辦不到,我王鳴之就沒臉再當這個大夏丞相了!”
四周頓起響起一片歡呼聲,王鳴之知道光許諾還不行,眼前這些難民的困難就要解決,他急令二十名親兵回京城相府支取家中所有銀兩,購糧賑粥。
這時,王鳴之心中的怒火快抑製不住了,縱馬向城門內衝去,幾名守城的禁軍對來勢凶猛王鳴之,不敢阻攔,紛紛閃到一邊,王鳴之率軍一陣風似衝到皇城。
王鳴之先去了太師賈儒的官衙,他需要敦促賈儒盡快賑濟難民,而且建康府一些不得力的官員,也必須就地免職。
“王丞相,今天下午太師召集政事堂議事,恐怕要晚一些才能回來。”
“在哪裏議事?”
“好像是在紫宸殿,太師是去了紫宸殿!”
王鳴之對宦官拱拱手,“多謝了!”
王鳴之轉身向紫宸殿方向走去。
紫宸殿原是給天子召開小型朝會之用,但自從肅宗登基以來,除第一年使用過幾次後,柴信遠就把議事地點放在太一宮,祡琪登基後,經賈儒向太後請求,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把此處用於政事堂議政。
今天是應相國石重之請,賈儒臨時舉行了這次議政會議,政事堂除王鳴之外,賈儒、曹磊、楊潔亮、石重四人都參加了這次朝議。
今天這次朝議的導火線是大量禦史和其他不明真相的官員彈劾丞相王鳴之賑災不力的奏折,最後以三比零通過了罷免王鳴之左丞相職務保留政事堂相國之位的決議。
這是互相妥協的結果,在曹磊的堅持下,政事堂沒能同時罷免王鳴之政事堂相國之位,相應的曹磊沒有再堅持投反對票,最後在其他三人投讚成票的情況下,曹磊投了棄權票。
等王鳴之到了紫宸殿。一切都成了定數,賈儒已經進內宮,將政事堂的決議上報與太後謝道清,並請皇帝祡琪用印。
次日,聖旨明發上諭,免去王鳴之左丞相之位,改任王鳴之為廣東路宣扶使、政事堂相國。石重改任左丞相,招廣東路宣扶使陳益中進京,任右丞相。
王鳴之罷相無疑像一塊巨石落入水塘,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而王鳴之被罷相的理由竟是救災不力,這顯然不能服眾。
而一些曾經參過王鳴之的官員,在了解前因後果之後,嘴上雖沒有說什麽,但內心其實相當羞愧,知道自己變成了高層博弈的棋子。
王鳴之的罷相是從其提出變法時就有風聲傳出,是世家、權貴、大地主、巨商在朝廷中的代言人一次通力協作的結果,利用王鳴之去旱情最嚴重的福建之際,拿災民的性命作為代價,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最後以一個相國罷相為代價,這讓人不得不生出某種陰謀論的猜測。
這讓人更聯想到了諸多後續賑災的和朝政的走向,王鳴之罷相無疑是改革派和平民官員遭遇的重大挫折,尤其替代王鳴之出任相國的是九江世家望族陳益中,這便使朝野眾臣對未來產生了很多擔憂。現在朝廷重臣進一步向世家望族傾斜。
王鳴之是在夜間離開京城,沒有驚動任何人,夜晚,南城門緩緩開啟,王鳴之和幾名隨從騎馬走過甕城,向城門走去,他最後回頭看了一眼京城,心中充滿了壯誌未泯的惆悵。
就在這時,後麵忽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支騎兵穿過內城門,向甕城內疾奔而來。
“明之老弟請留步!”後麵有人大喊。
王鳴之停住了戰馬,他聽出了這個聲音,卻是曹磊在喊他。
他心中忽然湧起一種莫名的感動,鼻子變得酸楚起來。
片刻,曹磊騎馬疾奔而來,勒住了戰馬,略有些不滿道:“老弟怎麽會在夜裏離京?”
