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節 河套的開發(2)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節 河套的開發(2)

  一之後,邵榮被那個軍官帶到了郡城

  。


  雲中郡的郡城雲中城,在去年王師收複了高闕和榆林塞後,立刻就熱鬧了起來。


  下的大商賈,都跟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一樣,雲集了過來。


  漢軍繳獲的皮毛、淘汰掉的不要的牲畜,還有那些被發落為奴,準許買賣的戰俘,以及大量的夷狄女人……


  這些都是商人們所亟需的貨物。


  是以,一進雲中城,邵榮就被眼前的繁華景象迷得挪不動眼睛。


  街道兩側,一排排的,俱是發買各種貨物,或者在等待北返的商旅隊伍。


  一輛輛滿載著貨物的馬車,停在街道的箱子裏,許多工人在馬車上裝貨。


  盡管,這輛馬車裝載的貨物已經堆的很高很高了。


  但,那些工饒主家,卻似乎還想將貨物堆的更多一些。


  一個個被紮的滿滿的袋子,堆在了巷子深處。


  邵榮知道,這些人是來北地和代地收購皮毛的商人。


  長安和雒陽、睢陽、三河甚至更遠的彭城、廣陵、臨淄,這些大城市裏的貴族和富商,都愛極了產自草原的各種皮毛。


  據,這些皮毛商人,一次行商,基本可以獲利一倍。


  邵榮有個堂兄,就是給一位有名的大皮毛商賈做家仆,這些事情,邵榮是從堂兄嘴裏聽來的。


  本來,堂兄也極力的慫恿和鼓動邵榮也隨他一起去給這位大商賈做家仆。


  堂兄甚至保證,隻要邵榮答應,那麽,他保證每年邵榮在扣除了吃穿用度外,至少還可以存四千錢!——這確實是了不得的優厚薪水。


  哪怕是雲中郡的康之家,一年到頭也未必能存四千錢。


  至於邵榮家裏,更是每年交完口賦、賤更錢後連一個銅子也剩不下來。


  邵榮的母親,曾經想要買一塊布料,給自己做件新衣裳。


  於是,每日起早貪黑,帶著邵榮和他的兄弟姐妹,上山下河,割草砍柴,將賺來的錢,一個一個的存起來。


  足足忙活了三年,終究是怎麽也攢不起那塊布料的錢。


  最後,還是邵榮的父親去年,給軍隊轉輸物資,立了功勞,朝廷賞賜了布料,這才讓邵母終於一償心願。


  是以,此刻看到這些忙碌的商旅,再看著那些辛苦但卻滿是笑容的男人們,邵榮的腳步也有些放慢了。


  但,最終,他一咬牙,快步上前,跟著隊伍。


  “唯能馬上呈英豪者,方是當今之大丈夫!”邵榮攢緊了拳頭,告訴自己:“無論是錢財,還是官職,如今都不如武夫之榮譽!”


  邵榮年紀雖然,但見過的事情,卻不少。


  他記得清清楚楚,去年的高闕會戰之時,鄰鄉的王家的長子,跟隨大軍出征,在戰場上斬下了三顆匈奴首級,其中有一顆是匈奴的骨都侯

  。


  整個十裏八鄉,都為這個英雄少年驕傲。


  縣裏的縣令,甚至親自登門報喜。


  斬首的捷報和官府的嘉獎告示,貼滿了各鄉的露布。


  這還不止,那王氏長子凱旋歸來時,有郡城的官吏帶著軍隊,敲鑼打鼓,走街串戶,舉著那顆被其斬獲的匈奴骨都侯首級遊孝宣告。

  王家的家主,更是激動的據三三夜都沒有合眼。


  等長子一回來,馬上就開宗祀,舉行了盛大的祭祖儀式。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王氏出了勳貴呢!


  從那時候起,邵榮就知道了,什麽叫做‘赳赳武夫,國之幹臣!’。


  這就是啊!


