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節 俘虜的改造(1)
在長安城以南三百多裏,這裏屬於上林苑。
此地名為卾縣,卾者,邊界也。
換句話說,這裏,就是上林苑的邊界之一。
過了這裏,再向南,就不是上林苑的範圍了。
但,在今天,卾縣之名,徒有其表。
因為,上林苑早已經越過了卾縣,向南方的犛縣和鬱林縣滲透。
但,卾縣的位置卻因此變得更加重要。
卾縣的地理優勢太大了。
灃水從它的東南流出,淆水則從其北部流過。
在卾縣的下遊,就是現在關中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昆明池的施工地。
漢家今天的昆明池工程,受到天下矚目。
它的規模龐大無比。
按照設計施工進度,建成後,不僅僅昆明池附近的灃水和潏水最終都要被它調控和管理。
就是淆水和澇水也能影響。
它將成為一個調配附近方圓三百裏的旱澇的巨型水利工程。
既然能量如此大,那麽,它的規模和用工人數,自然也是空前的。
為了開鑿昆明池,漢室不僅僅連續兩年,在農閑的冬季,征發了十萬民眾。
即使是在平時,也雇傭和驅使了大量勞動力,在此勞作。
其規模之大,僅次於當年城長安。
但,其施工時間之久,卻超越了當年的長安城城牆的建設。
如今,正是農忙時節。
所以,昆明池工程的主要勞作人員,不是為了豐厚的報酬而來的貧民,就是那些犯罪的刑徒或者奴隸。
自然,也少不了,兩年前在馬邑之戰被俘的匈奴戰俘。
而卾縣,是少府看押管理匈奴戰俘的地區。
在兩年前的冬天,漢室在馬邑地區取得大勝。
總歸俘獲了接近兩萬的匈奴戰俘。
這些戰俘被俘虜後,他們首先在晉陽和太原的戰俘營裏被甄別。
擁有一技之長——主要是善於放牧或者善於給牲畜接生的,那些過去在匈奴屬於奴隸的人,被送去了漢軍的各個牧場,成了寶貝。
甚至,很多人在今天都獲得了漢室戶口本,成了一個光榮的漢朝百姓,甚至分給了土地和田宅,還安排了妹子做老婆。(一般主要是女奴或者花街柳巷洗手不幹的姐姐妹妹)
而剩下的人,主要是戰士的精壯男丁,被統一送來了長安,安置到了少府的各個機構中。
運氣好一點的,機靈一點的,被選去了漢軍,充當了漢軍騎兵的陪練對手。
但這種人很少。
兩萬戰俘裏,隻有幾百人有那個運氣。
至於其他人?
少府表示,自己正缺人手呢!
被散置到卾縣的戰俘,大約總數在八千左右。
這些人,主要是原先折蘭部族和白羊部族的戰俘,當然還有少量的右賢王本部的戰俘。
為了安置這些戰俘,漢室在卾縣的東南方的沙地上,建立起了一整排整排的戰俘營。
這些戰俘營,一般都是用木頭或者土石堆磊而成。
當然,每隔百步,都會有一間用竹木搭建,鋪了磚瓦的平房。
這裏是監工們的住所。
與其他地方不同,在此出任監工的,也是匈奴人。
不過不是戰俘。
而是幾年前跟著北海閼氏嫁來漢室,被當做添頭的那些歪瓜裂棗和雜胡。
當然,也有少量出身更加高貴的歸義胡人。
李哲,就是這樣一個歸義胡人。
歸義胡人,在漢室的政治地位很高。
他們被視為貴族,享有很多特權。
爬的最高的兩個,甚至成了九卿和特進元老。
其他的,也有列侯和封君。
當然,歸義胡人也分兩種。
一種是自己確實是胡人,另外一種則是迫於生計或者為了躲避戰亂,而逃到匈奴去的中國人。
李哲屬於前者。
這從他的相貌就能看出來,他生著一張匈奴普遍的圓臉,眉骨隆起,鼻翼肥大,嘴唇邊的胡須和頭發有些淺淺的黃色。
為此,小時候,他沒少被同伴譏笑過,說他是‘黃須奴’。
但在此刻,那些匈奴戰俘眼裏,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漢朝夢的代表和象征。
微微低頭,看著一個滿眼熱忱的看著他,用著崇拜的眼神,膜拜著他的匈奴戰俘,李哲感到了莫大的滿足。
他很清楚,這些戰俘在渴望著什麽。
於是,他拿起放在自己麵前的盤子裏的一塊麥餅,遞給那個戰俘,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夷入夏則夏之,加油改造,有一天,你的子孫或許也能如我一般,冠帶羽服,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諸夏之民!”
