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便宜師弟,古經怪異
被王禹鎮壓在苦海中千年的玄武不顧它鱉老子的玄龜古皇的勸阻緊隨獸神之後,以無雙戰力橫推了一場黃金大世,穩坐了一世皇道留下了父子皆皇者的美聞。
除卻這兩個昔日敗在王禹手中的古皇,諸萬族在短短三十萬不到的歲月中接連現了白虎道人、神蠶古皇、血凰古皇、麒麟古皇、萬龍皇、元皇、大鵬皇、光明皇等眾多蓋世皇者。
可無論這些皇者崛起之時創造了多少傳,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在時間長河的衝刷下,這些蓋壓一世的古皇們終究漸漸的被世人遺忘。
唯有坐看了世間風起雲湧,卻依舊不變的人皇才是世人眼中真正的贏家。
短短三十萬年,出了十來位皇道至尊,放在其他時代,這是一種難以想象的盛況!
古皇無縫對接的時代,數遍古史從未出現過。
有皇者曾斷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皇幾乎殺空了占據無數大閱禁區至尊們。
若非人皇擊殺諸多禁區之主解放了纏繞在那些禁區之主們身上的地大運,這方世界不可能在短短三十萬年內連續推動十數次黃金大世,供養出十來位皇道至尊。
可惜,這些皇道至尊雖也是一時人物,卻沒有幾人能如人皇一般踏出關鍵一步,逆活出第三世。
數遍太古諸皇,也就血凰古皇以涅盤重生之火踏出第三世,令世人看到一些希望!
可惜,這朵希望之火燃燒了三萬載歲月後依舊寂滅了!
與同出鳳凰一族的不死皇相比,血凰古皇這隻血脈不純的鳳凰還是差了一截!
三十萬年裏,王禹結合後世葉凡與狠人證就紅塵仙的經驗,以凡體化混沌胎活出鄰六世,以萬道養一道走出鄰七世。
但到此已經是極限,王禹數遍自己所修習過的法,看遍自身所有回憶,卻始終難以找到新的著陸點逆活第八世。
為此,在鬥戰聖猿一族的那個霸烈猴子證道稱皇後沒多久,王禹時隔三十萬後,再度走出道場!
看著陌生至極的宇宙星空,王禹眯了眯眼睛緩了緩神,這才適應下來。
雖然曆任古皇都會來道場拜訪他試一試水,看看他這個老家夥死沒死,但這並不代表著王禹能跟外界無縫銜接。
時代的變遷對他依舊有著不的影響。
譬如,他的穿著在密集的人群中就顯得格格不入,古樸的素袍無論在樣式還是質地上,都被而今的袍服爆成渣。
在比如,他的口音在旁人聽來就很古怪,有種刻意追求複古的感覺。
此次出關,王禹並沒有什麽主要目的。
就是單純的走走逛逛,順便看看這個世界。
如果真要給他添加一些外部動力的話,搜尋便宜師弟聖敖與搜刮不死皇與帝尊的蹤跡,勉強也能算的上吧。
對於與自己有因果糾纏的便宜師弟聖敖,王禹雖然放任他流落在外不聞不問,但其實早就做好了打算。
太古時代不是這子出世的好時代。
真正適合這子出世的時代當屬葉凡成長起來的年代。
同為人族聖體,聖敖又不是眼高於頂的人,一旦結交起來必然能裹到一塊去。
到時候葉凡舉教成仙的時候聖敖怎麽著也能沾沾光才是。
到底,還是王禹的本事不夠硬。
於萬分艱難活出鄰七世的王禹現如今自己都沒有把握在滾滾紅塵中證得紅塵仙!
把聖敖拉出來,讓他跟玄武一樣一世稱尊後走向寂滅嗎?
王禹還不至於狠到這個地步。
哎,帝尊與不死皇這兩個家夥藏的實在是太嚴實了,這三十萬年裏成仙路也一直沒有開啟。
不然的話王禹都有心借道打進成仙路,看看異域與殘缺的仙域會不會給自己另類的感覺,順便帶老弟以及老烏龜三個弟飛起一波舉教成仙。
心事重重的王禹百年時光便匆匆的逛遍了整個宇宙,逆活第八世的關鍵點自然是一無所獲。
不過這一行到是讓他再度見到了幾個熟人。
曾經於他齊名的人魔東方太一不知被那個倒黴鬼誰挖了出來,而今正在滿宇宙晃蕩。
曾經,這位因為同時修煉的太陰古經與太陽古經,搞的自己精神錯亂,這一世,他躲過了太陰與太陽,但陷進了王禹傳出的《人皇驚世典》、《撼龍經》、《輪回印》等三門古經。
王禹傳下的三門古經分別代表了他前三世的人生,每一門古經單獨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神功,但若合在一起修煉,便是不折不扣的致命毒典。
因為王禹每一次選擇的路都與上一世有著差地別!
《人皇驚世典》脫胎於他曾經修行過的諸多遮法,每一個境界都走到簾時所能走到的極致,堪稱一部不敗之典,而代表了他第二世人生的《撼龍經》無論是從立意上還是從著眼之處,都迥異與《人皇驚世典》。
因為,這是一部為平庸者開創的經文,在這部經文中,王禹抹去了每個境界獨有的特色,讓《撼龍經》變得平平無奇至多隻能做到同級不敗,而無法如《人皇驚世典》一般同階無擔
但《撼龍經》的效用便如其名一般,能讓一求道之心堅韌的平庸之輩在不斷的積累下,漸漸蛻變為可撼真龍的強者。
這是一部按部就班修煉能直達巔峰準皇的古經。
前兩部經文雖然迥異,但與緊接著《輪回印》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因為輪回印完全脫離了前兩部經文的舊巢另起了爐灶。
當初,太陽聖皇在參悟這三部經文時若非得了神袛念指點,隻怕也要吃上大苦頭,被磨掉一層皮。
這些年,那些古皇鑽研這三部古經欲要找出王禹活出第三世的關鍵時時常會中招,弄的思維混亂憑空蹉跎了歲月。
不然的話,能依例活出第三世的古皇隻怕還要多出一兩個才對。
神蠶族的那個家夥在才情與賦上不輸血凰古皇什麽。
可惜疑心太重,直到壽元將近時才找上王禹想要‘為世間眾生除一禍害’,白白浪費了兩萬年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