  況且,那王家公子,可不僅僅隻有榮譽。


  還有實打實的好處。


  因為他作戰有功,奮勇殺敵,是以聖子賞賜了他們家整整五匹挽馬和三套耕具,光是賞賜的錢帛,據就堆滿了整一個箱子。


  除此之外,子還賜了牌匾、刀劍。


  王家人將這牌匾與刀劍,馬上就恭迎到宗祀之中,與先饒神主並粒

  最重要的是,那位王氏的長子,隨即就被舉到了長安武苑,去受訓去了。


  王氏的家門,因此立刻抬升了整整一階。


  從隻是一個鄉中的地主,變成了全縣之中,都有名的將門。


  這個事情,邵榮全程目睹。


  在當時,年少的他,備受衝擊,立刻就下了決心,要參軍入伍,報效君父,立下武勳,光宗耀祖。


  隻是……


  現在參軍,非常非常困難。


  郡兵還好,隻要塞點錢,就可以入選。


  但那些野戰軍,那些赫赫有名的王牌軍,就不是靠錢就可以解決的!

  去年秋,羽林衛在雲中郡征兵。


  報名者,有包括邵榮在內的三千多人。


  而羽林衛當時在雲中郡全郡隻招五十名新兵。


  三千多人,搶五十個名額,相當於每六十人隻選一個。


  近乎百裏挑一了!

  在這樣殘酷、激烈的競爭中,別是錢了,便是權,也沒有什麽用處。


  雲中郡的報名年輕人裏,甚至有列侯、關內侯的嫡子,都被刷了下去

  。


  自然,邵榮這樣無權無錢,身體素質也不是特別優秀的年輕人,毫無疑問的被直接刷了下去。


  他甚至連第一關,都不曾過去,就被告知——君雖良家子,然羽林衛者,子親衛也,君之素質,尚有不足,請努力鍛煉,以待將來。


  羽林衛如此殘酷、激烈。


  那飛狐軍、細柳營的征兵,也差不多哪裏去。


  三十選一,五十選一,是這樣王牌軍征兵時常有的事情。


  至於那象征著榮耀和利刃,下所有有誌青年做夢都想加入的胸甲部隊,邵榮聽,競爭更加激烈。


  每年,下各郡能分配到的名額,常常是個位數。


  雲中郡因為是子所稱讚的‘豪傑之郡、忠義之鄉’,每年分配到的名額,稍微多一些。


  但也不超過十五人。


  這還是老郡守魏公的麵子和車騎將軍東成候了好話的緣故。


  在全下,獨有關中每年能有一百個胸甲騎兵的征兵名額,其次就是北地郡,每年可以有三十個。


  競爭激烈至此,基本堵死了一般人,通過正常途徑,入選胸甲的可能性。


  除非,你自信自己勇如孟賁,忠如藺相如,智比白起,不然,就不大可能被選入。

  像邵榮的那個堂兄之所以能選入,是因為他弓馬熟練,而且身高八尺,能在馬上開五石弓,臂力超人!


  即使如此,他也是打敗了無數的競爭者,並且頂著強大的壓力,才得以被選。


  而邵榮現在,深知自己既沒有資本,能如自己的堂兄一般,買到一匹戰馬,每日訓練——到現在為止,邵榮的馬術,全是在每年一個月的冬訓時練出來的。


  更不可能如堂兄一樣,頓頓能吃肉,生的膀大腰粗,力沉如牛。


  所以,他想要逆襲,想要成為一個光榮的被下人敬仰和崇拜的胸甲騎兵。


  就隻能走一條勳貴子弟不會選擇,一般人吃不得苦的道路。


  而這條道路,就是屯墾團。


  “若吾能加入一個比較好的屯墾團,就有機會了!”邵榮在心裏對自己道。


  屯墾團入選胸甲的機會,遠遠大於其他地方。


  旁的不,一個屯墾團,不過三五千人。


  但,若是像羽林衛和虎賁衛這樣的頂級王牌,他們每年都會從屯墾團裏挑選上百名年輕人培養,這樣的競爭的烈度,自然要得多。


  更何況,邵榮知道,自己是有優勢的。


  一般去屯墾團裏的年輕人,大都是家裏困頓得揭不開鍋的貧民

  。


  少有如邵榮這樣,出生於中產之家,接受過一定的文化和武技訓練的人。


  畢竟,邵榮的祖父,曾經是雲中郡中的司馬,祖父去世也才十年,多多少少,還留了些遺德。


  …………………………………………


  不過,當邵榮跟著隊伍,抵達了雲中郡郡城北側的一座軍營時,他發現,自己似乎想的過於樂觀了一些。


  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密密麻麻,足足有四五千人。


  這意味著什麽,邵榮很清楚——必定有人如他一樣,抱著相同的想法而來。


  甚至,很可能有勳貴和士大夫家的子嗣,也會出現。


  果不其然,入營後沒多久,邵榮就聽到了那位帶領他們的軍官驚呼著:“怎麽搞的,連魏家和陳家的子侄,也來參加屯墾團!他們吃的了那個苦嗎?這不是胡鬧嗎?”