‘改造’這個詞匯,是某個不知名的匈奴人發明。
據說,那人是當今天子的夏夫人的陪嫁奴隸之一。
在來到漢室後,有感於聖天子的慈悲憐憫以及恩德,於是發誓,要為做一個漢室忠奴。
在他的帶領和感召下,當初的那批匈奴陪嫁奴隸,於是,將漢天子奉為神明,天天早晚朝拜未央宮,如在匈奴拜日月一般。
同時,他們還每天積極工作,認真學習漢室語言。
天子聞之,大喜,賜其為五大夫,還給他賜了漢姓漢名。
從那以後,‘改造’這個詞匯以及其意義,就在少府內廣為人知。
尤其是,馬邑之戰後,少府將‘改造’這個詞匯,列為了對匈奴戰俘管理和控製的基本原則。
像李哲這樣的監工,都被培訓和灌輸過有關‘改造’工作的重點和要點以及主要思想。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三條。
第一條:所有匈奴人,或者說所有胡人,都是有罪的。
因為罪孽深重,所以上帝(太一神),懲罰他們,讓他們出生在沒有中國天子雨露恩澤的四夷。
讓他們被匈奴單於和貴族的暴政虐待和鞭笞,子子孫孫,都不得自由。
甚至還要被匈奴貴族,剝皮抽筋,極盡侮辱。
這第二條緊接著第一條的主旨了。
主要是說,雖然四夷之民,獲罪與天,但,上蒼有好生之德,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所以湯武網開三麵。
中國天子,受命於天,代天牧治天下。
道德MAX,胸襟MAX,使命感MAX。
所以,中國天子不忍四夷之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於是,決定將自己的雨露恩澤,也施加給四夷的百姓,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但是,四夷之民,獲罪於天,有罪孽,沒有償還。
要想沾染到中國天子的雨露恩澤,成為一個光榮的大漢子民。
他們就必須先贖還自己的罪孽。
那怎麽贖罪呢?
這就是第三條的重點了。
當然是通過勞動或者恭順,或者為中國天子作戰,拯救更多的被匈奴暴政統治的四夷之民。
這樣,上蒼就會認可他們,進而,使得他們的罪孽被洗清。
在這個‘改造’政策下,不僅僅許多的匈奴戰俘都被洗腦了,接受了這種說法。
畢竟,大多數的匈奴戰俘,本來在匈奴就不是什麽貴族。
他們也屬於被統治和被剝削的階級。
他們也承擔著繁重的貢獻負擔。
更生活在朝不保夕的草原上,日子過的,遠比中國最窮困的百姓還苦。
中國百姓,遇到災害,至少還能政府救濟和賑災。
但在草原上,一個氏族或者部族遇到天災,經常會死掉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牲畜。
當年的新生兒,更是不可能成活!
以前,他們在匈奴,就經常被薩滿祭司和部族的頭人告知:這是天神發怒,你們得罪了天神,所以才會遭災,趕緊向天神禱告吧!
現在,到了漢室,再被同文同種的‘同胞’們這麽一教育。
那當然是恍然大悟。
更何況,監工們,一邊用著皮鞭,驅使著他們勞作。
但另外一方麵,卻用著食物和偶爾的關心和關懷,悄悄的籠絡著他們。
皮鞭 籠絡,足以讓多數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接受對方的說辭和洗腦。
現在,這些匈奴戰俘,大部分,都確信了自己,生在草原上確實是前世有罪,因此被懲罰。
於是,人人都忙著改造。
而且,榜樣也就在他們麵前。
那些與他們同樣膚色和說著同樣語言的監工和貴人們,就是改造成功的最好的榜樣。
沒有戰俘,不想跟這些貴人一樣,穿上舒適的絲麻直裾深衣,吃著香甜可口的美食,住在寬敞舒適的房屋中。
妻妾子嗣,更是過著幸福安逸的生活。
得了病,有醫生診治,有了麻煩,有官吏幫忙。
更重要的是,還有漢天子的冊封和嘉獎!
尤其是漢天子的冊封和嘉獎!
在戰俘眼裏,甚至超越了一切!
這些戰俘,從未像現在這樣,有著這樣的具體目標和具體的人生規劃和精神寄托。
在他們的眼裏,改造成功,洗清自己的罪孽,讓自己也能享受和沾染漢天子的恩澤雨露,這是第一步。
獲得漢天子的冊封和嘉獎,才是終究目標。
原因很簡單。
這是匈奴人或者說所有遊牧民族的特征。
他們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需要一個主人。
主人越強大,他們才會越安心。
還有什麽比給漢天子當家奴,做爪牙、鷹犬,更可靠,更穩定的工作嗎?
沒有了!
哪怕是李哲,也在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被天子接見,嘉獎,然後給與冊封。
即使隻是最低級的爵位!(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我要做皇帝》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82/ )