王鳴之歎了口氣,“朝廷要求我今天務必離開京城,白天要收拾,要辦理去職手續,隻有晚上離京了。”
“但從城門向西五十裏就進入群山之中,荒無人煙,連宿處都沒有,如果遇到盜賊,後果不堪設想,襄陽王在多名侍衛的保護下都遇到了襲擊,難道王兄弟沒想到這裏麵潛在的危險嗎?”
王鳴之臉色一變,他當然明白曹磊暗中所指,不是什麽盜賊,而是有人會假裝盜賊暗害自己。
曹磊又道:“我已讓狄博派一隊騎兵護送王兄弟前往廣州,另外到了福州,那邊會有人迎接,保證王兄弟一路安然無恙!”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王鳴之心中感動,拱手道:“感謝國公爺的關照,王鳴之當銘記於心!”
“王兄弟保重,相信我們還會有並肩抗燕的機會。”
王鳴之點點頭,“赫連牧野奸詐無信,比其兄赫連闊更難對付,望國公爺好好保護自己,也是保住我大夏的一線生機,保重了!”
說完,王鳴之調轉馬頭,催馬衝出了城門,一隊百餘人的騎兵也緊緊跟上,護衛王鳴之向南而去。
聽到王鳴之罷相的前因後果,甘棠並沒有感到沮喪,曆史的悲劇並不是某個偶然因素造成,它是多年積弊的必然結果,也不會在短時間就能被扭轉,但自己在奮力推動曆史巨輪,讓它稍稍在原有軌跡上偏向那邊一點點,或許就是那句話,不破則不立。
中午時分,南門太學外舍生茶館內,狄博快步走進了一間雅室,雅室內坐著四人,除了甘虎外,另外三人則是太學外舍生盧夢雄、彭明誌和陳複。
見狄博走進房間,四人連忙起身行禮,“參見狄統製!”
狄博笑著擺擺手,“讓四位久等了,請坐!”
甘虎等四人坐下,狄博也在主位上坐下,對盧夢雄笑道:“現在太學中支持變法的有多少學生?”
“不算內舍生的話,傾向變革的有二萬多人。”
“其實請四位過來,是朋友所托,原本我那朋友應該親自過來,和眾位相見,但他前幾日身受重傷,所以吩咐我過來和幾位見一麵,有一件事和幾位商量。”狄博沉吟一下道:“幾位知道朝廷剛剛罷免了王鳴之左丞相之事嗎?”
盧夢雄和陳複對望一眼,一起搖頭,“這件事我們從未聽說。”
狄博歎口氣,“對於今年的旱災,政事堂先任命王丞相為賑災大使,後又利用王丞相外出福建督查賑災的時候,政事堂某些官員又秘密安排附近各府官員不對災民放糧和施粥,其實京城官倉近年來儲存大量南洋大米,以備燕國的南侵。並非無力抗災,等災民有波動時,突然有大量官員上折子彈劾王丞相賑災不力。這一切都是某些人早已安排好的,其深層次原因是王丞相提出的變法改革,觸動了朝廷大部分官員的利益。”
“那官家和太後是什麽態度?”盧夢雄問道。
“官家一直是不事朝政的,太後已聽信讒言,罷免了王鳴之的丞相之職。”
“狄統製是希望太學生出麵,阻止朝廷收回罷免王丞相的詔書嗎?”
狄博搖了搖頭,“朝廷七成以上官員都不讚成變法,光憑太學生已經無法阻止,我隻是希望太學生能夠站出來,公開表達自己的態度,相信數百萬京城民眾也會支持你們。”
陳複問道:“我們為什麽要相信你,你也是大夏頂級勳貴,又是將來的駙馬,為什麽你不能進宮向太後說明情況,撤回對王丞相的詔書?”
狄博點了點頭:“你的反應果然被王爺算到了,就連提的問題也和王爺和我說的一樣。王爺讓我問你們,還記得十幾天前幾位和內舍生領袖石醉和李默庵一起論道的人嗎?”
彭明誌激動的站了起來:“怎麽不記得,他在那裏?我們這幾天在內外舍生中尋了個遍,就是找不到他。統製知道他是誰?在哪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