  而這句吐槽,被邵榮聽得清清楚楚,讓他手足冰涼。


  這雲中郡之中,沒有列侯封國。


  但卻有著關內侯。


  另外,老郡守魏尚的家族,在本地的勢力也很強大。


  毫無疑問,現在,老郡守的家族的子侄和那位關內侯的家族的子侄,也參與了屯墾團了。


  他們來屯墾團,想要做什麽?

  自然,肯定是衝著屯墾團裏的胸甲名額來的。


  “怎麽辦?”邵榮在心裏焦急的想著,他知道,若他不走運,與這些貴人家裏的子侄分到了一起,那恐怕就糟了。


  這些家夥的權勢和關係,必不是自己能比的。


  但他更知道,急是沒有用的。


  當務之急,還是要弄清楚,事情究竟會怎麽樣?

  邵榮知道,漢家屯墾團製度,是按照隸屬的軍隊來分配的。


  如在那安東,有大大數十支屯墾團。

  其中,漢家五大王牌主力,以及代表了子意誌的南北兩軍、羽林衛、虎賁衛,是所有人打破了腦袋,都想要擠進去的。


  加入這些屯墾團,雖然訓練會很苦,開始也會艱難一些。


  但,最後收獲的好處,也會很大。


  安東那邊,甚至有幸運兒,因為在屯墾團裏表現出色,而被屯墾團裏的主事者賞識,嫁給女兒或者收為義子。


  而且,強大的屯墾團,會保護和庇護自己的成員。


  若是這樣強軍的屯墾團,哪怕日後解散了,編戶齊民,但與這些軍隊的聯係卻不會斷


  。


  依然會被這些軍隊視為自己人、家人甚至是兄弟同袍。


  出了事情,絕對會護著。


  哪怕是地方官,也輕易不敢欺壓。


  不然,鬼知道哪家的主人,曾經與大漢軍隊裏的哪位大人物一起開過荒,獵過野雞?

  萬一惹到這樣的人家,他們的家人跑去告狀,惹來軍隊的關注,豈非是吃不了兜著走?


  這些年來,軍隊裏麵的將軍和校尉、都尉,出手幫自己的麾下勇士的家鄉,討伐和聲討貪官汙吏,可是常常發生的事情。


  而遇到這種事情,除非占晾理,不然,那個地方官就等著倒黴吧!

  連郡守都未必敢頂著來自軍隊的壓力,倒行逆施。


  至於一般的縣令、縣尉,遇到這種事情,立刻就會服軟道歉,表示是一場誤會。


  那些不這麽做的人,都死光光了。


  漢軍的校尉、都尉、將軍,可是有著許多關係,甚至可以直接見到廷尉、禦史大夫乃至於丞相的。


  不過,考慮了一下當前的情況後,邵榮明智的放棄了這些赫赫有名的王牌和子親衛的屯墾團。


  原因很簡單。


  他不僅僅隻是想要做一個農民或者富農。


  他要做當世的豪傑,世人崇拜的英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必須避開那些來自貴人家族和士大夫家族裏的精英!

  若是內地長安的士大夫貴族,邵榮或許可以不將他們放在眼裏。


  但是,這邊郡的士大夫貴族,每一個家族成員,都是文可考舉,武能殺敵的真正丈夫。


  許多人從出生一直到長大,都在父祖的督促下,磨礪自己的武技和各種技戰術。


  他們受到的是最正統,最好的訓練和教育。


  若無意外,他們的成長速度和潛力,不是自己這樣的寒門家族裏的破落戶可以比擬的。


  一念及此,邵榮就有了決定。


  兩後,就是選擇屯墾團的時候。


  而他會放棄那些競爭激烈的屯墾團。


  “忠勇軍屯墾團或者樓煩軍屯墾團,是我最好的選擇……”邵榮在心裏默默的做出了決定。


  忠勇軍和樓煩軍,雖然都是夷狄為主的軍隊。


  但他們也是漢軍的野戰軍,也可能擁有一些胸甲配額。


  隻要表現好,邵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赳赳武夫之中的一員,成為被人崇拜和敬仰的光榮的大漢騎軍之中最強的胸甲騎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